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主持人:倪黎祥 特邀顾问:邱晓翔 兜转六城门,最热闹繁华的要数阊门。苏州人有句老话,叫“金阊门银胥门”。 要了解苏州古城,就必须了解苏州古城的城门。苏州最古老的城墙可以追溯到春秋伍子胥筑吴大城于江南原野。城门与城墙,见证了姑苏城2500多年的悠悠时光。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把阊门描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地区商业的繁华得益于水路的通达,商业发达,为金银聚集之地。除了南北贯穿的护城河外,山塘河、上塘河以及古城内的第一直河都交汇于阊门吊桥下,所以 这里也被称为五水汇龙潭。 由于近代多次兵火的摧残,老照片中已看不出完整的城楼、城门和城墙体系。 2002年,苏州园林设计院着手进行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西段规划编制工作,阊门节点是西段规划设计的重点地段。有关部门特地收集了一些旧城砖并特制了大量原规格的城砖,采用偷砌法进行墙体修补。在新城门与老城门衔接的处理上,新城墙将原来那段残存的民国城门隔空包纳其中,丝毫不破坏其本来面貌,将历史遗迹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新照片中,不仅能看到修复后的阊门城门、城楼、水关和部分城墙,还将掩埋在地下多年的瓮城遗址清理展示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和逐步修复苏州古城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城墙的恢复修建工程不断推进,依托宽阔的护城河,盘门东段城墙、南园段城墙、阊门城楼城墙、相门城楼城墙和平门城楼城墙连成了一个秀丽的环古城风光带,展露新姿。 新照片正下方是当年白居易开凿的山塘河口,新建的白居易纪念馆坐落在原酱油厂的基址上。吊桥北侧的城河上,新修了一座拱桥,将城墙下一批修整后的民国建筑群与山塘街商业街连成一片,成了现在苏州最文艺的一个街区。右上方的南浩街也已整理重建,成为新老苏州人“轧神仙”最热闹的地区。 修复阊门,与其说是还原一段历史的面貌,不如说苏州人在编织新时代的梦想,对繁盛富庶、祥和安泰的人间乐土的憧憬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