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日 | 您的血压降了吗?

 尚振奇 2018-10-09


每年的10月8日为高血压日。高血压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基础疾病,若患者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大大增加患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三氧又称富氧、医用三氧,是一种超活性氧,属于高能量状态的氧。三氧进入血液可以刺激红细胞改变,并使红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从而改变血液的流动性及黏稠度 ,达到降血压的作用。本文选取采用三氧回输治疗的 35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并通过随访观察三氧治疗后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5 年 6 月至 2016 年 3 月,收治了 68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 2005 年修订版的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规定,就诊时血压均达到或超过 140/90 mm Hg。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胸闷、肢体麻木、乏力等。


排除标准:年龄小于 18 岁及大于 80 岁者;三氧过敏者、孕妇、半年内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男性 322 例 ,年龄 35~78 岁,女性 358 例,年龄 42~76 岁 ;患者病程最长 36年 ,最短 2 年,平均 (25.3±3.7)年 ;合并心脏病 134 例,糖尿病103 例;规律服药者 296 例,间断服药者 376 例 ,未服药者 8例 。


 680 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230 例)和观察组 (350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规格:10 mg)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规格:10 mg),1片/d。每天早、晚监测血压。


观察组患者也常规口服硝苯地平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量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三氧回输治疗。


每次治疗时,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 100 mL,与预先设定好浓度的三氧 1:1充分混合,混合 3~5 min 后快速回输 ,整个过程不超过 30 min。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并减少红细胞被溶解、破坏的几率。所有操作均遵守无菌原则 ,做到“一人、一针、一 巾、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加入三氧时仔细观察刻度,以保证三氧量输入准确,在每次开机前检查氧气表的压力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对三氧的生成造成不 良影响,影响其浓度和纯度。血液回输时,注意控制回输速度略快 ,一般 60-80 滴/min,在 20 min 内回输完毕。由于回输的是自体血,不会产生过敏、溶血等输血反应,因此速度略快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损伤。三氧回输治疗时,一般患者 1次/d,有并发症的患者 2 次/d。6 次为 1个小疗程,10 次为 1个大疗程。


治疗结束 ,待患者血压稳定后出院,同时嘱咐患者口服上述降压药维持血压稳定。



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讲解高血压的基础知识、血压控制原则等,并告知患者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以及饮食等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过程的护理,具体如下 。


治疗前护理

因三氧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新型疗法 ,大多患者不了解其原理及操作过程 ,故会产生怀疑、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治疗前护理人员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 ,多关心体贴患者 ,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 ,用恰当的语言耐心讲解三氧的治疗原理、方法 、治疗意义及其配合的注意事项 ,并请他们到治疗室进行考察、体会,从而使他们打消顾虑,解除紧张、恐惧等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


操作前,告知患者进食、饮水 ,并测量生命体征,进餐 30 min 后再进行三氧治疗。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三氧治疗的作用、目的、治疗过程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征得患者和家属 同意的情况下签写 《三氧治疗同意书》。应注意患者输液时不能进行自体血回输疗法 。


治疗中护理

认真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特别注意检测患者的血压,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状况,立即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采血前一定要测量患者的血压,一般血压不高于 170/100 mm Hg。如遇到回输时患者穿刺部位发生渗液的现象 ,不要慌乱,选择其它血管,并用事先备好的常规输血器和生理盐水再开一路静脉通路,废除回输通路针头,接入常规输血器的针头,继续进行血液回输 ,以减少患者的损伤和痛苦。



治疗后护理

回输过程结束后,协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 l0~15 min 以上,以免出血,同时再次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本次治疗进行顺利,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以配合下一次的治疗 。出院时 ,对患者进行教 ,告诉其做到“四定 ”,即定时间、定部位 、定体位、定血压计进行血压监测,以保证血压测定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比性。




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患者出院 1周和 1个月时对其血压情况进行随访。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口: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患者血压101~130/60~85 mm Hg 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头痛、心慌等症状有所好转,患者血压 131~150/86~100 mm Hg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血压 151-180/101-110 mm Hg 为无效。于患者出院后一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血压控制、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其评价标准与治疗后相同。此外,统计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6%(P <0.01,表 1)。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及药物使用剂量比较。观察组中,随访患者 337 例(13 例失访或拒接电话),血压控制有效率为 80.12%,对照组患者随访 209 例(21例失访),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 70.33%,两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表 2)。



观察组患者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平均每天使用剂量为 (8.3±1.4)m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4±2.7)mg (P<0. 05),观察组患者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每天平均使用剂量为 (4.2±2.5)mg,明显低于对 照组患者的(9.4±2.3)mg (P<0. 05)。




三氧应用情况


三氧于 1875 年被荷兰化学家 Van Mature 发现 ,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在临床消毒、疾病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在疾病治疗中,三氧 已被用于疼痛症 、腰椎间盘突 出症、妇科炎症、肝脏疾病治疗。


以往研究发现,三氧不仅可以改变红细胞流动性 ,改善患者血液黏稠状况,其溶解到血液中还可以产生活性氧和脂质氧化物、激活机体免疫活性细胞 。因而,三氧回输已被多次报道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的治疗中,并且效果较突出。




结果探讨


而对于三氧回输治疗的长期效果,目前未进行深入研究。就此,本文展开了部分研究,以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 。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高龄患者,药物的降压效果往往较差且部分老年患者服药困难,需要减少服用降压药物。而三氧回输治疗已被多次证明可以用于该类患者的治疗中。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 ,三氧结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此结果与谭善都等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并且 ,患者出院后一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降压药服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 80.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随访过程中发现 ,血压为 131~150/86~100 mm Hg 的患者因血压长期较高且伴随糖尿病等合并症而情绪不稳定,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宣教和心理疏导,告知血压不稳定的后果,并嘱咐其改变自身的生活行为,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随访时发现部分患者经三氧治疗后 1个月左右血压仍有所反弹,血压会升高至 151~180/101~ 110 mm Hg。随访询问时发现,此类患者过于相信三氧治疗的效果,认为只要进行过三氧治疗,其血压便可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因此患者未规律服药或出院后不再服药。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宣教,并重点强调三氧治疗的效果及长期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叮嘱患者生活应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指导其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增减服药剂量,如有不适当尽快就诊。



综上所述,三氧回输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 ,并减少其服用降压药的剂量,同时可使患者血压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低水平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注意慢性病管理的方式方法,便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实现较长时间血压稳定。该治疗方法方便、安全,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臭氧回输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17 , 2 (26) 




·END·
 

三氧医学中心

专注您的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