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学报 | 魏春雨 黄斌 | 田汉文化园 | 2018年9期

 研究s 2018-10-10

▲ 艺术学院西南外景(摄影:胡骉)



田汉文化园



设计单位 / 地方工作室

建筑师 / 魏春雨 黄斌

地点 / 湖南长沙

设计 / 2017年 / 竣工 / 2018年

业主 / 长沙县果园镇人民政府

设计团队 / 吕昌、欧阳胜、王宇星、尤志川、顾紫薇、李矗、范鹏、董新蕊、李沁、郭文浩、杨忞、刘桐、王佳楠、尹帅、黄立君

机电设计 /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 长沙视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 湖南水立方建筑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 湖南力构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古建设计 / 湖北中艺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 / 21.33 h㎡

建筑面积 / 1.24 万

结构形式 / 框架结构


摄影 / 姚力( 除标注外)


总平面

艺术学院主入口

艺术学院内天井:从水面看

艺术学院西南立面与水景

艺术学院内天井

艺术学院内天井

艺术学院檐下空间

艺术学院室内边庭( 摄影:数智营造)

艺术学院室内门厅( 摄影:数智营造)

艺术学院总平面

艺术学院分解轴测


艺术学院剖轴测

艺术学院一层平面

艺术学院二层平面

艺术学院剖面


艺术陈列馆总体鸟瞰

艺术陈列馆围墙与边庭空间

艺术陈列馆东南透视( 摄影:数智营造)

艺术陈列馆西南立面局部

艺术陈列馆西南外景( 摄影:数智营造)

艺术陈列馆竖筒内景( 摄影:数智营造)

艺术陈列馆展厅( 摄影:齐靖)

▲ 艺术陈列馆室内门厅

艺术陈列馆总平面

艺术陈列馆爆炸轴测

艺术陈列馆一层平面

艺术陈列馆二层平面

艺术陈列馆屋面构造

艺术陈列馆剖透视



诗意的在地——田汉文化园设计



魏春雨 顾紫薇 黄斌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田汉是国歌的词作者,我国现代戏剧艺术发展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适逢田汉先生120周年的诞辰,地方政府在其家乡长沙县果园镇建设一处集陈列展示、戏剧演出和地方戏剧培训于一体的文化园区,以纪念田汉先生伟大的艺术成就和不屈之精神风骨。


田汉的家乡位于山岭起伏中的一片方圆数里的“平阳之地”,捞刀河在此处蜿蜒而过,风光旖旎,是湘剧、花鼓戏、影子戏盛行的地方,基地周边水田环绕,阡陌交通,属典型的湘北地区山水田园类型,田汉曾自诩为“田中的汉子”,文化园的选址恰好契合了此意象。如海德格尔所说:“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我们希望通过设计使田中的基地成为诗意的“在地”。


1  制约与适应

 

园区地处市郊,伴随着城市的扩张蔓延,基地受到市政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基地内有3条220kV的高压电线凌空架设斜切场地,另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国家石油管道埋藏于地底,由于高压线和石油管道其上空、地下都有严格的退让要求和技术规定,建筑的布局与树木植栽均受到管控制约。另一方面,在建设的同时还需保证原有灌溉系统的完整,多种因素的集结造成用地与周边村庄的田地和水体成犬牙交错状,可建设区域变得斑块支离,客观上似乎无法承载一个纪念性场所宏大整体的布局。复杂的土地现实状况、特殊的地方人文背景,以及纪念性和教育的功能设定,促使园区的设计必须以能动性适应的方式来介入环境。


规划设计根植于田野与村落原生自然的空间关系,借用散点透视的建构方法积极回应场地的不利因素,并将各具意义的功能体依据其分解的零散地块的地点要素做适应性的嵌入。总体布局以田汉故居为依托,将艺术陈列馆、艺术学院、游客服务接待中心、老戏台、国歌广场、田汉铜像以及戏曲艺术街等功能体相互关联同构,略呈环状的游园路径将其有机串联,单体建筑自成体系,或与田地肌理顺应对接,或与村庄聚落对仗呼应,和周边环境保持着某种持续的关联,产生了具有丰富趣味性和多向性的游览体验。同时,为体现抗争和不屈的“田汉风骨”,建筑形态强调“水平性”和“抓地性”两个空间特征,建筑锚固于大地,以青砖、混凝土、水泥瓦、木材等传统材料建造,清灰绵长的体量匍匐于原野之中,有力度的仪式性连续弧形墙面承载着光的律动,悬浮的折形和厚重的反弧拱形屋顶展现出原朴、苍劲之感,仿佛将建筑置于时间的长轴之上,呈现出纪念性建筑的岁月留痕与历史积淀。


2  原型与在地

 

设计的开始首先对地方文脉进行梳理,找寻地点的原生要素,形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此在”之地,并通过地点特性和空间原型互相激发博弈,建筑创造出新的在地价值。


田汉艺术学院设计寻求的原型是湖南的书院建筑,尤其是岳麓书院的“斋”空间,其最显著的特征:“斋”是均质的,“斋”与“斋”之间呈平行线性关系,它们由公共连廊连接,分割生成的庭院、天井满足采光通风、集雨排水的功能。设计中将艺术学院所包含的艺术教室、艺术沙龙和小型实验剧场延承“斋”的空间格局,三列均质体量平行并置形成空间序列,并依据空间需求水平向错动,超大尺度的檐廊和天井由此产生,檐廊遮蔽下的巨型灰空间可遮阳避雨,与环境自然渗透,并形成建筑的入口前导空间。设计将传统人字形的双坡屋顶从中间剖切,两侧屋面由屋脊对接转换为檐口对接,组合为U型断面,生成出潜藏在传统屋顶表层形态之下的屋顶构筑——反拱形屋顶结构,屋面由木模板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厚重、粗犷的气质和“斋”的大屋顶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成为艺术学院最显著的空间特征。


