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阿勇jp93n0acdk 2018-10-10

陪伴你

一直到 梦想实现

生活中的我

何尝

不是一个梦想的前行者

越努力,越幸运

01

作为一个传媒院校就业办的老师,每年学校开招聘会时总会有这样2个担忧:既害怕企业来得不够多,不是学生想要的。又害怕同学们不愿意来,招聘会很冷清。殊不知,和其他院校的老师一聊,很多也都有这样的困扰。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为什么不去参加校园招聘会?!'

'为什么不去参加校招?':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

A同学:'我还没到大四,校招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B同学:'我直接在网上投简历就好了,干嘛要去校招挤呢?'

C同学:'我们学校又不是985,211,会有什么好单位来呢?还是不要去啦~'

D同学:'我们寝室没人去,算了我也不去了吧'

E同学:'我怎么不知道有校招?什么时候?哦,过了,好吧'

F同学:'起不来,起不来,实在是起不来~'

(别看了,说的就是你)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校招:从来就不是大四的专属

校招,从不是大四专属。

它可以是梦开始的地方,也可以是梦践行的地方,它更是梦检验的地方。

校招,从不简单是一场校园的招聘会。

对于低年级(大一、大二)的同学,校招是一个实验场,也是一个观察站。

通过参加校招,可以做以下的事情:

1、从心理层面来说,可以近距离接触企业和职业,充分感受就业的气息,激发自己准备的意识;

2、从学习层面来说,可以在校招现场,观察自己的专业都有什么企业招人,招进去都从事什么样的岗位,这样岗位都有些什么要求,进而思索自己的大学四年应该学些什么,做些什么,为自己的未来增添砝码;

3、从探索层面来说,可以看看有没有与自己专业不相关,但却感兴趣的领域,有没有在自己知识层面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扩大自己对于专业、职业、企业的认知和了解。

当然,如果你想找些实习,校招是值得碰运气的地方。

此时的校招,不再只是找工作的场所。

它是一个学习的场域,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学习方法,对工作、职业、单位,甚至是行业、社会作微观探究。而这种探究恰恰是大学重要任务——思维训练所需要的,这标志着我们由“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这是“成长”重要的佐证。

校招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说,还有着检验的意味。

对于大三的同学,校招是可能为自己找到实习实践的地方,为大四的就业找到实战的机会,找到落脚的可能,因为这里有大量的实习岗位给出。

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低年级的观望,大三多了更多地实战参与感。

如果说低年级只是观察、调研、盘算的话,大三面对校招就是一份检验,检验自己是否有所准备,检验自己准备的程度,检验自己是否受现实环境的欢迎,检验自己是否有能力接受挑战,应对变化。

此时,“检验”比“得到”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意义。“检验”的背后,是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空间,“可能性”往往更为迷人和富有吸引力。

“检验”的背后,是“痛并快乐”的过程,通过不断尝试探索,“思考”、“修正”最终“质变”“涅槃”。通过“检验”的“得到”,常常更为长久,也更为让人记忆深刻。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要能运用一切资源提升自己,大四只是一个符号,收获即可。

但如果只想在大四收获,忽略前面种种,出现的结果只可能是父母需要为你支付“大五”的学费,你需要支付“大五”的青春,重新完成前面所有没有进行的探究和思索,此时的“大四”不再是收获,而承担了之前三年欠下的“债”,焦虑、迷茫会加倍而来。

“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为什么不早些呢?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校招,信价比高的找工作途径

校招,较之网投,既安全又收效大

发生在2017年的'李文星事件'还历历在目: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被骗入传销组织,后溺水身亡。

网投虽简便易行,但却有着以下缺陷:

1、'你看不到他,他看得到你'(信息极度不对等):简历上传后,你的信息都在网上,但你却无法亲见公司;

2、“有图有文非真相”(包装掩盖真相):李文星案中的传销组织就将自己包装成上市公司;

3、“广撒网却收获微”(针对性不强)。而校招,除了对参展企业资质有筛选外,你也可以通过与HR 的交流对企业有初步的判断。

校招,较之实习/亲友,成功率方便度均衡的找工作途径

虽然,从找工作的成功率来看,实习和亲友介绍的成功率比参加校招的要高,但是找实习的困难度远比校招要高,要找到合适的且最终还能留下来的实习实践困难更高。同时,也并非人人都有好爹宝妈,也非所有人都擅长积累人脉,大部分人都是“吃瓜群众”一枚。事实上,校招是除了实习/亲友以外,成功率很高的找工作途径。

因此,综合考量方便度、经济性、成功率、安全性等各方因素,校招无疑是性价比最好的找工作途径。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校招,雇主视角的招人方式

在招聘云集的时刻,各类招聘会应接不暇,省里的,市里的,区里的,大学城的,一些学生舍近求远,省里市里跑得欢,却独甩校招,如同进了大商场,产品虽多,却易花眼,反不如去特色小店更易挑选。

