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耶子 作为喜欢文学作品的我读过太多爱情故事,必然也就读到无数的爱情表白,但我到了白发苍苍的今天还没有读到过比这句爱情表白更加震撼人心的,那就是为什么爱他(她)(爱你)?——“因为他(她或你)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 这句爱情表白出自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呼啸山庄》这部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但在她去世50多年后到了20世纪才被真正理解,并且声誉扶摇直上盖过了她姐姐的《简爱》,从此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无可争议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在我看来与其认为她是小说家,不如说她是诗人和诗化小说家更名副其实。 艾米莉是一个出世者,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在她短短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恋爱经历的少女来说,能在她唯一的一部旷世之作《呼啸山庄》里,把一个看似平常的爱情写得如此刻骨铭心,惊心动魄,成为人间最宏伟的爱情史诗,真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怪不得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在介绍《呼啸山庄》时曾这样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被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虽然艾米丽没有经历过爱情,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她的内心曾有过对爱情的炽热向往和想象。其实,在她的脑海中构筑的爱情比任何世俗的爱情都来得更精彩得无与伦比,在她的爱情诗中她的爱真挚、炽烈、深沉、甚至狂野。在创作《呼啸山庄》之前,艾米莉已在她想象的贡达尔王国里描写了许多关于男女主人公至情至真并具有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呼啸山庄》只是她的诗化了的小说,是她爱情诗的继续和发展,直至最后的总结。在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精神不灭”的力量,虽然这种“精神不灭”的力量是由一份被常人看作缠绵范畴的伤感、凄婉和幽怨的情感构成,但在艾米莉的笔下这种“精神不灭”的力量产生的伤感、凄婉和幽怨已经不是常理中的人们的认知体验,在艾米莉则是将这些哀伤的情感放在炙热烈焰般的情感基座上施与狂野赤忱的元素而焚烧成触目惊心,且更是惊山川泣鬼神的情感了。 “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这是在《呼啸山庄》中女主人与佣人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就完整表达了艾米莉的爱情诗性的独特而震撼人心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每一个人又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那“另一半”其实就是自己,所以艾米莉的爱情表白揭示的是真正的爱情理想的本质,是极其严肃和道德至上的,正因为理想与现实的不同和距离,艾米丽的爱情理想的人物只能与悲剧结缘而与所爱的人无缘,其中欲求而不得的撕裂促使艾米莉的爱情情感白帆必然无限远航而没有停靠的港湾,这就是悲剧!但就是这样的情感撕裂悲剧使得这位少女的爱情灵感火花永远不会熄灭而不断在绝唱中献出自己滴血的诗篇, 1847年《呼啸山庄》出版后,遭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陋见攻击——“野蛮、残酷、粗俗”呀“伤风败俗”呀“魔鬼”呀等等,几乎没有一个人欣赏她的这部作品,现实带给诗人的是彻底的绝望。 之前1843年艾米丽创作的《希望》似乎成了女诗人对这部凝聚了她整个灵魂、全部心血的诗化小说所怀希望遭无情破灭的预见。这种预见大概就是所有具有超越思想而又不被同时代人所能理解的殉道者对自己的悲惨命运都具有的一种清醒认识吧。以至于她预设了这样的绝望: “……当我曾希望歌唱, 我的手指却触动一根无音的弦; 而歌词的叠句任然是: 不要再奋斗了,一切都是枉然。” 艾米莉三岁时便失去了母亲,在她成长的沉闷岁月里可以说是没有一丝、乐,也没有一丝温暖。从诗中可以看出,在这人海茫茫的大千世界,她尝到了人世间的冷漠无情,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先后去世,留给她的只是孤苦凄凉,虽然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她也“渴望着有人能来爱”,但讲究身份地位等级制度的现实,让她这念头“烟消云散”了。她的爱情诗由此反而更加感情真挚、凄苦,常常撼动人心、催人泪下。 读她的那些爱情诗,那排山倒海的炽热情感让人几近窒息,悲情四射的绝望哀缠令人心碎。艾米莉已将情感的张力拉到了最大程度,常常给人崩溃的余悸感,她把恋人间的那种忠贞的感情描写得微妙微肖,表现得那么真切细腻,令人不能不叹服她的主观想象感受的出神入化到了让人无法不用“匪夷所思”来表达由衷的震惊,毕竟,艾米莉短短的一生,少女的心扉从不曾得到过爱情的哪怕随意一瞥的轻扣呀。 这样的由独特心灵想象就可以铸就杰作的现象值得某些文学创作理论和理念反思。 附: 文革结束后至今《呼啸山庄》有多种译本,本人喜欢1980年杨苡翻译的版本,语言译出了呼啸山庄的韵味与气质,江苏人民出版社,其中的插图是英文原版的插图。其他翻译版本直至2011年国内已经有三十多种, 据说1986年方平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还是不错的。被认为是翻译的典范,具有大家风度,部分段落翻译得甚至比艾米莉用英文写的原文还要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