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是部历史剧:30个故事,帮你读懂《论语》

 慧林儿 2018-10-10


论语学了很多年

问问孩子,除了“子曰”,大脑一片空白

问问成人,除了“学而实习之”熟记于心

剩下的寥寥无几……

为何读了无数遍《论语》原文,

至今仍然分不清脉络,理不出头绪?

为何看了无数遍《论语》解析

解读出的句子总是让人不明所以?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教历史的不教语文,教语文的不用地理

其实,《论语》的每句话 

都有历史背景

有时间,有对象,有内容

交流中有情绪,有思考,

有辩论,有答疑……


告别晦涩难懂,让国学学习更有趣




《论语是部历史剧》



讲不清,读不懂,记不住

《论语》该如何读?

带你走进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

以时间为线索,7个篇章,30个故事

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如何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卓然独立

不讲评书,不说相声

不讲神话,不说传说

只说人物,和人物背后的历史


也许

孔子更喜欢的

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的生活

而并不是

所谓被奉为“神”的境地

为你讲述

一个烟火气的夫子和他的学生们的世界!

孔子是否能文能武

印象中的孔子总是儒者形象,

认为其只懂“文”而不知“武” 


我们读经典,常有片面化、刻板化,

更有跟从性的人云亦云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且看《论语是部历史剧》中的

历史和其他典籍材料


1

夫子矢志恢复周礼,推崇的周公旦

文治武功,样样精通,周公到底有多牛?


周公,姬姓,名旦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弟

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北)

封爵为公,世称“周公”

周朝取得天下,然而商残余势力仍十分强大,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辅政,

而周王室内部召公奭等人,

怀疑周公企图谋害成王,意图篡夺王位。

商王帝辛(纣王)之子武庚

趁机联合殷商东夷残余,

煽动管叔、蔡叔等人造反,发起了复国战争。

周公临危不乱,先向召公奭等人解释,

消除疑虑,稳定内部,

然后挥师东征,讨伐武庚。

周公东征无论在战争规模和力量对比上

都远远大于武王伐纣,

这场战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周势力的较量,

前后三年多的时间,相继平定东夷诸邦叛乱,

周公一直被奉为儒家的奠基者,被奉为儒家元圣,

其所展现的“武勇”精神,

相信将颠覆我们在心中对儒者“书生”形象的固化思维了。

2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


中国上古的贵族都是武士,

贵族男子都以当兵为职业,

在整部《左传》中,

我们找不到一个因胆怯而临阵脱逃的人,

春秋的勇武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

《礼记· 射义》记载,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意思是孔子射箭吸引了国都曲阜的人们争相观看,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孔子听别人说他博学而缺乏足以成名的强项,

便与弟子商议选一艺来展示专长,

在射、御之中,孔子经权衡而选定“执御”,

可见其驾驭战车的本领比射箭更强。

拉弓射箭和驾驭战车属武勇之事,

而孔子并不十分推崇和提倡“勇力”与“武勇”,

他说,“勇而无礼则乱”;“好勇疾贫,乱也”;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又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见义不为,无勇也。”

他所提倡的“勇”实际上不是勇力和武勇,

《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显然,“勇”已化为一个人的“德”,是一个人的胆识勇气。


3


sdfd

孔子为何要这样说,子路到底是谁?

夫子所讲,皆有缘由。

弟子冉有、子路为圣门十哲之一,位列政事科,

其中,子路更是因为卫国内乱,慷慨赴难,

夫子对自己学生非常了解,

告诫其遇事要有勇有谋,不可赤手空搏。

一个在军事和政治上无“知”之人,

不可能讲出这样的言语。

不知历史,,不知人物

我们便不能得其义


读懂论语

一样的国学,不一样的学法

  诸多典籍佐证,不评说,不戏说!



课程内容

引子  纷乱的春秋时空

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

一个军事纵横的年代

一个战乱不休的年代

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

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开启历史大幕,主角即将登场



篇一 乱世降圣,尘埃中闪耀

从家世渊源,到原生家庭

对一个人的影响深入骨髓,

它不仅使人明了生存的价值,

甚至决定一个人的选择和追求。

先师孔子,竟是圣人之后,祖先为何人?

为何身份一降再降?

 “老少配”的原生家庭,

其父母如何影响孔子一生?

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观人知事,与你一探究竟!

故事一  圣人之后    高贵,是一种精神风骨

故事二  武士之家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内心

故事三  孔子其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插曲  人物脸谱  感谢成就我们的人

漩涡之中,纠缠不清

鲁之国君:做个空想家,挺好    

为何孔子两次远行,十四年列国周游?

谁是孔子投桃报李之人?

孔鲤之名为何与“昭公”有关?

一场“斗鸡”引发的血案       

“哀公问政”是“作秀”还是“实干

“夹谷会盟”为何让齐景公“归田谢过”?

“女乐文马”是个阴谋!

鲁之公卿: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阳货之乱           季康子理政             晏婴其人

故事四  帝王贤相

周武王与周公旦       微子启、箕子与比干      

伯夷与叔齐      泰伯

故事五  诸侯公卿

鲁国国君——昭公、定公、哀公       

 鲁国公卿——季氏集团

齐国国君——齐景公      齐国公卿——晏婴

卫国国君——卫灵公



篇二   鸿鹄之志   贫穷与心穷

贫贱之家早立志

俎豆礼容,多鄙事

年纪虽小,亦可立世

“十有五而志于学”究竟为何意?

“父母合葬”,17岁少年的“尊礼”之路

到宋国去,为崛起而战

故事六  立世之学    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

故事七  合葬之礼    至孝,最高贵的信仰

故事八  崛起之择    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

其他详细内容,可参见各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