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燎

 杏坛归客 2018-10-10

这是“星火燎原”的“燎”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火”,上部是“木”,“木”字上面的小点表示火焰。②是金文形体,类似于甲骨文。③是小篆的写法,其上部的“木”已经发生了讹变,下部的“火”依然在。④是楷书的写法。因为下面的“火”讹变为“小”,所以在其左边又增加一个“火”旁,表示“燎”与“火”有关。

 

“燎”字的本义是“放火焚烧草木”,如《诗经·小雅·正月》:“燎之方扬,宁或灭之?”大意是:那焚烧草木的野火正旺,难道会有人扑灭它?由“焚烧”又可以引申为“烘烤”,如《后汉书·冯异传》:“对灶燎衣。”也就是对着灶火烘干衣服的意思。不过这里的“燎”字应读作liǎo

 

请注意:在古籍中常见“燎发”一词,其实并非直指烧头发,而是比喻消灭仇敌极容易,如《隋书》:“攻如燎发,战似摧枯。”也就是说:进攻犹如火燎毛发,作战就像摧枯拉朽。又“遼”字简化成“辽”,但“燎”字右边不能写成“了”。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兼形声字。从火,从尞,尞亦声。本义为放火焚烧。《说文》:“燎,放火也。《诗·小雅·正月》:“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野火烧得正旺,谁能将它扑灭)郑玄笺:“火田为燎。”泛指火烧。由火烧义引申为烘烤、烧焦。这些意义读作liǎo。“燎”可转指火把、火炬,还引申为烫,这些意义读作liáo。由火炬义引申为照明,还引申为夜间打猎,又专指古代焚柴祭天,这些意义读作liào。按,甲骨文有“尞”字,从火上木形会意,为“燎”本字,“燎”则是“尞”的分化孳乳字。(郭小武 叶青)


——李学勤《字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