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

 昵称48751729 2018-10-10

1538133907(1).jpg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马薇薇
查看详情 >

大家平时是不是总是想不通一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有一个人叫张萌,她的30岁,3次创业成功;而我的30岁,(此处请自行填写)。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确每天都在按照计划学习,也敢于做出选择判断,可为什么依然看不到成长?

这就是今天我想和你谈的主题:如何实现快速成长?

1538133922(1).jpg

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在《爱情公寓》中有这样一幕,美嘉问大家:怎样才能找到工作?高校教师胡一菲立刻拿出了正在使用的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南》。但从第一章翻到最后一章,发现除了理论之外,没有一项可以直接操作的。

想吃猪肉,难道还要从怎么养猪开始学?

因此,最快的成长方式,应该从“离上手最近的知识”开始。

1538133931(1).jpg

虽然解释起来有些绕,但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成人学习者,我一直坚信这种“功利性”学习方式是有效的。直至读到马东率领的“说话天团”的第二本新书——《小学问:解决你的 7 种人生焦虑》,发现整本书都是我的理论依据。为了解释清楚“小学问为何物”,马东和几位主创在书里也分别撰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

1538133938(1).jpg

碎片化or积木化

小兰是我的一位读者,前几天说想去考一个咨询师证。

“你的目的是什么?”

“周围人都考了,感觉会对今后有帮助吧。”

“据我了解,这个行业更看重实际咨询的经验。多一个证书会给你带来多大的价值呢?与你的时间经济成本对等吗?”

“……我没想过这么细。”

1538133946(1).jpg

这是一个屏读的时代,每个人的阅读耐心超不过10秒钟。不管你愿不愿意,快读浏览和功利性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主流。信不信,一篇超级专业的学术论文,阅读量肯定超不过有具体解决步骤的文章。这里并不说学术教育没有用,而是主张成人学习应该以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实现自己的“野蛮成长”。

就是《小学问》中的积木式学习。

把每一次碎片学习成果看做是一块积木,然后通过我们的自主拼接,组合成自己想要的形状,从而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

比如,关于“战拖(战胜拖延症)”这件事,从生理学角度看是意志力不够;从心理学角度看又是完美主义的后果;也许行为学还可能解释为相关技能的欠缺;那么社会学则看到的是缺乏团体激励。那到底该从哪个“学”学起呢?

答案是,用小学问来解决。

关于战拖的小学问,会直接告诉你拖延症背后的几种情况,以及如何行动可以改善。它是各个门派知识积木的组合,而不会纠结在到底属于哪个门派。

灵活、自由、实用,是小学问的灵魂所在。

跨界的魅力

既然小学问将所有学科拼插在了一起,跨界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像社会心理学、法律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新生学科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也许在学校中,我们还需要按照科目来分门别类地学习打基础。但对于成人学习来说,学科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重要了。

专业是涉外英语的张萌开了一家又一家的实体咖啡店。同时,线上开设的“人生管理课程”也卖出了百万销量。如果一味死磕“英语”“涉外”领域,恐怕很难有今天的超人张萌。

1538133954(1).jpg

到这里,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跳出已有的专业壁垒,用跨界融合的思维去组合知识积木,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用搭积木的心态,快速学习碎片知识。

第二,在具体应用场景,将一块块积木拼插起来。

第三,将拼插好的体系移植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还是用“战拖”来作为例子,我们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了拖延症的问题所在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个性化的行动步骤,最后付诸于实践。如此一来,相信效果一定不会太差。

那么如果有一天,你又想控制体重了,是不是可以把这套“个性化”的方法移植过来,用于减肥呢?

1538133961(1).jpg

以上就是新时代野蛮成长的最好最快途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实例,推荐找来《小学问》这本书。里面的每个章节都是一块积木,一个知识点,可以直接拿来搭建成长通道。

具体怎么搭,全看你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