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联趣事(199----204)

 一片心花正放时 2018-10-11
 
一日一联趣事(199)

按笔者增补的人生六十乐事条目,今日的话题是瑜伽。但十分凑巧的是,今日要赴两处宴席。有意思的是,这两处雅聚还有一个共同点:因有人自大洋彼岸远处归国而由各自的圈子相约。归来者,一位是大学同窗,一位是资深诗人,都从美国飘然而至。“翩翩群鸟归,各以类相聚。”(宋释文珦《泊舟》诗句)饭局小聚本为常事,但由相同的元素导引而同时相聚,这便有趣。幸好一在中午而一在傍晚,正好聚而无碍。

雅聚,也在增补的人生乐事之一,因了这点巧遇而别生感慨,今日便索性把“雅聚”这一条目,从后头提上来先撰一联。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宋人寇准在《阳关引·塞草烟光阔》的这一句唱词,说尽了天下人个个心中都有的感慨。古往今来,人们都感叹“分手容易欢聚难”,无论是宋人沈瀛的“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喜”(《减字木兰花·或行或止》),还是黎廷瑞“但恨平生友,欢聚不得足”(《杜门》),感受都是一样的。所以,不期而至的欢聚,便更能得到人们的惊喜和珍惜。

譬如,今天中午一班大学同学欢聚,见到从美国回来的欧阳,就十分难得。毕业后三十五年中间也就见过一次。虽然也都在美国,但他在华盛顿,我住旧金山,隔得太远,也难有往来,不想竟在广州遇到,所以饭后又赶紧把欧阳请到家里喝茶。因为明天他又要飞东京,所以抓紧时间聊聊各自的近况。

但马上又要去赶另一个聚会了。先把今天的对联写出来再走好了。联文曰:

雅聚疏怀皆快意,清谈薄酒也温馨

一日一联趣事(200)

昨天赶了二场聚会,从上午十一点到晚上十点,都耗在路上和酒席上。中午是广州的大学同学迎接从美国回来的一位同学而约聚,晚上是熊门师生及几位好友、诗人和书画家的雅聚,撞巧的是,也是因了有人自美国归来。这二场欢聚,颇有意思。今天还想说一说。

起因相同,欢乐的气氛也差不多。但因圈子不同,饭局的话题和大家的关注点、兴奋点便决然不同。

在同学的话题里,退休、旅游、美国的总统选举及其社会体制、中美关系、美国的房子该不该买、及中国的富豪们到了美国如何装穷人榨取美国的社会福利,等等,关注点在美国。幸好明年将迎来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对于这个直接改变我们命运的77级高考纪念日应该如何庆祝一下,也成为一个中心话题。不然的话,就都成了美国同学的形势讲座了。毕竟许多同学都功成身退(大都到了退休年龄)、腰包还都鼓鼓地,世界各地也都转悠得差不离了,话题便以不着边际为能事。如果说还有一点实务,那就是把草拟一份隆重纪念77高考四十周年大团聚的“召集令”分到我头上了。

其实,我们这个班,名家、大腕、著名公知、大哲学家、好几个厅局级官员,大才、高手多的是,可他们都和李嘉诚、马云、余秋雨、于丹一样的忙,所以就把“荣誉”推给我了。

所以,昨晚与熊门师生的雅聚,抢红包便比领文债舒服多了。熊东遨这位老师,年纪不小玩心最大。前些天本来已在朋友圈里郑重其事地宣布戒酒了,可昨晚却辩说戒酒词只限当天有效。还说不喝酒就不是诗人云云。这不,昨晚一桌20人,喝掉了好几瓶茅台。熊老师的酒令筒昨晚没带,临时出怪招,以微信红包为介质行酒令,规则是:抢得红包金额最高者要续发红包,没抢到红包或抢到红包金额最小者要现场吟诗,不成者罚酒。于是好一阵红包大战,不也乐乎。

