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君 近些年来,网络上的曾国藩,越来越流行了。你一定看过以下这类文章: 《曾国藩:人生有X关,你过了吗?》 《曾国藩:人有X种福相,两大凶德》 《曾国藩:天下之人,败于这XX个字》…… 曾国藩被称作:“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第一完人”。 他之所以被那么多人钦佩,是因为没有乔布斯的天赋、马云的机遇、王思聪的富贵,他却克服了平庸出身,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千古一完人”。 遗憾的是,尽管“曾国藩”三个字如此火爆,然而放眼望去: 很多人看了相关畅销书或10W+豹纹后,依然对曾国藩的真正智慧一无所知。 曾国藩又傻又笨,凭个人努力就取得了成功? 不,曾国藩为人细腻,恰恰知道20岁可以靠努力,但30岁要靠智慧。 中国式成功往往是智慧的成功:如果30岁后你还在拼命,不懂如何识人辨物,别说成什么大事了,怕是养家都困难。 曾国藩是个严于律己的圣人,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不,曾国藩有自己的爱憎喜乐,他就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父亲。 古代少有圣贤像他一样,罗里吧嗦地跟自己的家人讲道理,从养生方法、读书页数、到邻居纠纷,让曾家10代都没出一个败家子。 我是李源。 我身上有很多标签:“85后最贵的说书人”,“读书怪才”,“最年轻的知识大秘”等等。 总有人第一次见面就问我: 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就能饱读诗书,在读书界做出如此成就呢? 而我总是回答:“我们只有从哪些伟大人格的全世界路过,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而影响我最深的人格,就是曾国藩。 从“毛头小子”到“读书怪才” 我人生第一个坎是曾国藩帮我跨过的 我人生的第一个坎,是“曾国藩”帮我跨过的。 大学被保研被到中国人民大学后,我一心想着出国留学,可求遍了整个学院的教授,居然没人愿意帮我写推荐信。 有些教授甚至反问:我为什么要帮你? 我是有苦说不出:那段时间,学院里到处传我是个功利的人。 正是这时,我第一次翻开了《曾国藩全集》,既然曾国藩也是我的专业必修课,想着倒不如躲进书中,转移下焦虑。 读罢我发现:如果缺乏共同的目标,全世界都会来伤害你。 曾国藩30岁励志要做圣人,处处严于律己。面对新换上来的领导咸丰皇帝,他不断上书奏折,说“要改革这改革那”,咸丰皇帝不胜其烦,还差点将直言不讳的曾国藩杀头。 而他重新站起来,是在他创办湘军之后,为大清杀敌,重新找到了与咸丰沟通的目标。 他的经历让我恍然大悟: 如果我不能为别人达成有价值的目标,谁会帮助一个和他们不相关的“毛头小子”呢?’ 大学教授都是孤军奋战,我的论文对他们并没有价值,没办法和他们建立共同目标,自然无人帮我。 痛定思痛,我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转变跑道,终于找到了我和文化媒体大佬的共同的目标—— 普及读书,让更多人爱上读书。 不到三年,我就成了85后中“最贵的说书人”: 我给银泰集团的企业大佬们讲过课;我的节目更是受到了罗振宇、今何在、李响等人的推崇,成为迄今为止点击率前五的读书节目之一。 曾国藩教会了我,人年级越大,努力就越需要智慧。 如果找对了目标,全世界才会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 无论生活怎样蹂躏你 要学会“结硬寨,打呆仗” 可没想到,2016年,我又遇上了人生的第二道坎。 职场发展遇到瓶颈:读书节目策划的名头虽然好听,但是长期在幕后高强度的看书、写稿一度让我特别狂躁。 我陷入了人生低谷:家里人也不理解,都劝我找份稳定工作上班,多结交些朋友。 我觉得无法和他们沟通,就选择了逃避,连电话都不接,一度焦虑到需要找心理咨询师。
烦乱不已的我重新捡起了《曾国藩全集》。我发现曾国藩也有过类似经历: 刚打了几次胜战,就遇上了战事不利,自尊心极强的他郁闷到两度自杀。 咸丰皇帝不理解他,同僚在还背地里算计他,曾国藩不但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自己的功名也没了着落,陷入了至暗时刻。 在家郁闷的两年,他心性大变,如脱胎换骨。他慢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心法。 结硬寨,打呆仗:“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这句话也帮我走出了人生的困境。 我还是继续看书、看话剧、策划读书节目,稳扎稳打地精进自己的优势。 正好遇上内容付费风生水起,朋友邀请我到千人大会分享经验,我在业界也小有名声。 后来我在看话剧时认识一个朋友,她老公是投资人,看中的一个项目正缺合伙人,她第一个就想到了我。 在几次深度探讨后,我成了搜狐早期创业大佬方刚的合伙人,至此迎来了事业的三连跳。 与罗辑思维的创始人 罗振宇老师 曾国藩不是圣人,他教会了我: 无论生活怎样蹂躏你,只要在优势处占据不败之地,等机会再来临时,就可以果断出手。 我解读的曾国藩“爆红网络” 连企业高管都要看着写读书笔记 为什么我解读的曾国藩,一经推出就爆红网络,甚至连优酷的高官都让所有的员工不但要听,还要细细研读,做读书笔记呢? 我初中即读完4700万字(相当于50本红楼梦); 我还多次和国内外顶尖的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史学家深度学习; 两者结合,让我懂得如何从人的身上提炼真本事。 ![]() 谈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一个——“诚字诀”: 左宗棠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但曾国藩的处理方式很简单,该解释就解释,完了也当完全没发生过。 该帮你左宗棠的时候,他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去帮。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论是非,不瞻前顾后,以‘诚’待人,该怎样就怎样,我想他的人生也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 谈到曾国藩之在职场上“火箭式晋升”,我觉得不是靠努力,最主要靠的其实是人脉。 曾国藩首先借着“以文会友”进入了京城文人圈,跟所有人混了个脸熟,还因为灵通消息很快荣升五品。 升迁后频繁出入穆忠堂(行业大佬)的府上,巧妙地给后者留下细心能办事的印象,有了后者的帮忙,他才能连升四级。 他运用大智慧对上和咸丰慈禧沟通,对下提拔人才,这才促成了清朝的中兴大业。 ![]() 反观我身边很多朋友,他们就是混在了“拼命”的陷阱里: 越是努力干活,越是一直干活,久而久之别人就会觉得你只会干活。 要知道,30岁后,你的人生就到了第二关。 当你拥有了自己的阅历,自己的事业,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这个时候还靠蛮力去努力奋斗的话,注定是要悲催的。 而我多么想让每个人都像我一样,从曾公的智慧中避开一些坑,少吃一些苦。 ![]() 人过了30岁, 一定得逼自己读懂曾国藩 人过30,拼的就是智慧。 30岁以后,曾国藩的韧劲、浑圆和格局,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越来越重要。 曾国藩的半部家书和日记,读懂了,足以在修身,齐家、立业上学到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2018还剩不到100天了。 而你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读懂曾国藩,为终将面对的人生起伏,做足准备。 现在,我和十点课堂一起,为你带来熟读《曾国藩全集》三十册,融合480万字精华内容,凝聚而成的《听读书怪才解读曾国藩,收获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 跟我一起,啃下这套经典,读透曾国藩背后的大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