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让孩子心想事成,就是害了他。

 大虫文踪 2018-10-10
      柏拉图:让孩子心想事成,就是害了他。



       现代人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有人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虎爸狼妈”,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种是一切依着孩子,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想干啥,家长就全力以赴满足要求。这两种方式,能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吗?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就给出了答案,他对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柏拉图为什么重视教育问题呢?这跟柏拉图对人性的认识有关,柏拉图提出著名的“洞穴之喻”,认为大多数人生活在幻想和自以为是的世界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他又讲出了“魔戒”的故事,认为人性是很脆弱的,根本经不起诱惑,很容易做坏事,指望人们心甘情愿地做善事,是不现实的。面以如此不堪的人性,该怎么办?

       首先要重视教育,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生,不能在财富、名声,各种装饰品里面寻找,一定要转向内在,在自己的心灵中寻找。”怎么能做到呢?他对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人生的最初阶段是最为重要的,从小开始一定要有好的教育。柏拉图说:“孩子一岁到三岁的时候对他不可以溺爱,因为溺爱会让他脾气恶劣,难以相处;对他也不可以虐待,虐待会让他自卑,形同奴隶。”柏拉图是怎么了解小孩子呢?他说:“小孩子听得懂别人说话的时候,所有周围的人都要努力让他变得更好,能够慢慢分辨对与错、美与丑、敬与不敬、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如果小孩不听从,就要纠正他,就像对待树苗,长得扭曲变形,必须加以纠正,否则这棵树将来长不高,无法成材。”
       最初的三年是养成一生中好习惯的重要时刻,小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没一个需要都得到满足的话,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让孩子心想事与,正是害了他。事实上,这对他是最坏的事,将对他的性格造成长期的伤害。”
       具体怎么对孩子开展教育呢?柏拉图认为:孩子需要游戏,游戏会带来适度的赏罚;之后还需要通过艺术的教育,让他心灵上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不能忽略体育,要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让他阅读作品,从中学到许多格言、警句,学习人物故事,懂得古人的善行和品德,让孩子们充满热情,内心想要效仿先贤;然后教育孩子音乐,通过节奏和旋律让孩子的灵魂变得温和,因为人的一生都需要好的节奏和和谐。通过这些教育,让孩子从小养就成正确观念和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和柏拉图的观点是一致的。

       柏拉图将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时期,控制内在的混乱状态。柏拉图认为:人刚刚出生时,等于灵魂进入身体,身体充满了感受和激情,所以会陷入混乱。这个时候的教育很重要,让孩子设法慢慢地调试自忆,控制内在的混乱状态。
       第二阶段,青小年时期,就要注重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互动,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从而求得快乐和荣誉。
       第三阶段,进入更高层次,学习数学、哲学,锻炼思维能力,让自身不断往上提升,最终找到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