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民营上市公司被国资接盘,低位“扫货”背后原因何在?

 yh18 2018-10-11

金融投资报记者 苏启桃

继环能科技、美晨生态之后,10月9日晚间,合力泰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等拟转让股权给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电子信息集团”),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福建国资委

事实上,今年来国资接盘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的案例频现。

分析人士指出,相对A股体量而言,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于国资属于正常现象:

一是,民企有与国资强强联合的意愿;


二是,国资也有低位并购和布局的需求。

1

合力泰实控人

拟变更为福建国资委

根据公告,合力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文开福与电子信息集团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文开福及其确定的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合力泰股份4.69亿股转让给电子信息集团,占公司总股本的15%。

其中,文开福本人转让股份1.54亿股,占比4.93%;


其他股东转让股份3.15亿股,占比10.07%,其余转让股东目前尚未确定。

同时,文开福同意自股份过户日起五年内,将其所持有的合力泰全部剩余股份对应的除分红、转让、赠与或质押权利之外的股东权利、无偿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电子信息集团行使,电子信息集团同意接受该委托。

本次股权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后,电子信息集团拥有表决权的公司股份占比为29.79%,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文开福变更为电子信息集团,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更为福建省国资委。

对于转让价格,公告披露,合力泰的每股转让价格不低于6.86元,这相当于在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5.61元/股基础上溢价约22.28%,电子信息集团至少需要支付32亿元。

溢价出让股权,文开福也作出了业绩承诺

2018-2020年,合力泰经审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3.56亿元、14.92亿元和16.11亿元。若不达标,电子信息集团有权要求文开福以股份或现金方式进行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一发出,合力泰10月10日就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上述业绩对赌是否合规及是否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文开福股权质押及平仓风险情况,以及5年期后公司控制权问题等。

2

民企转让控制权于国资案例频现

类似合力泰的股权转让案例并不鲜见。

今年以来,A股市场公告大股东拟向国资转让股权的上市公司频现,金融投资报记者粗略统计,这样的民营上市公司至少在40家以上。

自9月10日以来一直停牌的环能科技正在筹划引进某国有企业战略投资方。

公司称,控股股东环能德美投资拟以协议转让的形式由战略投资方或其出资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收购其持有的环能科技部分股份,并成为环能科技的控股股东,拟转让比例为环能德美投资持有股份的20%-29%。

稍早之前的9月5日,美晨生态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张磊拟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无限售流通股1.45亿股(占公司总股数的10%)转让给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每股转让价格 6.201 元,引入国资战投,且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无独有偶,永泰能源海德股份也在8月23日宣布迎来“接盘侠”北京能源集团,后者为北京国资委控制。

控股股东永泰集团今年来持续爆雷,深陷债务危机。

而为了化解危机,永泰集团与京能集团签署了《战略重组合作意向协议》,协议称京能集团愿与永泰集团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多种形式,协助永泰集团降低融资成本,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后续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可能。

除了正在筹划转让股权,一些民营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已经变更为国资委,比如8月6日新筑股份宣布实控人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8月22日金一文化宣布实控人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

3

国资低位“扫货”

为什么国资频繁出手接盘民营上市公司?国资接手后对上市公司发展有何影响?

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目前国资接盘民营上市公司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上市公司本身发展还不错,引入国资作为战投,强强联合,实现双赢;


另一种是上市公司或者控股股东出现债务或股权质押问题,流动性堪忧,但本身所处行业前景不错,公司本身在行业也有一定市场地位,国资出于自身布局或后续产业发展需求充当“接盘侠”。

上述的环能科技和合力泰属于第一种情况,而永泰能源和海德股份则是在危急关头求国资“收留”。

对于近来频现的国资接盘民营上市公司,有分析人士认为属于正常现象。

其一,目前A股上市公司3000多家,几十家控制权从民营转为国资,比例很小,更多的还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


其二,从上市公司估值变化来看,目前市场处于相对底部,确实存在一些被低估的标的,国资在这个时候出手,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对于国资入主的作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一些高比例股权质押的个股面临平仓风险,通过引入国资股东,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稳定投资者信心。

而经济学家宋清辉则指出,“民营企业具有相对灵活的机制,而国企激励机制相对较弱。国资股东入主后,一方面会给公司带来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但另一方面机制能否跟上还需要观察。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