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答案网 2018-10-11
习作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生字。

2.认识“口”部的生字,并理解带“口”部的字与什么有关。

3.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积累谚语。

5.学编童话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编童话故事。

【学前准备】

1.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相关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童话)

2.回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动、植物,把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语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你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吗?

二、学生交流。

1.课件出示文中一些词语,读一读、想一想: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幅什么画面呢?你想到了什么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故事内容。

3.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三、指导习作。

1.确定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找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发生的?

3.他们在那儿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四、学生习作。

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编写童话故事,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神奇的世界。现在,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吧!

二、出示习作范文。

龙公主

从前,国王生了一个女儿,长得美若天仙。到了待嫁的年龄,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王子前来求婚。国王一时不知如何选择,便告诉他们,城堡对面的山顶上住着一条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它的胸前有一颗发光的火石,谁能把那条龙胸前的火石取下来,谁就可以娶公主为妻。

于是,三位王子带着武器便上山了,在山顶,他们找到了那条巨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鼻子上还有一条斜长的伤疤。三位王子与巨龙展开了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最终巨龙被斩杀。但三位王子只有一位活了下来,活下来的王子取下巨龙胸前的火石,火石的亮光瞬间熄灭,他将火石做成项链献给了公主,并如愿以偿地娶了公主。

晚上,公主开心地将火石项链戴在胸前,这时,火石开始渐渐变亮,突然,在一阵强光中,公主变成了一头巨龙,通身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卫兵和王子听到响声后赶过来,发现公主不见了,一条巨龙蜷缩在房间。

王子以为公主被巨龙吃了,愤怒地举起剑向巨龙砍去,变成龙的公主想向王子解释,可是刚靠近便被王子的剑击中了鼻子,一条斜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巨龙疼痛地吼了一起,撞破墙壁,踉踉跄跄地飞出了城堡,飞向了远处的山顶,房间里留下惊惶失措的卫兵和伤心痛哭的王子。

 
习作评析: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小作者通过“人杀龙,人变龙,人再杀龙”的故事结构展现了一幅“巨龙复仇”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构思奇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若不善待动物,最后终将得到惩罚的道理。

三、老师指导同学们评议。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时间、地点是什么?

2.故事情节是否清晰?

3.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习作,交流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要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

2.指名学生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比一比。

横线右边的字是左边字的一部分。(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2.认一认横线右边的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我发现

1.认识带“口”部的字,并归类。

第一类:和嘴巴有关的动词:咬、叼、嚼、啃、咽、吞、含

第二类:表示叫的动作:叫、喊、嚷、吼、啼、吵、唤

第三类:表示声音的词:吱、呜、嘀、嗡、嘟、啪、哗

2.学生认读这些字。

(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认识修改符号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日积月累。

1.自读谚语。

2.简单理解谚语的意思。

3.积累谚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