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吵不闹不粘人的乖孩子,他们的负面情绪都去了哪里?细思极恐

 寒山夜话 2018-10-09


文丨谭露Lucia

民间说:“孩子黏妈妈,天经地义。”


可是,大多数的家长却希望养出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这仿佛是优秀的孩子的标志。

A宝,就是这样的孩子。

才一岁多时,妈妈离开,他不哭不闹;妈妈回来了,他也不太黏妈妈。现在4岁多了,也是如此。

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好生羡慕,觉得A宝是天使宝宝,A妈是模范妈妈,还有人上门讨教,怎么养出了这样一个乖孩子的?然后,A宝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 A宝有情绪感受吗?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和妈妈分开,是非常痛苦的,会有比如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

  • 那为什么A宝就能不哭不闹,难道他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吗?

答案是否定的。6岁以内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才开始发育,那是负责管理情绪的脑神经细胞。



▲张晓刚作品


  • A宝的这些痛苦情绪感受都去了哪里?他都怎么处理的呢?

他用情感隔离的方式,把痛苦的情感体验移除到了意识感受之外。

每个人都有感受,即便看起来,很“淡定”、很“乖”的A宝,也绝不是像机器人一样毫无情感。他和妈妈分开,一样有非常真实的痛苦感受,只是,他用情感隔离的方式处理了。

  • A宝为什么会使用情感隔离处理情绪呢?

一般而言,孩子遇到让他痛苦的事情,身体第一反应就是哭闹,以此排出感受,或引来带养者帮助,然后依赖带养者处理感受,并学着那个样子去处理。

可是,如果带养者总是回避孩子的情感,忽视孩子的感受,隔离待之,孩子也会学着那样安装一个处理系统——情感隔离。

不吵不闹的孩子,不是不需要对妈妈的依恋,而是让自己忘了依恋这件事,于是可以避免体会痛苦。

如果我们把身体比作电脑,感受来得太猛,太刺激,会造成死机,身体受不了,会把它识别为病毒。然后自动启动杀毒系统,将病毒隔离起来,处理掉。



▲张晓刚作品

  • 情绪去往了哪里?

意识之外,就是潜意识,那不被我们感受到的地方。

所以,A宝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该干嘛干嘛。似乎对情感需求很低,其实,是不愿意去感受(非主观意愿),因为他们太小,不知道如何处理。

不为人知的情绪移到了潜意识,又会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溜出来。

作为家长,你是不是经常会觉得,孩子为一点小事,就哭了?

也许他哭的不只是一片饼干,一块积木,是连同其他事件引起的悲伤一起表达了。

夜晚,是情绪溜出来的最佳时间,白天压抑的情绪,在半梦半醒之间,哭闹着就释放了。

  • 情感隔离之后会怎么样?

随着成长,有各种冲突和矛盾的出现,感受愈发刺激。单单是情感隔离,是很难处理的,于是还有其他的配套系统一并启动。

比如:

会否认常规出现的情绪,认为那是别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

阉割自己的记忆力,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抑制了感受能力的发展;

觉得对错很重要,然后给痛苦的情感差评,占领正确的一边,觉得没有糟糕情绪是“优秀”的表现;

非常理性,逻辑性强,显得很有道理的样子,或者把丰富的,强烈的情感,锁在幻想里;

沉侵在“妈妈从未离开”里,无法哀悼分离悲伤,或沉浸在“我是不被爱的人”的自恋幻想中,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心里认定的事情,和现实的差距大,且难以调整。

情感隔离使用太多的人,会让你感觉到他像木头人缺少情趣,很闷,或者总是无法感受到情感温度,甚至感觉冷血无情。


  • 情感隔离怎么用?

情感隔离,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脱离猛烈的情绪感受,冷静下来。

我建议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们可以用情感隔离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怒火。

先隔离开自己的,然后处理孩子的感受,稍后再解锁自己的隔离文件。

紧急事件发生时,也可以快速使用情感隔离。

要迟到了,孩子因为扣不上扣子哭了。我们可以先处理情感,但是这里处理的方式是隔离一下悲伤。快速把衣服穿好出门,完成事件。但一定要记得,着急事情做完以后,解锁隔离情感,一起面对它。

  • 如何面对情绪感受?

先识别。

这是什么情绪?

说出具体的情绪,它的名称,它的感受。

再表达。

对于孩子而言,大多表达就是哭闹一下,最好还是在最信任的带养者的怀里。

如果孩子已经隔离了情感,怎么办?



▲张晓刚作品


我想,如果你能感觉到他在隔离情感,你就已经主动打开了心。

感受他,很重要。这是温柔的解码器,能让他隔离的房门开启。

要注意的是,他既然隔离,证明他还没准备好去面对,在你没有准备好和他一同面对之前,别硬来,强迫只会让孩子隔离得更深。

你准备好了吗?

感受他,

他的悲伤、愤怒、无助、挫败和痛苦……

陪伴他。

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去吧,用跳动的心去叩响心门,用温热的血去滋养心灵。

“我们都木头人,一不能说话,二不许动……”

心,却从未停止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