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大方大山里的割漆人

 欧阳秋桂 2018-10-11

[最美林业故事]贵州大方大山里的割漆人


贵州大方大山里的割漆人

  在贵州省大方县,有一句流传在割漆人中间的口诀:“芒种绑树,夏至开刀,过了霜降就收刀。”说的是每年从初夏到深秋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因水分挥发快,阳光充足,割出的漆质量最好,是大山里割漆人每年最忙的时候。近年来,贵州大方漆器因互联网线上销售量不断增长,对当地产的优质生漆需求量增加,这让当地很多割漆人重新拾起“割漆”这门古老的手艺。割漆人早出晚归,每天行走几十里的山路,一斤生漆需要割漆人在漆树上千次的切割方可得到。

 

9月22日,贵州大方星宿乡,割漆人在漆树的切口上收集生漆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2日,贵州大方星宿乡,漆树的切口流出生漆。48岁的刘明合每年4月至9月,通过割漆有三万元左右的收入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割漆人胡文勋割漆的工具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割漆人胡文勋(右)在割漆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割漆人胡文勋在一棵老漆树上割漆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割漆人胡文勋在屋前磨漆刀,准备上山劳作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割漆人胡文勋和兄长胡文顺抬头仰望一棵树身满是切口的漆树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的割漆人胡文勋(右)和兄长胡文顺在山上割漆,他们在农闲之余,割生漆补贴家用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2日,贵州大方星宿乡,割漆人刘明合在6米高的漆树上割漆,48岁的刘明合每年4月至9月,通过割漆有三万元左右的收入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2日,贵州大方星宿乡,48岁的割漆人刘明合每年4月至9月,通过割漆有三万元左右的收入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9月23日,贵州大方绿塘乡,58岁割漆人胡文勋(前)和兄长胡文顺在山上割漆,他们在农闲之余,割生漆补贴家用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