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眼睛||原生态:周所同的诗(连载64)(总620期)

 小荷ov4sxt1jrl 2018-10-13

原生态阅读


周所同的诗


他评


读诗笔记


平白之风:周所同


段若兮 

 

“平”为无起伏,无回环,不生波澜;“白”为不着色,不渲染,本色示人。诗之平白就是语言删繁就简后呈现出的清水拂面的简净纯朴之貌,情感去伪存真后沉淀出的水天澄澈的玉壶冰心之质。

此类诗歌,火候极难掌握,太平则流于口语,寡淡而无诗意,太华则造作累赘,失了清骨素面之美。

言淡情真,后味悠长才是平白之诗的要义,正如素衣素颜能看出美丽的都是美人,词语寡淡却诗意浓稠的都是好诗。

 


《给妻子》

 

作者:周所同

 

你是一粒米,我是另一粒米

放在一只碗里,就是我们的日子

没有什么比少比穷更需要节俭

那年月,除了守住一缕炊烟

我们像仅有的两枚纽扣,等待

女儿出生,为她缝制一件御寒的衣衫

萝卜、白菜加上粗木的桌椅板凳

再加上一盏灯,生活则更加简单

同一片云彩下,我们顶着同一片雨水

来回奔跑,像燕子衔泥垒窝一样

奔跑,为省下一粒盐、一杯奶

我们曾徒步走过停在身边的车站

关掉灯我是黑夜,推开窗你是白天

从青丝到白发,我们是一样的柴米油盐

相互改变又相互依赖的岁月里

仿佛只做了一件事,把女儿养大

把老人养老,而我们还是那两粒米

不曾多也不曾少,还在一只碗里

这辈子,给你的太少欠你的太多

唯愿你比我活得更加长久,如果

还有来生,还有相遇的路口

我会补上今生欠你的嫁妆和指环

还想听你的唠叨,埋怨,甚至争吵

当然,我们还是那两粒纽扣

当然,我们还要把女儿抱在中间

 


此诗质朴如洗了多次的旧衣,柔软而妥帖,选取最简单的文字,做最简单的叙述,全无技巧,全无赘饰。

米粒,粗瓷饭碗,纽扣,女儿,萝卜,白菜,桌椅板凳......或许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琐碎,毫无波澜。衣食,孩子,钥匙,老照片,水电费,工资卡,晾在院子里的衣服,老人的医药费,亲戚家孩子的婚礼......日子就这样柴米油盐,青丝白发地变老,变旧......

相遇,欢好,唠叨,埋怨,争吵......那么甜密,那么遗憾。

全诗语言和意境的返璞归真,情感平易,脉络清晰,读来平白如话,而别有后味,因为诗歌的内容是众多平凡夫妻平凡日子的集体画像,是那个年代极大多数人的公共记忆,所以就能唤起广泛的群体共鸣和追思,每个人都可以沿着这首诗开辟的路径走回去,去找自己的生活样板。

读这首诗,就像看到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小板凳上,隔着桌子说话,喝茶,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家常,茶水喝完了,一个人起身去烧水,另一个人抬头,看屋外的天空。





代表作




《给母亲》


 


与你相遇之前,未出生之前

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恍如一粒草籽,无名无姓的草籽

叫我鸡,我就是鸡,叫狗就是狗

叫我瓦罐或水桶,我也会失声答应

 

第一个抱起我,喂我第一口奶水

第一双眼睛,看着我的眼睛

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我有了你

躲在你的纽扣后面,一粒草籽

用两颗乳牙,喊了一声娘亲

 

什么也不想是,什么也不想有

跟着你,我只认你的鸡你的狗

只想做你手边的瓦罐和水桶

除了卑微除了轻,一粒草籽的爱

仅有两片叶子,却承受你一生的凉荫

 

除了爱,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要 

只要一盏灯,梦里为我打开房门

我还是那一粒草籽,又小又黑

一样什么也不想要,什么也不想有

除了你还在,还能应答我一声……







新作




《青春回眸:留言》


 

我已放下身外之物

平静接受孤独、寂寞、迟钝、衰老

和清闲;青春只是怀念

那么明亮、远、那么一闪

 

现在,我就是一件旧衣服

还算干净,洗一洗可以继续穿

偶尔写诗,下棋

是寻找亲人分辨黑白

是想说:一杯清茶不怕愈饮愈淡

 

 

《寻人启事》


 

一个人丢了,两个三个许多人

一个跟着一个集体丢了

 

身穿酒色衣服,头戴黑白帽子

身高体重籍贯不详,常在名利场

炒股,只做权钱交易,操五湖四海

口音,最大嗜好认钱不认良心

面带愈贪愈嫌少的笑容

 

请留意他们相似的特征

知其下落者,可直接拨打110

但我是穷诗人,没有赏金

 

 

《马伦草原赋》


 

