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病的真正原因:阴阳失调!

 zy_mwt 2018-10-13
张其成国学基金
国学改善生活


每个人都会生病,但疾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黄帝内经》中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人生病的真正原因就是阴阳失调,当人体阴阳平和时,身体就是健康的状态;体内阴阳一旦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中医看病很简单,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人体的健康离不开天,只有顺应天道,效法阴阳,符合“天人合一”的规律,才能健康。

很多人认为阴阳平和是阴阳一比一的关系,人就处于健康的状态。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人体的阴阳平和不是一层不变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正常变化,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

我们在跑步机上跑步,一开始我们的速度和跑步机预设速度是相匹配的,毫无压力。后来,跑步机的预设速度加快了,为了让自己还能在跑步机上正常运动,我们不得不加快自身的速度。就像体内阴阳变化一样,当一方变化时,另一方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又过了一段时间,跑步机的预设速度又提高了,但我们自身的速度很难跟上,感到非常吃力,甚至会从跑步机上掉下来。虽然我们的速度也跟随跑步机的速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跑步机的预设速度远远超过我们能够接受的程度,整体就失去了平衡。人体内阴阳两者变化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就会产生疾病。

《周易集注》记载:“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 朱熹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张太极图,体内阴阳平和了,就能健康长寿。内外因的变化都会影响人体阴阳,如果变化过度,就容易打破阴阳平和的状态,如七情过激。

《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认为怒为肝志,当我们发怒时,肝阳上行,邪火(火为阳)往上乱窜,肝阴收摄不住,就像暴雨过后,原本平静的池塘短时间内猛然涨水,池塘装不完这些水,最终溃决,体内阴阳平和的状态就会被打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如果一个人长期情绪过激,体内阴阳失调状况进一步加剧,就容易引发人体病变。

《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我们调和阴阳了,就没有病了。虽然外界的过度变化也会影响人体阴阳,但主要还在于内因。当我们自身处于阴阳平和的状态时,外邪是很难入侵的,因此,要想不生病,就要学会内求,在体内修炼。

如何内求?如何效法阴阳?

听《张其成讲黄帝内经》

读懂阴阳义理,说通生老病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