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的格式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格式有MP3、WMA、WAV、FLAC、APE等等。其中MP3和WMA是比较普通的音质,有着较小的文件占用体积,因此在移动设备、在线流媒体上广泛使用。 而WAV、FLAC、APE等音频格式有着较高的比特率,属于无损音乐。它们有着较大的文件占用体积,但是音质上可以说是碾压了MP3和WMA的小体积音频文件。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无损音乐的需求以及要求并不会像HiFi发烧友们那么高。同时,一般人也并不具备欣赏无损音乐的高端设备,例如发烧级播放器、高解析耳机、发烧级功放、耳放等等。 因此对于动辄数十MB的无损音乐,如果想要将它们随身携带或者减少占用空间,很多人会讲这些音频进行转格式,从数十MB减少到十几甚至几MB。这是一种将无损音乐转变为有损音乐的转化,那么有损音乐可以转化为无损音乐吗? 答案是不可以。即便是成功地将MP3、WMA等格式转换为WAV、FLAC、APE这样的无损音乐格式,其比特率依旧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改变的仅仅是扩展名,而扩展名影响的仅仅是系统设备识别文件类型的机制。 MP3、WMA这样的音频格式,本身就是利用了一种音频编码方式,能够大幅度减少音频的数据量,属于有损压缩。而普通人对于这样的压缩方式,也许无法听出和无损的区别,但是对比地听,有条件地上稍微高端点的设备,就能够很明显地察觉到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