孤高、冷僻,闲人一样

散漫;风里的羊群和马匹

像排比句,随草浪起伏

两只锦鸡三枚鸟蛋是遗世的

秘密,也是递进的闲笔

至于美,是看见先于想象

或想象先于看见?都是对偶句

被一座山举至空中

远而独立,像万物拥戴的真理

 

 

《蚂蚁小令》


 

雨中,一只蚂蚁死了

死了还抱着一粒米

许多蚂蚁围过来

又小又黑默默围过来

——一个祭奠送行的花圈

之后,他们抬着它向前走去

身后的泥水、草叶、花瓣

集体承受一粒米的爱与悲哀

 

雨停天蓝,伤心的蓝

蓝得仿佛刚刚出生……

 

 

《山中一夜》


 

野杏花正开

黑夜也是白的

 

恍惚一个叫杏花的女孩

喊我……我送她一枚鸟蛋

作为交换,摸了摸她的刘海

 

比梦更深比远更远

差不多忘了五十年又想起来了

窗外,水声漫溢山野沉浮

一盏灯,像个孤儿……

 

 

《也说石头》


 

忍不住抚摸过它的人

已经走了。它冰冷的表面

有了苔藓的秘密和温度

 

不会走动的石头

跟着抚摸过它的人走了

 

留下来的样子

像它弃在原地的一件衣服

被风吹来吹去

 

 

《倾诉》


 

我想年轻,是已经老了

想走得快些看得远些

是腿脚不便眼也要花了

想唱想听,是嗓子哑耳朵也聋了

想登高,是血糖血压比山高了

想去老虎豹子出没的地方

是少了冲动少了野性的花纹

 

愈想不去想愈不平静

是远处的大海追上来了……

 

 

《自我鉴定》


 

一生食素,喜欢粗茶淡饭

不杀生也不想混入什么天堂

有米充饥有水止渴就挺好的

活得散淡,喜欢三尺清水

养一片闲云。至于卑微和清贫

就不说了,相似的人太多

而我属虎,还藏着低吼长啸的花纹

 

像两色笔,黑的犯错红的改正

我喜欢这样写诗这样抹掉身后脚印

留下一片白,正好隐去我的姓名

 

 

《断章》

 

 

上山下山,一条路上

来了又去。空白

留下空白,我填了很久

 

散乱的风一直吹,一直吹

 

焚烧断裂的枝叶,我是

滚烫的石头,独白的烟雾

咩咩叫着的青草和羊只

 

在慢下来的日子里

伤逝,奔跑,直至无语老去

 

 

《在这条路上》


 

说离去已经回来,说再见

已经相逢,说千里迢迢

其实已经无限靠近

 

河流独语,倾听无声

挥挥手,袖口刮来迷眼的大风

 

在这条路上,带走是留下的

相忘是记仇一样记住的

忧伤有点蓝,不知蓝给谁看

 

 

《素描:两只小羊》


 

两只小羊一面草坡

云浮上来,披在身上

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用说

你吃草我也吃草

残雪触动返青的口唇

 

活着。相互靠近

什么也不说什么都说了

简单的爱会脸红

像一个认错的孩子

 

 

《一闪》


 

上山的云彩下山的流水

草丛里藏着两只锦鸡

一雌一雄,这人间的秘密

 

一闪,山上的风吹来

又一闪,坡上的草低下去

 

它们看着我,害羞、胆怯

更紧相拥,一闪又一闪的羽毛

和眼睛,我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



《链接·印象浏河》



二重唱:浏河老浮桥

 

老来方知名利轻,何如草木伴徐行。

流水不问前朝事,只借波澜唱一声。

 

在原地。跟水一直走

渔火、宋橹、兰桨都是波澜

都被最小浮萍藏着

 

丝竹吴歌里,轻愁

若鱼,若秘密暗绿的耳语

直到我来

千年苔藓落下阅世的大雨……







旧作



《西山晴雪》


想象的高度  因虚幻

你不能排除悬空的感觉

无论牧人或者帝王

来了还得离去  只有雪

千山万的雪留下来

掩去沧桑的一切


恒久的事物使人渺小

弱不禁风的草

也比我们活得年轻

黄栌红枫及所有经霜的叶子

以燃烧的速度略去灰烬与浮尘


接下来你望雪雪也希望你

漫漫的白就是距离

一条路无在要到达的远方

你去想去跋涉

只是已无法说出什么



《绣荷包》


    郞是午轻人

     妹知花初开


极细极柔地一抽

悄悄

村前的杨柳就绿上梢头

鸳鸯不知由哪条路上游来

水波漾漾

是那双美丽的眼睛


你会看见一页帆的

那是接你回家的小船

远离什么便渴望什么

水路早路

都延伸在她纤柔的指尖


你必须知道

女人最温柔的杀伤

就是短针长线的连缀

让你忧郁  无语  甚至跛足

日夜兼程在回家的路上


五十年或一百年后

你再来吹响青青的柳笛

相信她仍在窗前坐着

鬓边的那朵花

依然红得让你着迷……


 

