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天文地理无一不通,物理化学无一不晓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0-12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大有作为的帝王。如今网上却盛传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康熙敏而好学,他熟读四书五经,看遍历史文学,这个再正常不过了,然而他对西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请传教士做私人教师,一天至少花费三四个小时学习钻研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天文地理无一不通,物理化学无一不晓

原来你是这样的康熙

让他如此热爱科学的原因,说起来有些巧合。当时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编写的历法《时宪历》(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引发了钦天监(掌管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的官)杨光先等人的抨击反对。南怀仁等人指出康熙八年的闰十二月,其实应该是康熙九年正月。于是康熙让两方辩论,见大家争不出高低,于是令大臣们登观象台,实地测验谁对谁错。结果,三次测验的结果都是南怀仁正确,杨光先错误。于是康熙革了杨光先的职,让南怀仁取代他并把《时宪历》作为当朝历法。这件事让康熙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他担心自己不懂这些知识会导致他无法判断是非,这对他来说是要命的事。

康熙决定利用手里的资源学习先进文化,于是南怀仁成了他第一个外籍教师,教授他天文和数学。接触这些学科之后,康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接连请了多个传教士学习医学、化学、药学、人体解剖学等。 后来又与沙俄发生战争让康熙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于是又去学习外语,并开设了“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们专门学习俄语。康熙本人通过学习所掌握的语言多达十余种种:汉语、满语、蒙语、藏语、维语、拉丁语、英语、法语、俄语等,甚至是全国各地的方言口音他都知晓。

康熙怀着极大的热情学习,每天五更(凌晨三到五点)起床先读书,晚上处理完公务,再和传教士们讲论研习,教士们上完课离开,康熙意犹未尽,经常自己复习授课内容以至一度积劳成疾,“痰中带血”,但即便如此也没停顿学业。在学习这些繁杂的知识同时,康熙十分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他经常要大臣陪他观测记录天文数据,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制药,在皇子公主宫女身上种豆,他还亲自解剖过一头冬眠的熊……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出版了自己的科研论文:《三角形推算法论》。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天文地理无一不通,物理化学无一不晓

做皇帝真TM累

康熙自己成为无所不知的学霸还不够,他对子女提出了近乎严苛的学习要求:从六岁开始,他们除了逢年过节,自己生日以外,每天都要到上书房学习。学习的时间从早晨四点多开始,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放学”。每天除了早午饭之外,休息不能超过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一刻钟。皇子清早一到校就要开始“早读”,即诵读前几天所学的经书,或者是对于当天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预习,吃过早饭以后开始正课,先学习拉弓射箭,然后上蒙语课,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汉语课程:温习前面所学和讲一讲当天的内容,午饭过后则是习字,念古文,念诗等等。不过关的,老师还会将个别生单独留下辅导,他自己也时常抽查皇子们的学习情况,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不单是学生受罚,就是老师也要受罚。所以康熙的儿子们也都个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天文地理无一不通,物理化学无一不晓

做你儿子更累

看起来,这样一位重视科学的皇帝会把社会文明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康熙认为这种包含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新思想极大的威胁了本身就缺乏合法性的满清王朝,康熙不准传教士在宫外翻译任何科学文献,把西方文化变成了一种只能在宫中独活的玩物,而所谓的康乾盛世也遗憾的成为了中国科技落后的开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