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人生就是分享 2018-10-10

河南焦作的“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北宋。北宋时期,当阳峪与当时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陕西耀州并成为中国“四大瓷都”,是宋代北方著名陶瓷生产场地。其代表性器物被故宫博物院、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珍藏。早在2014年11月,“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绞胎瓷经过熊熊烈火焚烧,炼就了顶天立地的君子之风,一胎一面,细细的纹理间交织着华夏千年的文明圣火!每一个有心的人走过都会被这样的智慧折服!绞胎瓷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制胎,形成了不同色彩的纹饰图案,其色彩纹理使瓷质体现有着本质的不同,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这种本质内外变化如一的特殊制瓷工艺发展到宋朝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们华夏文明数不胜数,然而绞胎瓷在诸瓷中却独放一枝花! 迎着春天明媚的阳光,带着期许,带着经年的梦,绞胎瓷随着绞胎故里那一群为梦想拼搏的人走出当阳峪,在春暖花开与万物复苏之时走向世界,寻求一个灿烂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