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世纪佣兵时代骑士武器的精华:骑枪

 梦想童年594 2018-10-11


骑着高大的战马,手里平端着一根骑枪,身着厚厚板甲,面对千万敌人毫不畏惧,在一声可怕的战吼中,犹如雷霆的马蹄轰鸣声响起,热刀切黄油般把敌人的阵形一劈为二,这就是人们对骑士的传统印象。

 

翼骑兵冲击

从公元前开始,主流重骑兵的主要武器就是骑枪了。在12世纪之前,骑枪枪杆主要是硬木枪杆,长度相对后世骑枪来说较短,大约在2~3.5米。到了13世纪,出现了前细后粗的矛杆,手握处刻有手握槽柄。这种长矛由于矛杆前端比后面细许多,使长矛大部分重量移至手柄处,易于骑士控制和掌握平衡。槽柄使骑士在冲刺时长矛不易脱手。到佣兵时代,为了对付逐渐兴起的步兵方阵,骑枪进一步加长,往往可达5~6米。但是骑枪过长却会使重心过于靠前,从而导致难以拿稳,极大地影响了冲锋。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将骑枪的杆加工成一个锥形,在省力的同时平衡了重量。下马作战时,还可以截去一段使之成为短矛。

 

骑枪的枪头往往带有插槽,再用钉子固定住。为了防止刺进人体后无法拔出,枪头后面加上了枪翼。

 

佣兵时代,一杆骑枪的结构通常分为枪头(Head)、枪翼(Lugs)、铁口(Socket)、枪柄(Shaft)、枪墩(Buff)。

 

被骑枪刺中的步兵,会像巨大的抛射体一样被抛进空中,撞倒他的数名伙伴并在阵形中制造缺口(而被子弹打中的人只会瘫倒或踉跄一下)。要达成这种效果,骑兵并不需要处于慢跑的状态;他只需要从静止状态开始前冲两三米就能办到。

 

和手半剑一样,随着佣兵时代的来临,骑兵的骑枪也因同时代铠甲的发展而受到了挑战。当时,即便是端正长骑枪也很难击穿做工合格的板甲,多半只是从板甲光滑的表面滑过去,或者把自己的枪杆撞碎裂,却无法给对方造成什么致命伤害。于是,骑枪也衍生出了很多格斗技巧来应对板甲。

 

14世纪手握骑枪的骑士


由于借助马力的关系,骑士不需要用其他手段加强穿刺力,只需要击中正确的位置。当时,一个技艺高超的骑士,可以在战马对冲的高速运动中刺中对手的咽喉部位。

 

当然,不是每个骑士都有这么高超的技艺。第二个技巧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和手半剑的配重球砸击一样——倒过来用。上文介绍过,由于骑枪后半部比较大,重心就靠前,和真正的战锤很相似,这一击无法杀死对手,但可以让其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还有一种技艺显然很违反骑士精神,做法就是攻击对方的战马。但是不可否认,它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相当实用的技巧。

 

枪攻击技巧


总体上说,佣兵时代前期,重装骑兵的骑枪冲锋依然是雷霆万钧的。这种力量在1512年月11日的拉文纳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16世纪40年代德意志黑衫骑士(Reiter)的崛起,骑枪与手枪之争贯穿了整个16世纪下半叶。16世纪末期最优秀的西班牙军事理论家当属博纳迪诺·门多萨(Bernardino Mendoza),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写于1592年的《1567—1577年间尼德兰战争史》(Comentario de lo sucecido en los Paises Bajos desde el a o 1567hasta el de 1577)和写于1595年的《战争理论及实践》(Theórica y práctica de la guerra)。同时,门多萨也是久经沙场的将军,圣地亚哥骑士团的骑士。他曾在阿尔瓦公爵麾下与尼德兰人作战。他坚持认为骑枪是比火枪更有用的骑兵武器。他说,一个100~120人的枪骑兵连,如果能够分成数个小队从多方向同时向敌人发动冲锋,那么他们可以击败一支为数400~500人的装备火枪的骑兵,当然如果有一定数量使用火枪的骑兵在侧翼支援枪骑兵的话就更好了。门多萨还指出,之所以当时有这么多人青睐火枪,是因为火枪骑兵对人员和马匹的素质要求较低,因此更便宜,更容易组建。至于骑兵应采用的队形,他认为指挥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队形的深浅宽窄,但纵深与正面之比不宜大于1∶3。