其实,站在企业的角度,当他要招人时,他首先会想:我要找招什么样的人,这个人需要什么专业特征,我可以到哪里去招,他会依据这些选择合适的学校,来挑选自己想要的人。大型招聘会要照顾方方面面,大而全,而校招却考虑专业匹配,小而精。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校招,学会自我定位的开始

如何定义“好”?每个人的标准不一。但是“好”的背后又常常有以偏概全的可能性和对自己偏执的优越感或是否定性。

“因为我们学校好,来的都是好企业”又或是“因为我们学校不好,来的都是差企业。”本身就是不合理信念,在行为认知心理学中,是需要调整的认知。作为一所传媒类三本院校,来参加校招的也不乏有爱奇艺、香港卫视这样的知名企业,满足大众审美的“好”。只是,这就是“好”唯一标准吗?显然不是。

如果仅从知名度看待“好”,就会出现盲从。前两年,在招聘会现场,我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在某个摊位排队的人特别多,于是就去看看,以为是某大公司,走进一瞧其实是某大公司子公司招些低端岗位,如售楼之类。而那些与我们专业相关,或是专业不相关却需要传媒人才的上市公司却无人问津。虽说现在信息爆炸,你就真的了解信息?全面掌握信息了吗?答案是否!

前段时间,和一个小朋友聊天,她现在在路铁传媒实习。她是在校招时投的简历,然后去实习的,之前她并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只是被校招的HR的专业性所吸引投了简历,并通过了面试。进去之后,她发现这是家很棒的企业,负责20多个城市高铁广告的投放,自己感觉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与她而言,这就是“好”的单位。

几年前的一个毕业生,毕业后去的是大报恩寺,也是校招投的简历,当年,很多同学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单位,以为是个寺庙,心想这是什么鬼,其实报恩寺属于江苏文投,国企,去也不是做和尚,而是宣传讲解,接待重要嘉宾参观。他去了,呆了两年,历练了自己的待人接物,现在跳槽去某企业担任总裁助理。与他而言,当年的报恩寺就是当时好的选择和单位。

所谓“好”工作,从不是知名度上的好,也不是想象中的“好”,更不是别人说的“好”而是你深入了解后,与你当下的需求、价值观、能力、性格等等能匹配上的好,是你在心中认同的好,而非人云亦云的好。一方面,“好”的标准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与你互动,才能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好”。另一方面,“好”的标准也在时间和实践中发生着改变。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校招,偷懒不是借口

如果仅仅是因为没有看到相关校招的相关信息,这其实好办,多关注学校的网站,知道每年的三、四月,九、十、十一月是招聘的高峰期,学校的校招也多在这些时候即可。

但是,现在,有很多怪圈,比如找工作时,老师比学生着急,家长会替孩子来投简历...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家长/学校的错位问题,后面可以专门来谈谈这个事情。

在这背后有着怎样一个学生群体:他们就业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都可有可无,高兴就做一下,没人陪就不做,高唱“无所谓,谁会爱上谁”。

最近,特别流行佛系,这样的一群学生甚至被称之为“佛系学生”,但是“佛系”不是漠视,不是不作为,而是历经铅华之后的坦然和自然。你都没经历过,认真感受过,单纯通过不作为、不施为,就被称为“佛系”,我只能“呵呵,只能说“这是懒癌症重度患者,无药可医。”

套用佛系的话语“佛只度有缘人,你非有缘人。”“你不自救,佛难救”。

懒,惰,神仙难救~~~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02

“为什么不去参加校招!”:准备工作细致而有章法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人到心不到”不适合校招

每年在校招现场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穿着拖鞋,大裤衩来的;拿着早饭来的;不带简历走马观花的;将简历卷成一团的;打扮妖娆来的;姗姗来迟,单位已经开始收摊来的;应聘后期制作,不带作品来的…每每看到这些,除了皱眉,还有感叹:人到心不到,不如睡大觉。

校招: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示

搜商: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参加校招前,能认真研究参展企业,它所提供的岗位,确定自己想要试试的企业目标。

智商:简历撰写的集中体现

能根据目标企业,制作针对性的简历,知道在简历中突出自己与目标企业的匹配度。

情商:与HR初次的见面与交手

能不卑不亢、不喜不悲地展现自己,懂得给HR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为面试可能增加筹码。

“三商”的展示,是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体现着参加校招,不仅仅只是来了就行,而是细致入微的准备,有章法的筹措,这恰恰才是职场人应有的态度和表现。

“为什么不参加校招呢?!”从“孩子”变成“大人”、从“学生人”变成“职场人”,从“随意”变成“有准备”。

这里是见证成长的地方,也是见证奇迹的地方。“为什么不参加校招呢?!”为什么去呢?为什么又不去呢?

不管怎样,校招,它一直在这儿, ~~~

听说很多同学,不想参加校园招聘会?!我告诉你,错的很离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