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高山温泉

 圆角望 2018-10-12

瑞士的牛奶汽水rivella


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鸟声和群山与自己互为一体的呢?


是在洛伊克巴德,是在那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温泉。那时,鸟声已不止于入耳,尚可入目;群山不止于入目,且可以入耳了。这绝不是修辞上的“通感”,而是一种审美融合。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边是初雪拥抱的群山,一边是渺小的温泉客。有句话说:“瑞士分两半,一半雪上,一半泉中。”浮华盛世被抛诸脑后,泉水正用她全部的温情来营造这绝世的风景。只不过,这风景太冷清,说一句话,就能听到回声,没有鸟声的点染,群山、温泉只能成为旅行者自我沉迷的布景。


那时,来洛伊克巴德的温泉客还不是很多,大多是白皮肤的欧洲人,中国游客极少。所有人穿着泳衣浸泡在气味并不很重的泉水里,池中有泉眼,能在水中喷出水流。人与人之间绝少交流,只是安静。很多攻略中描绘的“边泡温泉边喝酒或看报纸”的场景见所未见,至于什么“更衣室是男女混用”更是没有的事。不过,有几条是要注意的,比如把身上的饰品摘下来,以防被硫化成黑色;比如不能带手机,不能拍照等。前台的当地人告诉我,秋天算是温泉小镇的淡季,待到1月左右,温泉客才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跟其他衣食住行比起来,泡温泉算是相当便宜了,泡上一天,大约是30瑞郎(约210元人民币)——一顿饭钱。


因为读过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温泉疗养院》,我对温泉的态度是有点复杂的。黑塞这老头很好玩,自黑得厉害。他说,一个人如果过了四十五岁,不管他有无天分,老年智慧或老年心态就会自动出现,特别是随着年岁增长而出现的一些警示和病痛会加强这种老年心态。“最常见的病痛有痛风、风湿和坐骨神经痛,正是这些病痛把我们温泉疗养客带到巴登来的。”这地儿神奇的地方在于,“一到这儿,人就会自动地,好像有保护神带领着,进入某种怀疑地虔诚,愚钝的智慧,拥有一种差异性极强的简化艺术,一种非常智性的反智性状态,它就像温泉的热气和硫磺的气味一样,是一种特效药,我们必须浸泡其中。”这段话实在是令人击节叫好,以文学的脉络和风格为坐标的话,显然我们总是能够在德语文学中看到充满哲理性、思辨性的文字艺术,从托马斯·曼到赫尔曼·黑塞再到君特·格拉斯,思想的延展无处不在。总之,温泉疗养客在温泉中找到了安慰,哪怕这种安慰有可能是假的,是愚蠢的。


黑塞出生在德国,后来又加入瑞士籍,我曾一度怀疑这部作品里的德国小镇“巴登”有洛伊克巴德的影子。但这已不重要,他描述的只是一种人的精神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温泉的“引领”下,古罗马时期,尽管没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但每个冬季,仍然有无数的罗马人不惜长途跋涉奔赴洛伊克巴德。歌德、莫泊桑、毕加索、大仲马、马克·吐温甚至英国女王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洛伊克巴德保留了她原始的山村味道。随处可见的是略显破旧的乡村土屋。你还可以在当地餐馆吃到被切成薄片的牛肉火腿、白葡萄酒打底的奶酪火锅等土产。如果你感觉吃得有点腻,请尝尝瑞士的国饮——rivella。这是在瑞士以外很少能喝到的牛奶汽水,由牛奶提炼乳清制成。不过不骗你,我喝完后并没有感到特别,只感觉像喝了带气泡的苏打水一般,难道我买到了假货?


如黑塞所说,日子在晨昏之间摇摆,我的一生也奔逝在旅行的冲动和安居一地的愿望之间。旅行路上于我而言还有许多弯路要走,还会失望于许许多多的满足。——一切都要等日后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作者介绍


      大米   南京大学在读博士 媒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