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川谈杜甫:大诗人总有破坏章法的能力 可谓奇观!

 置身于宁静 2018-10-09

原标题:西川谈杜甫:大诗人总有破坏章法的能力 可谓奇观!

千龙网北京6月2日讯(记者 纪敬) 6月2日,“名家讲经典”第十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办。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带领文学爱好者进入了唐代的诗歌现场,以诗人的敏锐与学者的洞察力,还原了盛唐的诗歌氛围,更新了杜甫的形象。

6月2日,“名家讲经典”第十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办。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为文学爱好者讲解了杜甫的诗歌和艺术形象。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杜甫与李白在唐代双峰并峙,互为同道,合称“李杜”。诗风沉郁顿挫,深切硬朗。杜甫以儒家者流自居,心怀尧舜之政治理想,继承孔门之人生态度,既“日夕思朝廷”,又“穷年忧黎元”,心怀家国天下,忠君,爱国,爱众生。同时,他又是一个对诗歌保有虔诚信念的诗歌信徒,立志将诗歌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诗是吾家事”“自吟诗送老”。

在《唐诗的读法》里,西川提到李白对杜甫的影响,俩人相差11岁,从中唐开始就有“抑李扬杜”的精神,抑制李白,抬高杜甫。“杜甫能在李白身上看到一个奇观,更多的时候我们把杜甫放在儒家的套子里,其实他某种意义上也是奇观。”

西川认为,所有合章法、合规矩、合平仄的写法都是小诗人,对于大诗人是没法这么判断的,就像宋代黄庭坚的书法,“老夫之书本无法”,迈过很多的门槛儿,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这些大的诗人、艺术家及书法家心里就开始有一种自由度。但对于整个诗歌史来讲,杜甫是给诗歌立章法的。“大诗人总有破坏章法的能力,破坏工作有时候就能呈现为奇观,在李白和杜甫身上能看到这一点,但实际上诗人之间的影响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那么简单。”

“天地一沙鸥,未见有知音”是杜甫的精神形象,“右臂偏枯半耳聋”是他的身体状况,更细微的还要读杜甫的诗。杜甫写过一首诗《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提到写字就该又瘦又硬,可见杜甫对于书法、绘画等的艺术趣味是偏瘦的。

西川从作家的经历切入,旁征博引,重现了唐代的生活细节与杜甫的生平交际,以不同于主流评价史的独特视角,捕捉到了杜甫崭新的精神特质,超越了“现实主义诗人”这一局限性的固见,带领听众发现了一个复杂的杜甫形象。

近期,西川出了本小书《唐诗的读法》,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给出了“如何读唐诗”的看法,也引起不小的争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