3  仪式与日常

 

设计思路始终贯穿了“日常性”与“仪式性”二元关系的转换与平衡:日常性转换为仪式性,而仪式性又回归日常融入大地。将仪式性空间蝶变和衍生出一种更具地方性认同感的建筑语言,从而取代了浅表的符号堆砌以及正统崇高的纪念性语言,而使其充满一种可以为之共鸣的“人性”。如同田汉先生的话剧,在一个固定而有限的场景之中,用一些道具去表达无限的可能。设计将文化园比拟为一个戏剧舞台,场景设置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其间充满了源于日常的仪式感,而仪式感中又充满着日常性。建筑除基本功能以外更强调一种环境、空间与时间的微妙关系,人在其中产生某种共鸣和感知。虽然建筑的形式——表层结构可能呈现异化过程,与环境中的其他客体形式产生差异,但在超越物质层面的深层结构上却协调了整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艺术陈列馆为文化园的核心建筑,是展示田汉先生生平和主要事迹的纪念性空间。建筑主体正面的连续弧形墙身与屋顶脱离并独立存在,呈交错状通透的围合墙体与建筑主体外墙形成狭长的前导空间,光从墙的尽头一侧倾洒向地面,制造出一种略显不可捉摸的深景透视关系;山墙面与屋顶分离消解了传统构筑的简单承载和黏连关系,在传统双坡屋面的基础上,屋顶拓扑连续转换至墙体,另一部分则向上翻起,引入高侧自然光。


艺术学院的沙龙方体游离于主体建筑一端,两向拉开形成巨型檐下空间,而留白的内天井自然成为场所的核心,入口方向的巨柱伞形空间和侧向水平檐廊的视觉焦点汇聚于此,交互并产生具有透明性的深景空间。另外,这处充盈着阳光和风雨的具有地方传统建筑基因的内天井和围廊空间,亦是作为开放式实验剧场的一种延展的观演之处。 


戏曲艺术街是向当地聚落的致礼,以当地民居小合院为原型,各个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构成街与巷的意象,呈现一种自由的散点透视的景象;界面以及街巷转角刻意呈现出戏剧化布景效果,为将来实景话剧的演出做预设,是满足现代教育功能的日常性营造。游客服务接待中心是当代窨子屋的组合,含有一个内庭院,通过底层架空与服务中心切开的半个透空的窨子屋相联系,朝向西面主入口,浑厚的半圆筒排水天沟承接三面架空大屋顶的雨水,塑造出具有仪式感的轴线对位的空间秩序。


▲ 游客服务中心入口(摄影:数智营造)

▲ 游客服务中心半圆筒排水天沟(摄影:数智营造)

▲ 戏曲艺术街外景(摄影:数智营造)


4  结构与围护

 

设计始终关注结构体系与围护体系二者的建构关系,屋顶与墙体之间由窄缝轻轻托开,多重连续的水平向拱顶有如薄雾覆盖其上。


艺术学院的拱顶是以传统建筑双坡屋顶的排水起翘转换而来,并结合弧形摆线修正生成,每跨拱顶通过两侧后退的双柱顶起,跨与跨之间平行并置,形成类似多米诺的结构体系;反拱形屋顶在入口端处则结合空间需求异化为独立巨柱承载,反拱与功能体脱离,弧形的底面在阳光下呈现出曼妙的光影渐变;建筑的横断面清晰地呈现出连续的伞形基本空间,结构体系与围护体系在此处清晰地剥离,墙体顶部与拱顶的侧翼有意断开,或以镂空、或弱连接横向长窗强化空间的结构逻辑。


艺术陈列馆的西北端朝田野和远山方向打开,为保证空间的通透,室内腔体嵌入通高的双层混凝土竖筒以承载近20m出挑的屋顶,从而替代通常设计中的匀质柱网,形成平滑幽深的门型景框,使上层挑出的平台视野更加深远,强化了景观的延展;同时,粗壮有力的巨型结构竖筒锚固于大地,暗示中流砥柱和精神脊梁之意,圆筒内朝向天空的倒锥形空间产生较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扩大的声场,以一种向天际呐喊的“通天巨塔”的形象赋予建筑某种神性的隐喻。


4  结语

 

建筑矗立于墨色田野之中,以仪式与日常、现场与布景的融合与转换,完成了一次诗意的在地建造。


文化园四周稻田环绕,水系纵横,设计在园区周边以及场地之中保留和恢复了原生水系,游人和周边的村民可以自由地穿行其中。夕阳暮色下,人们徜徉于园区,穿梭于阡陌田埂偶有起伏的石板路上,拉长的光影投向静卧的长墙面。蛙声蝉鸣,伴随着薄雾的轻轻升起,仿佛可以感知到:苍穹与大地之间,当人造物成为仪式化的精神媒介,承接来自泥土与天空的尘与光,建筑匍匐在田野之上经历风霜的洗礼,仿佛已将田汉先生的风骨融入其间,平静地诉说着过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