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耕文化馆“复活”旧时光

 刘沟村图书馆 2018-10-10
开栏的话 省委日前召开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今日起,本报特辟 “文化强省谱新篇”专栏,重点报道乡村文化建设新成就、新典型、新思路,敬请关注。

  耒子、风斗、升……这些传统的农耕工具随着岁月流逝,已日渐离我们远去。 4月18日,记者走进广德县邱村镇时却欣喜地发现,农耕记忆在这里复活了。

  邱村镇位于广德县北部,当地乡村自古以来积淀着优秀的农耕传统。然而,随着新型种田模式逐渐替代了旧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农耕工具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为了保留先辈生活的痕迹和农耕文化的根基,去年11月,该镇依托综合文化站,建起了占地近1000平方米、拥有500余件藏品的农耕文化馆。

  走进文化馆,轻触那些农具,记者仿佛回到了旧时光:黄昏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忙碌了一天的农民正肩扛农具,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田埂上,穿梭在窄窄长长的里弄深巷……件件展品如同焕发了生机,淡淡地诉说昨日果实的丰收和田园的恬静。

  “这些工具在实际生活中都已经用不上,如果不妥善保存,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邱村镇文化站副站长汪知甫说,为了收集这些“老物件”,从去年4月份开始他们就挨家挨户登门走访,“村民得知缘由后都踊跃捐献,我也把传家宝'四领头'水车捐了出来。 ”

  提起自家的水车,汪知甫有说不完的故事。 “解放前村里只要进了土匪,我奶奶就会把米和值钱的东西藏进去,每次都能躲过盘查。 ”汪知甫说,解放后成立了大集体,他家的水车就成了大伙灌田抗旱的好帮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后才光荣“退休”。

  “这些农耕工具都很有历史意义,你看这个'米砻子',解放后就很难见到了。 ”汪知甫向记者介绍,“米砻子”又叫“谷推子”,是给稻谷去壳用的。 “谷推子”是用竹篾条扎成的圆箍,里面用石灰、粘土混合夯实,上、下箍中间用最坚硬的木材削成一公分厚的木片,密密麻麻嵌入其中,形成“齿轮”,只需两人合推,这些“齿轮”就能把谷壳剥去。

  畅游展馆中,一对祖孙的对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爷爷,这是什么呀? ”“这是你奶奶当年纳草鞋用的耙子。那时候家里穷,为了不弄坏布鞋,就在外面套一层草鞋穿。 ”原来,社区居民吴开志正在向孙子解释自己捐献的展品。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捐出这些展品,就是想让年轻人了解父辈们曾经的苦日子。

  “我们希望年轻人看到这些东西,能更多地了解农耕文化,将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下去。 ”邱村镇副镇长黎秦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还想开设农耕体验区,让游客前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