分享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沈维鑑 2018-10-09

又到了吃月饼的节日了,不过说实话月饼如今更多的意义是个象征符号,寄托人们万家团圆的祝福,真的爱吃月饼的人其实不太多,即使是一名吃货如我,对月饼也不怎么感冒。不过,打从去年我在御厨传人王希富老先生的富华斋饽饽铺听到关于“翻毛月饼”的故事之后,一直心向往之,可惜这种月饼似乎已经失传,只能扼腕叹息。

前几天,收到王希富老先生快递的中秋礼物,是一大盒富华斋的手工精致点心,居然有好几款失传多年的月饼,比如梅菜月饼,提浆月饼,瓜仁油松月饼,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翻毛月饼,简直太惊喜了。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立马拆开包装,发现这翻毛月饼个儿真大啊,还没见过这么大块的点心,一个足有半斤多,和那些精致小巧的细点完全不同。一问才知,当年宫廷制作的翻毛月饼就是这个尺寸分量,完全按照过去的规矩来的,这一个够一家子人吃了,这才是真正的团圆饼吧!咬一口,果然外皮香酥,馅料结实,有种浓郁的果仁香味,杏仁、葵花子仁、冬瓜子仁、榄仁、南瓜子仁,都是“好东西”,原来五仁也能做出这样的味道。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看见我在朋友圈晒翻毛月饼,好几位朋友都提出了相同的疑问:为什么叫翻毛月饼?以前只听说有翻毛皮鞋。秉承“做一名讲究的吃货”的原则,我忙去查资料,才知道,敢情这名字是慈禧太后给取的,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话说有一回老佛爷牙口不适,可早膳安排照样是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山药炉肉等菜,其实这些菜纯粹是摆样子,厨师知道老佛爷晨起爱吃粳米粥、炒黄瓜酱、酥皮点心。经总管太监同意,就特地备了这几样小菜,还做了一盘月饼,一同端上了桌。老佛爷一瞧,立刻就变了脸,问:“谁传的旨让做这么硬的点心,酥皮饽饽跟白玉摆件似的,谁能咬得动?”说罢用手一拍桌子,吓得太监们个个魂飞胆破,以为大劫难逃了。再看桌上那盘月饼,酥皮飞起如雪白的鹅毛,老佛爷拿起一块尝了一口,不黏不硬,入口就化,不但鲜香软糯,而且回味悠长,当时就乐了,问是谁做的饽饽,叫什么月饼,怎么还能翻出鹅毛来?太监顺口答:“此乃姑苏细点。”于是老佛爷赐名“翻毛月饼”。此后翻毛月饼在京城红极一时。

虽然当年“翻毛月饼”在京城到处都有卖,它的难点在于,烤好后表面浮着类似鹅毛一样的面皮,似掉非掉。翻毛月饼真能翻出毛来的,除了御膳房的就是京城八大楼之一致美斋的,而清末民初那时节,致美斋做翻毛月饼最拿手的名厨王殿臣,便是王希富老先生的父亲。

说起王希富先生的家世那还真不一般,外祖父是御膳房厨师,父亲是致美楼名厨,两个哥哥,七个舅舅都是京城八大楼的厨师,而促成这个名声赫赫的勤行世家的一段姻缘,竟然和两样月饼有关,这还真是一个关于月饼的传奇。

曾听王老先生讲起过这一段,就着北京的秋日暖阳和一壶茉莉香片,往事也变得如此活色生香——

“晚清时期的光绪年间,我的外祖父陈光寿在内务府所属的御茶膳房任小职,家住烟袋斜街。清早,他揣着腰牌,徒步走向紫禁城后门,路过天汇轩茶馆,便进去喝茶吃点心。可巧,那时祖父王文山家住黄化门,每天也是揣着腰牌进宫,为皇上和宫妃赶骡车,于是一清早也先到天汇轩喝茶,吃点心……”