当然发红包行酒令那是雅聚后半场的事,一开始都是叙旧与交流。因为“天外高飞”自美国飞来,话题先就“飞者”扯开。记得有一回,在和熊老师交谈时,熊说熊天赐是他的第一个入门学徒。我当时颇为惊讶。熊天赐就是“天外高飞”。我2007年开始上中华诗词论坛,头几年就到处流窜,轮流把每一个板块都观察了一遍。那时,天外高飞是“南国诗潮”的首版,与无为斋主、深南大道、石磊山人、黄梅雨等几个被我视为“高手”。所以,熊老说“高飞”是他的大弟子,便觉得分量很重。但我对“高飞”只知名而未谋面。昨晚一见如旧,他说原来您就是某某,“您评过我的诗”。

我很高兴人们一见面就和我说这句实话。这至少说明我这么多年来没有白忙乎!许多诗友都是因为我点评了他们的诗他们因此记下了我的名字。之后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也因此,我的书房、微信都堆满了各地诗友发来的诗词,许多根本就来不及看。好在他们理解我,微信发了好多帖子我没回复,也不怪罪。但我自己有愧疚之心,只是每天要看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

又跑题了。话说回来。昨晚与天赐兄一聊,才知道他原来还在我们家的附近住过一年多,现在才搬到“三个馒头”(加州首府,当地华人都这么叫)那边。但也就一小时车程。所以,约定回美后再聚。

昨晚熊老师与夫人周燕婷老师的状态相当地好。或许与广州附近的徒弟全都到齐(仅林强因有事未能出席)及有几位好友在座有关。我敬酒时说了一句让他立时气冲斗牛的“坏话”,我说认识了熊老这么久,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个“老愤青”。并介绍了他读楹联协会编发的一组“崖山联”后加评语说,“中国诗词可以死掉了”。熊老师马上纠正说,他的原话是“中国诗词可以安心去死了”。周老师也正色地说,“中国诗词学会就没这种勇气”。熊老紧接着说我朗诵一首诗让你们听。他高声朗诵的是“老干体”。说明他对当今的诗坛也有太多的失望。听了这夫妇俩的话,让人肃然起敬。现场赢得好一阵掌声。如此看来,中国诗人还有大把良心在。

说到这里,就想用一副对联来记录昨晚诗人雅聚的欢乐情景,就作为今天的一日一联好了:


暂借红颜行酒令,直凭绿蚁解诗心。

红颜者,红元也,红包也。绿蚁大家都懂,就无须解释了。


一日一联趣事(201)

前两天又因事应景岔开人生百乐联的创作,今日重新恢复。前天写健身,今天的条目是瑜伽。瑜伽也是健身养生的一种修炼。目前也有相当多的人喜欢习练瑜伽。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的是“梵我合一”的哲理与修炼方法。这类似于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古印度人也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的是: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实际上,瑜伽就是一种身心锻炼的统称,好比中国道家讲返本归源、导引等等。

史载,公元64年东汉汉明帝梦见佛祖,后派人去西域取经迎法,佛教随之传入中国。瑜伽也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瑜伽”一名,最早也就在汉译佛教经典中出现。瑜伽在佛教中属于修持三学“戒、定、慧”中的“定”的范畴。“定”,就是“禅定”、“冥想”。也是“止观”,就是瑜伽修持。

据介绍,习练瑜伽有许多健身养生的作用。比如说,能加速新陈代谢,去除体内废物,有形体修复、调理养颜从而带给人优雅气质、轻盈体态的效果。能增强身体力量和肌体弹性,身体四肢均衡发展,让人变得越来越开朗、身心愉悦而有活力。能预防和治疗各种身心相关的疾病,如背痛、肩痛、颈痛、头痛、关节痛、失眠、消化系统紊乱、痛经、脱发等等,据说长期修炼就有显著疗效。

但在我看来,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柔软的平衡技巧,通过“禅定”、“冥想”的内外修炼,可以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困扰,是一种调养内功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等,以达到身心的合一。如果喜欢而习练有恒,当也是一种快乐之事。

