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红楼 | 宝钗说:人间不值得,不如随分从时

 漫话红楼 2021-08-18

 国庆长假,通过《奇葩说》,对89年的李诞多了一些了解,同时知道了他的那句名言:人间不值得!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

 我想到了薛宝钗。

 宝钗应该也是悟到了“人间不值得”,所以选择“随分从时”

人间为什么不值得?因为人生苦短,且世事无常。

托生为世家小姐,得以养尊处优,宝钗比同时代绝大多数女孩都更幸运。所以,她能在童年时光里尽享欢乐:

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的背着他们看。

这一段口述,尽显孩童的顽皮淘气与快乐。

但好景不长,随着父亲去世,面对不管事的母亲和不懂事的哥哥,她逼着自己抛却童真,迅速成长为大人。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体贴母怀,她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为母亲分忧解劳”,成了她的使命。她的“随分从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什么是随分从时?就是放下执念,接纳命运的无常。

那是个女人无法选择命运的时代,如果做不到“随分从时”,就注定一生都活得拧巴,毫无快乐可言。

入京待选,是她必须接受的命运。

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这就像韩国的兵役,适龄男性,必须服兵役,无论你是谁。“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无一例外。

入住贾府,是母亲的意愿,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至少对哥哥薛蟠有所制约,不至于再闹出为抢夺英莲打死冯渊的事故来。

可是,入住贾府,将为宝钗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虽然同为四大家族,薛家毕竟是商,在为人处事上不必拘于儒家礼节。可贾府是官,贾母又最注重规矩,人在屋檐下,当然更要遵守规章制度,否则,不是给母亲添乱添堵吗?

有人说宝钗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实在是莫须有的贴标签,这不过是宝钗“随分从时”的表现:入乡随俗。

这种表现,初入贾府的黛玉也曾有过: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的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还在幼年的黛玉都懂得“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将逾成年的宝钗又如何不懂得?

少年男女长期相处,免不了日久生情。面对珠玉般的表弟,宝钗也暗生情愫。要不要为自己谋爱?以她的聪慧以及宝玉的情性,谋爱简直轻而易举。宝玉不爱听的“混帐话”,不说就是;宝玉爱听的幼稚话,迎合就是,黛玉不就是靠这些赢得了宝玉的欢心吗?

可是,谋来的爱能算爱吗?

当意识到了宝玉黛玉间的情爱,宝钗便收了心,退出了宝黛的二人世界。

昨儿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儿,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所谓随分从时,即跟随缘分的指引、顺从时节的安排,秋实不与春花夺艳,冬雪不与夏阳争锋,每个人自有缘分与时节。既然宝玉的缘分是黛玉,那就不应该属于自己。

属于宝钗的缘分与时节是什么?上天赋予她的学识、智慧,以及身为薛家当家人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这一切,足以让她有施展的平台,去扶危济困,“小惠全大体”

 什么是“大体”?即目光所能及的所有人,包括高高在上的主子,和努力讨生活的底层小人物。

所以,当听闻金钏跳井,意识到王夫人难过心理关,便第一时间跑过去安慰,并巧妙地为金钏遮掩了坏名声、争取了丰厚的丧葬费,不至于让家人难堪。

所以,当发现被贾府遗忘的寄居者邢岫烟生活困顿,便伸出援助之手,让岫烟在冷漠的大观园里,感受到了温暖。

所以,当有机会给贾府送礼时,便不分尊卑,人人有份,温暖了自觉低人一等的赵姨娘。

所以,当被指定为大观园管理顾问时,便抓住时节,对已见颓势的贾家尽一点挽回之力。

所以,当黛玉的私情即将暴露之时,及时提醒,并把黛玉从孤苦中拯救了出来,让她开始正视自己。

所以,当情势需要她与宝玉联姻,便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知道宝玉旧情不能忘,更知道生活当继续,与宝玉联姻,对贾薛两家、对宝玉和已逝去的黛玉,包括对她自己,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当宝玉悟禅出家,她便知道这是宝玉自我救赎的方式,不如放他离去,“虽离别亦能自安”,安守老小,清贫度日。

命运对她似乎太过残酷,付出太多,却没能得到一点点回报。但是,在那个对女人有诸多束缚的时代,哪怕抗争,又能争得什么呢?就像元春不得不入宫,迎春不得不忍受家暴,探春不得不远嫁和亲,这既是她们的使命,又是她们的命运。

相比那些不知未来是何归属的姐妹,宝钗还算幸运。至少,她不必经受蹂躏,不必与母亲分开,不必经受未知的风雨。

在那样的时代,安守清贫,像刘姥姥一样,才是女人最好的命运。

人间不值得,因为太过无常,不如放下执念,顺应时势,走好当下的每一步,静候属于自己的花期。

读经典

寻书中清幽之境,遇古今善读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