王老先生的祖父和外祖父就这样相识了,都是宫中当差的,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亲上加亲就结成了亲家,外祖父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祖父的儿子王殿臣,成就父母亲姻缘的竟是两样月饼。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话说一次两位老人又约在天汇轩喝茶,却自带了饽饽,御厨陈光寿带的是自己亲手做的瓜仁油松月饼。“这种点心必须要用东北贡品松子,一半破粒入馅,一半榨油拌馅,所以饽饽馅松子香气浓厚清雅,可以补气安神,香气能入肺腑,柔软细腻如泥。”而祖父王文山带的是儿子做的致美楼名点——翻毛月饼,“这月饼半斤一块,洁白如雪,温润如酥。虽说是酥皮,可包里包外没落一片残渣碎片,恰似和田白玉琢磨而成。切开再看,那心馅果料新鲜、均匀,糖面搓得散落酥松,红绿白黄,色泽喜人。”

外祖父陈光寿对这位年轻的致美楼名厨的手艺颇为欣赏,动了结亲的心思,没想到祖父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就为儿女定下了这桩婚事。

这两样饽饽功不可没,所以在过门之时,外祖父特意嘱咐,将“子孙饽饽”由普通的水食(即水饺)改为翻毛月饼和瓜仁油松饼,代表两家由此而结亲的良缘。而且,翻毛月饼和瓜仁油松饼皆是馅内多子,象征多子多孙。就这样,一段月饼传奇,两家勤行姻缘,造就了一个京城瞩目的名厨家族。

除了翻毛月饼,这瓜仁油松月饼也是京城一道久已失传的点心,对吃喝描写最为讲究的《红楼梦》中还出现过它的名字,《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到:“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可见,这种月饼当年也是来自宫中,原料和工艺都很精细,曾是大宅门富贵人家和宫廷内府才可享用的美味。瓜仁油松的口感特点突出一个“松”字,皮松软,馅松散,堪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王老先生退休之后,一心想着恢复小时候吃过的北京点心满汉饽饽,才在护国寺街开了这家“富华斋饽饽铺”,10多年来他带着徒弟们根据家传菜谱苦心钻研,已经恢复了几十种失传的点心,这翻毛月饼和瓜仁油松月饼便在其中,真乃吃货口福啊!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我最爱吃的梅干菜月饼,也是经过反复试验才上了菜单。“这道梅干菜月饼已经反复做了三个月了。”掌管饽饽铺的徒弟陈六梅忐忑地拿着月饼找师父测评,“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瑕疵,都会被‘一票否决’”。铺子里的每道点心都必须经过王老的终极评测,不少点心在后厨翻来覆去改了几百次,几个月后才能最终写进菜单。“馅料里有梅干菜、肉还有笋,每一种食材的味儿都不太冲。”王老对每一样点心都是精益求精,味道差一点都不行。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还有失传已久的提浆月饼也被王先生寻回了。它是传统京式月饼之一,当年也是王老父亲拿手的名点,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面皮是使用极高级的面粉打浆过箩如清水,然后发酵、沉淀出如“澄浆泥”一般的细腻面,月饼之外观还用颜料上色,五色缤纷、流光溢彩。

王老先生的饽饽铺还制作北京人钟爱的最朴素平民的月饼——自来红和自来白,可味道却绝不朴素,对这两样月饼的偏爱来源于儿时的记忆,那时王老先生最爱正明宅的这两种月饼。“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明斋的生意仍很兴旺,当时有客人大清早就到前门外的店门口排队,还有从房山、大兴、密云等郊区远途而来的。那自来白入口即化,自来红酥脆干香,在北京城内难有能出其右者。”

只知翻毛皮鞋不知“翻毛月饼”?失传宫廷月饼重现京城

这些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月饼,是北京这座城市的美食记忆,也是一段珍贵的社会生活史。一直记得王老在饽饽铺挂的一幅《中秋夜宴图》上,题写了一首自己做的《鹧鸪天》,其中有这样两句:“西风冷,子夜中。何人寂寞听落英。烤罢千斤玫瑰饼,送入家家绝有情。”我想,这正是他对自己心境的描述吧,固执地追寻往昔美食的味道,在孤独寂寞中坚守,传承的是点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