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又称“膏滋”,是一种特殊加工制成的具有高级滋补和预防治疗作用的膏状方剂。是医生根据不同患者或亚健康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开出的方子。然后将方中的草药多次煎煮,去渣取汁,加热浓缩,再根据病人疾病情况,加入某些辅料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浓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膏剂。神谷中医养生专家刘敬华主任介绍,一料上乘膏方应该包涵滋补药、对证药、护胃药和辅料等四部分。随病加减,辨证施治,无法复制。它克服了中成药、保健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个性化保健养生和治疗。另外,膏方浓度高,体积小、药性稳定,服用时又无需煎煮,口味好,易储存、携带方便,适宜长期服用。因此,很受百姓欢迎。 膏方也有适应证 不可当零食服之 膏方不仅用于滋补强身,作为一种剂型,与其他丸、散、汤、丹等剂型一样,即可进补,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一些春夏易发的疾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那么膏方适应那些人群呢?刘敬华主任介绍,膏方一是保健:包括中老年人的预防保健、亚健康的调理、手术后病人调养等;二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慢病的治疗。使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膏方调理,扶正固本、理气活血、养阴清热、恢复脏腑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减少复发次数,减轻疾病发作时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最终达到痊愈的功效。膏方既然可用于治疗,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那种当零食随意吃的做法不可取。 膏方对“症”入座自行购买有风险 膏方进补一人一方疗效最佳。刘敬华主任提醒,目前市场上或药店里经常看到一些人群,盲目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症”入座自行购买补品,这种做法有风险。中医认为用膏方有五大原则:重视脉案书写,辩证立法;分析体质差异,量体用药;调畅气血阴阳,以平为期;重视脾胃功能,以喜为补;配方动静结合,补治相兼。 正确的做法是,最佳选择就是先看中医后开膏方。市民如若选择吃膏方进补,先找医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盲目选购膏方食用,不但不会达到滋补目的,反而会“补过头”,出现火上加火,虚者更虚等情况。另外,各种膏方功用各有不同,但无论哪种膏方,只可治疗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对于一些阴阳俱虚、气血不足、数病同发的情况,治疗时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谨慎选方,合理用药,以获佳效,切忌孟浪投药。乱补错补,有害无益。 服用膏方有禁忌和不宜 膏方虽好,但也有禁忌,服用期间应忌烟酒,不宜喝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忌生冷滑腻之品,少食油腻、海鲜;膏方中含有人参应忌食萝卜、莱菔子、红茶、绿茶;如含何首乌的膏方要忌猪血、羊血及铁剂;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服用膏方期间,若遇到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急性腹痛、抑郁头痛、胃肠紊乱等情况时,应暂停服用膏方,待治愈后再服用。在服用膏方期间,如果发生各种急性感染时,要暂时停止服用;对于只是鼻塞打喷嚏、没有全身症状的轻微感冒者,可停服也可不停服;如果重感冒,出现头痛、咽痛、咳嗽、畏冷,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必须停服,等到全身症状消除后才可以继续服用;发生胃炎胃病、腹痛腹泻时,需要暂时停止服用。此外,在服用膏方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便秘、上火者应避免进食辛辣食物;畏寒怕冷者应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膏方进补一般一天两次,每次一调羹(约30克),温开水冲服。初用膏方者,先以半量起始,饭后15分钟内服完。一周后调整为常用量。脾胃功能良好者,可餐前服用;脾胃功能欠佳者,于餐后15分钟内服用。 许多人喜欢动手自制膏方,自制膏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找医生切脉,根据自己的体质开出方子;二是一些简易的保健养生小膏方可在自家厨房制作,但复杂的膏方还应到专业机构购买;三是严格按照膏方制作流程进行,掌握好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膏方的制作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依其程序进行,就可以自己制作。文/红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