黄庭坚在《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中有“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的诗句,可见古人习练瑜伽也已成为一种时尚。今日为“瑜伽”所撰的对联是:

    瑜伽冥想追幽境,诗赋投怀轻富邻

一日一联趣事(202)

领导游了一次韩国回来,感慨最多的是这二句话:韩国的景点没啥好看的(尤其是那些仿造中国的宫殿),但韩国人整洁而模样光鲜(人们都很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

果然好眼力。立马把一个国家最突出的精神面貌点评到要紧处。韩国的文化源自中国,所以景点(尤其是建筑)对中国人没吸引力。但韩国人拼经济挤进了富国之列,美容便成了最普遍的时尚。整容业在韩国的发展势头超过生活领域里的其他传统行业。如果作一个详细的调查,韩国人作过整容手术的人数比例估计在世界上可排第一。

也因此,中国人到了韩国,消费最多的就是作整容和购买美容化妆品。就美容业来说,韩国人引领了东西方人的时尚潮流。

美容也是人生一大乐事。美容的方式和技术,可以有很多很多,但追求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一是改变形象,二是挽留青春,三是增强自信,多一点自我欣赏的乐趣。从这一层认识入手,我今天给“美容”所撰写的对联就是:

   美容堪有留春术,崇善益多不老身

一日一联趣事(203)

宋人张元干有一首《希道使君见遗古风谨次严韵》诗记录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养生得趣喜按摩,子夜不眠频叱咄”。这是说,诗人喜欢上了“按摩”的养生疗法,夜里都过十二点了,还不肯回去睡觉,一直对着给他推拿按捏的下人吆喝着,不时夹杂着大声的斥责。

按摩,古人也写作“ 按磨 ”。指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调整神经功能。作为一种却病养生的疗法,按摩比瑜伽的历史更加古老。瑜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方有的,而按摩,《韩诗外传》卷十即有记载“ 子同药,子明灸阳,子游按磨。”
韩诗外传成书于西汉,而比这更早的还见于马王堆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帛书《五十二病方》(该书据考证约成书于西周或者西周之前)。

《五十二病方》中有“燔隋(椭)石,淬中,以熨”之语,即是说用烤热的石头按摩和热熨身体的某个部位。这是按摩治病的最早记录(1964年湖南益阳桃博战国墓中出土一凹形圆石,凹槽中可纳入一手指,经鉴定认为是原始按摩工具。1972年河南新郑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一砭石,两端的形状与《灵枢》所载的圆针、锋针极为相似,据考证便为按摩石。这些考古发现可为佐证)。

其后的《黄帝内经》也有相关的记载。如《素问·血气形志》:“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据说先秦的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汉书·艺文志》中还载有中国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黄帝按摩经》(十卷),可惜早已失传。从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谈到按摩的相关著述来看,古人很早就已掌握了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的医学知识。

所以,按摩可以治病,可以养生,更是人生乐事之一。陆游有许多的诗都提到按摩的乐趣。如《闲中作》谓“呼童按摩罢,倚壁欠伸馀”、《自叹》谓“晨兴袖手观空寂,饭罢宽腰习按摩”、《自笑》谓“堪笑按摩并洗沐,未忘贪爱梦中身”,等等。

“老来怀抱思倾写,病起筋骸费按摩”。这是明代蓝仁《赠欧阳亦雪》一诗里的诗句。当今的人比古人更懂得享受,古人是用按摩来治病,今人是无病也要着人按摩。那理由,只是想松松筋骨,外加消遣多余的纸币而已。但享受的成分已多于治病。然却比上青楼要健康有益和高雅正派一些。好了,也为按摩撰一副对联吧,联文是:

    按摩每畅天人脉,积德广添仁慧根

一日一联趣事(204)

