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爬虫爱书 2018-10-10

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社会风气变坏,周天下已经不再被诸侯尊重,各诸侯国相互攻伐,百姓生活困苦.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盗墓的风气开始形成,主要原因就在于诸侯间相互攻打,军队需要金钱费用.于是一些人就开始从死者墓内的赔葬品上动脑筋.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汲冢书>中记载,秦始皇26年,秦始皇刚刚吞变六国,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统治全国,有人依然提出要实行周朝的分封制,大家普遍也同意这个想法.但这时候李斯站出来反对,他说: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刚开始确实很好,但随着时间推移,几代人之后,彼此间血缘关系就远了,相互也不在尊重,慢慢的就开始相互攻打.周朝就搞了分封制,如今你看看,周朝还存在吗?不就是诸侯相互进攻的结果.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李斯提出要实行郡县制,秦始皇于是将全国划分为36郡,每郡的官员由中央任命,他们定期向中央报告地方上的情况.法律,文字,钱币都实行统一.但这样做一下子就触动了原先其它战国六雄后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就很反对.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秦始皇在盛怒下就认为,这些六国后人们所以到今天还如此狂妄,是因为他们心中还念着他们原有的国家,既然如此就彻底断掉他们的念想,于是他命令除了秦国原有的典籍外,其它六国的全部烧掉,从根本上让众人忘掉其它六国的存在.这就是'焚书坑儒'中的焚书原因.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这样一个做法,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后世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其它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关记录完全是空白的.直到西晋时期一本<汲冢书>被盗墓贼给盗挖出来.有一个叫否彪的人挖开了魏襄王的墓,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无数的竹简,因为没得到什么东西,他就跑了.几天后有人报官说大墓被盗,西晋官员赶来保护了现场.并派人对竹简进行相应的整理.

盗墓盗出一历史古籍,比司马迁《史记》都早,后世史学均以此为准

他们在其中发现了关于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各国的跨千年的历史记录.比司马迁的<史记>时间要早很多.上面记载的很多事情都与当时的史书记载内容有收入,但因为其存在时间久远,所以后世历史学家都以此内容为校准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