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小脚趾分瓣吗?脚趾分瓣有何历史来历?

 历史次位面 2018-10-09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要迫不及待的脱下鞋来看看自己的小脚趾,来确定一下是否是两瓣的,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清楚小脚趾分不分瓣的“重要性”,因为毕竟很多人都在说:小脚趾分瓣的才是正宗的汉人。

然而,事实的真相真的如人们所传言的那样吗?小脚趾要是不分瓣真的可能是鲜卑、女真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后裔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那段关于小脚趾分瓣的历史。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再加上水、旱、蝗、瘟疫等灾害连续不断,中原地区民不聊生,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于是揭竿而起,纷纷起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破坏,虽然朱元璋最终统一天下,但留给他的却是满目疮痍。要说这田地荒芜也好解决,只要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农耕就可以,但是最要命的问题是,军队不仅搞不到粮食,连人影都看不到。

龙凤三年(刘福通、韩林儿所建“大宋”年号),朱元璋部将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但 朱元璋进城后一看,有点吃惊,城中居民仅有一十八家。

而洪武元年七月时,大将军徐达率兵攻取河北州县时,竟出奇地没怎么遇到强力抵抗,反而是因道路不好走耽误了时间。(时兵革连年,道路皆塞,人烟断绝),当时有的地方,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当时的朱元璋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府苏崎、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如火如荼的展开。

那么,怎么迁?从哪迁?这个问题摆在朱元璋面前。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一百八十九万一千人,河北人口一百八十九万三千人,山西人口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四人,是河南、河北两省人口总和。

根据多方摸查,最终决定从山西开始迁徙。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四口留一,六人留二,八口留三”山西人口稠密,平阳府人数居首位,而洪洞县又是平阳府人口大县,鉴于此,就先从洪洞县开始。

当时的洪洞县地处晋南南北东西交通要道,而城北官道有贾村驿,于是明政府就把移民局设在贾村驿旁的广济寺,打算在这个地方集中办理移民手续。当时广济寺大门前有一颗汉代植的大槐树,所以这次移民,在历史也被成为大槐树移民。

当时由于办理手续的移民太多,并且很多人不想去荒凉的中原地区发展,就想法设法逃避移民,就像有人不想当兵故意砸断手脚一样,洪洞县也出现过很多类似事件,但终究抵抗不住朝廷的严厉政策,大批移民开始陆续迁徙,持续数年。不仅洪武年间有此移民政策,在永乐年间也有。

而据说当时官兵为了防止被选中的老百姓逃走,就在其小脚趾上用刀堪一下,做一下标记,那些脚上有标记的人即便逃走,还是会被抓回来。

再来了解一下,分瓣的小脚趾究竟能不能确信自己是汉人?

关于小脚趾分两瓣的流传最广的来历基本介绍完了,而人们更关心的小脚趾分两瓣究竟能不能肯定是正宗的汉人,而那些没分两瓣的会不会是“蛮夷”的后人的问题,相信很多人在看完小脚趾分瓣的历史渊源以后,心里自然有了答案。

没错,是不是正宗汉人与小脚趾是不是两瓣没有必然联系,根据2005年复旦大学研究结果《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表明:瓣状甲多5岁后常见,是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在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不能作为“正宗汉族”、“大槐树移民”标志。

而到了如今开放包容的社会,没有人去看你小脚趾是否是两瓣,也没有人怀疑户口本上写的民族到底准确不准确。究竟有没有分瓣已然不重要。

但是,如果非要找到一些证明自己是汉人的特征,作者倒是了解一些汉族人发生概率非常高的体貌特征:婴儿身上的青斑、铲型门齿、蒙古褶。这三个体貌特征相对于其他少数族来说,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有鉴于此,根据考察资料来看,人们口口相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只能相信一部分,明朝大量从山西以辐射状形式向全国迁徙移民确定无疑,但要追求祖先或者是否小脚趾分两瓣即为汉人,作者感觉这样的说法并不可信。毕竟民族融合从汉朝就有,中华大地历经上千年的战乱纷争,纯正的血统已经变得模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