今日一联的主题是“沐浴”。

“沐浴”即洗澡。古代人的区分,“沐”是濯发,即洗头。“浴”是洒身,即洗身。“洗”是洒足,“澡”是洒手。这四者完整合起来才是我们今天说的“洗澡”。

沐浴的习俗在中国起源极早。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已有沐浴的文字。其后《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时,梁简文帝萧纲对沐浴情有独锺,曾著有《沐浴经》三卷(已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据载,汉代皇帝每五日给官吏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去洗澡浣衣,并作为法定的假日被固定下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沐浴为理由而制定的假日。可见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仪容干净和体肤整洁。到了唐代,“五日一下沐”才改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作:“休浣”(十天一浣,浣便有了一种计时的意义,一浣为十天)。

饥食,困眠,污垢需清洗,这是文明人的正常生活内容,只有经常沐浴,才能使人清洁干净有精神。但总是有人爱走极端,一种是不好沐浴,一种是沐浴成癖。沐浴成癖者,最典型的是南朝人何佟之,一天之内,要洗浴十几次,时人送给他一个响当当地外号叫“水淫”。不好沐浴者,有南朝人卞彬,“澡刷不谨,浣沐失时”,也是个恃才傲物之人,比嵇康犹甚,导致身上虱虫多而淫痒难忍,仍然不肯沐浴。

据说法国女人不太喜欢洗澡,所以只好多喷几滴香水来掩盖身体的异味。这促成了法国香水制造业的发达。但古代的罗马人是很爱洗澡的,他们的公共澡堂用大理石建筑得很华丽,现在的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室的遗迹。欧洲还有芬兰浴、土耳其浴都很出名。芬兰浴,中文译成桑拿。桑拿是蒸气浴,据说以前芬兰人选用桦树的小树枝鞭打自己,抽得满身都是血痕,由此达到清洁效果。

土耳其浴是罗马浴与芬兰浴的混合。土耳其人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君士坦丁堡以后,便把罗马式的浴室改成了土耳其浴。土耳其浴也都有蒸汽房,但最特别的是浴室中间搁置一块凸出的大理石平台,大理石平台下面冒出一股股蒸汽,室内热气弥漫。浴者躺在滚烫的大理石平台上非常舒服,但要不停地浇水,防止被烫伤。浴室的墙壁呈环形,全部是用石头打造而成的,墙壁内侧有许多热水管和一个个的小水槽。沿着墙角还砌有一溜儿没有靠背的小石凳,人们就坐在那儿搓澡、冲洗澡。去过土耳其,才知道土耳其人那么喜欢到浴室洗澡。整个伊斯坦布尔,新老城区,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浴室。


日本人喜欢洗温泉。日本本土境内多火山,温泉也多,所以要说沐浴,就离不开泡温泉。
洗温泉的方法也特别地多。这方面的内容留着后面再说。

沐浴本来只是清洁肌肤,所谓“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白居易《沐浴》诗句),“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白居易《新沐浴》诗句)。但后来也逐渐渗入色情的内容,提供男女共浴和异性服务的营业项目。台湾有一种茶浴,专做日本观光客的生意。这些茶浴都有美女陪伴。先用茶叶渣将热水泡出茶的颜色,等冲出茶叶味后,再由美女为泡在茶水浴缸里的人洗澡,收费极高。去泰国旅游的游客,导游会带他们去洗泰国浴。泰国浴的方式就是浴娘全身抹上肥皂,再用她身上的肥皂帮你搓澡,使你飘飘欲仙享受异国情调。

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句云“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冬至后招于秀才》)。宋人白玉蟾作《快活歌》,有诗句云“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另一个宋人赵炅作《逍遥咏》,有诗句云“香汤沐浴更斋清,运动形躯四体轻”。清人钱谦益作《楔后五日浴黄山下汤池留题四绝句遥寄河东君》,有诗句云“沐浴频看称意身,刈兰赠药想芳春”。当代诗人陈振家作《山居杂咏》,有诗句云“沐浴饮烹皆矿泉,珍肴野味不花钱”。等等,都说出了沐浴的快乐之处。沐浴作为人生乐事之一是普遍都得到人们认可的,今日之联或可撰写得浪漫一点,联文曰:

   沐浴堪同泉有约,遨遊必与鸟为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