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是中秋佳节和秋分节气了 这次我们来拆解“秋”字 每每到了这个季节 雷声收,蛰虫归,昼夜平分好个秋 当然,也是秋天语意爆发的季节 既是“多事之秋” 也“平分秋色” 可以“一叶知秋” 也可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还可以是“秋高气爽”“暗送秋波” 或者“秋后算账”“明察秋毫” …… 可是,你知道吗 多重含义的“秋”字,原本不过是一只蟋蟀 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为何与蟋蟀有关系呢 这要从甲骨文“秋”字演变说起 ![]() 图片来自汉字说 甲骨文中的秋字,上边是一只蟋蟀 so,有台湾学者认为 “像蝗虫形或以火烤蝗虫之状” 《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虫以鸣秋,那时人们就把蟋蟀作为秋天表征 甲骨文秋字下边还有一个“火”字 那秋就是蟋蟀被火烧烤 对此,一种解释是远古先民焚杀害虫 因为远古时代,火代表生产力 火烧田野,是最省力的耕种方式 其中也包括消灭害虫 ![]() 图片来自汉字说 到了小篆则是具象表达了“秋天”景象 “禾”突显出来,表示禾谷成熟 只是位置上,“火”与“禾”移位 因此,《说文解字》说 “秋,禾谷熟也”,即庄家成熟 但为什么“秋”,从“蟋蟀”变成了“禾” 除了蟋蟀鸣秋,火烧害虫 可能还与文学意象上,蟋蟀悲秋有关 如《唐风·蟋蟀》里的诗句写到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这仿佛是蟋蟀提醒诗人 暑去寒来,做事行乐,得抓紧 《古诗十九首》里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诗人的感触是凄凉的,也是在感叹人世的艰辛 大家在了解“秋”字本义的同时 请接受我们诚挚的祝福 祝大家节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