 

无论是战场上的表现也罢,理论上的争执也罢,都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和经济的剧变才是决定战争胜负和武器发展的关键因素。重装枪骑兵的主要来源是骑士阶层,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枪骑兵都是骑士,但是“穷文富武”的道理古今中外皆宜。骑士主要为贵族子弟,又自侍从时代起便练武,并不缺乏练武的时间和金钱。到了中世纪晚期,侍从的装备甚至可以赶上真正的骑士,所缺的仅仅是个头衔而已。但是众所周知,中世纪的骑士阶层起源自查理·马特的采邑体制,即王向贵族分封土地而贵族为王而战。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传统的封建采邑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很多骑士为了生计甚至抛弃贵族的尊严,当起了强盗。而随着骑士阶层的瓦解,贵族子弟更多地转入中下层军官,手持骑枪的骑士也慢慢退出了西欧的历史舞台。就像《皇帝的刺刀》所述:“骑兵自身也经历了一场转变,他们放弃了使用骑兵矛,或者说是冷兵器。重骑兵为手枪骑兵所取代,后者的主要武器是转燧或是火绳手枪。他们的战术是半旋转——一个骑兵团向预先选定的目标行进,每排骑兵冲上前去,击发手枪,射击步兵团或骑兵团,接着撤走,重新装填弹药,下一排骑兵冲上前去进行射击。”

 

德意志黑衫骑士


相比当时西欧的同行,波兰依旧保持着枪骑兵的传统。因为东欧受到的文艺复兴大浪潮冲击较之西欧为少,所以采邑体制依旧稳固,依旧能够给国家提供优质出色的枪骑兵。他们中的佼佼者自然是有着“17世纪最强骑兵”美誉的翼骑兵。杰兹·迪奥多萨克(Jerzy Teodorczak)是这样描写翼骑兵的战术的:翼骑兵横排成两或三行,第一排是出身贵族的伙伴骑兵,他们手持骑枪,侍从骑兵则大部分带着火枪排在后面。

 

骑枪毫无疑问是翼骑兵的标志。翼骑兵的骑枪兼具东西方特色,有些骑枪柄部按照西欧风格加粗,有些则没有。


翼骑兵的骑枪一般为4.5千克左右,虽然很轻,但是携带在马上还是显得很不方便,所以翼骑兵的马鞍侧面(通常是右边)挂有一个带有长皮带的桶装套子。

 

在慢走的时候,骑枪往往竖着或者靠在骑兵肩上,骑枪柄部靠近马镫附近;在小跑步时,骑枪向前倾斜,骑枪柄部向后远离马镫的位置;在疾驰时,骑枪端平或者夹在腋下与身体呈水平线。

 

不过,不论是1656 年华沙城下波兰翼骑兵对瑞典国王卡尔十世的决死突击,还是1683 年维也纳城下波兰翼骑兵击败奥斯曼大军的伟大功绩,都只是翼骑兵或者说枪骑兵在欧洲最后的辉煌。

 

翼骑兵的一枝独秀无法改变波兰急剧直下的国力,也改变不了枪骑兵终究是过时兵种的现实。虽然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近代骑兵的序列里重新出现了枪骑兵的身影,但他们已经和佣兵时代手持骑枪的骑士没有直接关系了。


近代枪骑兵


本文摘自《战场决胜者002:欧洲佣兵战争史》

文艺复兴开始后,随着佣兵在欧洲大陆的称雄,欧洲掀起了步兵复兴、枪炮应用、防御工事创新、战术变革、海军军备竞赛等一系列军事革命,这些军事革命同时也催生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欧洲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事力量膨胀壮大,为日后欧洲人登上军事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本书从经济、武器、军制、将略、会战等方面解析近代欧洲军事历史,再现那段方阵与长矛、鲜血与枪炮、金钱的佣兵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