《想亲亲》


想亲亲悠得迷了窃

睡觉不知那颠和倒


一声呼唤  率宜地

不施任何脂粉

蚕豆花的芬芳蓝蓝而至

忍不住举首寻一行雁

归与不归

你的眼圈就先红了


想起泥土和谷子  水和游鱼

想起脚总是陷在脚印里

想起绿在花红里的叶子

想亲亲想亲亲

无论逆流而上顺流而下

她的眼波都是温婉的河流


痴情

自古不分卑微和伟大

都敢蔑视世上所有的黄金

想到这些你也就到家了

尽管


千山之外走着的是你

万水之外走着的是你


  

《信天游》



这支歌从垴畔飘来的时候

我正走在通向塬上的河谷

柴烟在山湾蓝蓝地拂动

窑洞温和得没有言语

闲碎的野花傍着溪流

亲切得令人想哭

坡上的羊吃着无所谓的青草

牧羊人就坐在高高的塬头

一种相对千年的默契

使这支歌婉转得美丽

而我只好停在这里

既不能走近又不敢远离

秦王的剑作了村姑的草镰

单于的弓弯着父亲的木犁

唯有这支歌曲曲折折留下来

温暖了沉重的眼泪

最亲近的事物离得最远

让我无法诉说其中的依恋

苜蓿花是蓝色的不如说是抑郁的

土纺车是缠绵的不如说是沉重的

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什么的时候

信天游信天游

我才浅浅地涉过你的深水

溺毙于此无疑是幸福的

背靠故乡的谷垛做一个水鬼

从此守在这里我哪儿也不去了

在远离人们的地方

三月扶犁九月割谷

我便卓然而立


 

《念黄河》


 

地理书上读你.读你如读故乡那条蓝幽幽的小溪;

祖母的蒲扇下读你.读你如读荧火虫一闪一闪的灯谜;

梦境的矮檐下读你.读你如读母亲倚门唤儿的亲昵;

线装的唐诗里读你.读你如读李白《将进酒》中的豪气


黄河,黄河呀,我是你穿红兜肚的孩子。

真的,已经不记得是怎么长大的了

只记得父亲拉纤归来,

总为我采回一束蓝蓝的马莲

那无字无声的摇蓝曲

采自你纤绳匍匐号子裂岸的河畔,


妈妈停下纺车就是三月了

三月的炊烟总是饿得又细又软

我拽着妈妈的愁绪去挖野菜

野菜很苦很苦

也很甜很甜


赤着的脚指走在你的沙地

深刻感受你十指连心的爱怜

数着你的渔火入梦,我的

小红帽就不再害怕狼外婆敲门了

喝口你的河水润嗓,我就

能把信天游唱成起起伏伏的山梁了

扎起你三道蓝的羊肚手巾

我就敢把山丹花别在姑娘鬓边

而吃一碗你的小米捞饭

我便见风儿长成北方一条壮汉


喊我一声乳名吧!黄河妈妈

我是你善良的眼睛望高的孩子

也是你苦难的石头磨硬的孩子

只要你还有漩涡还有险滩

还有第一千次沉船时高扬的手臂

我就会应声而来

长成你第一千零一次不倒的桅杆。


 

《梅花三弄》


最初的气息自霜枝而来

梅朵若洁雪

有田野幽幽梦歌

古筝冷月或低回悱恻的萧声

长短细碎处

卷帘人

谁打马走过古道风尘

接下来我们必须安静

必须

以旷世的爱心抵抗世俗的侵扰

冰清玉洁是一种品格

在你恪守的枝头

隔夜风雨

漂远又漂近我怀想的江河

指尖的花朵荷叶的暗香

拾阶而上的高度和水边的歌谣

推开竹篱遥念千里归人

夜江南

走在一条幽幽的弦上......


 

《惠安女子》


在远离你的地方想象

你咬着头巾听那笛声

裸足淌过咸涩的海水


想象那位诗人搁下笔

垂着深深的忧伤

黄错的情绪温过来

掩去高原那盏冬夜的小灯


走近你时已到盛夏

你的头巾爬满无名的野花

那顶斗笠比太阳大些

正好忧郁你的眼睛

而黑裤子是海风做的

咸咸飘飘的

让我想起我的母亲


就这样擦肩而过

我们都没说什么

当你俯身亲孩子的小脸的刹那

仿佛有谁轻轻唤我的乳名

我才知道世上那种最沉重的苦难

为什么总是缀满最美丽的花朵



《从大同一路向南》



从大同一路高速向南向南

北魏的风吹动北岳陡峭的阳光

先我读过羌笛、烽火的石头经卷

它们翻开桑干河畔大片大片野艾草

在低处野茫茫地向上歌唱


向南从大同一路高速向南

我是回家的人也是故乡的牛羊

温驯的青草气息草一样弥漫开来

我必须俯下身子放慢脚步

才能追上心跳加快的眺望与飞翔


向南向南从大同一路高速向南

越过唱民谣的渡口和吹唢呐的高坡

三月的杏花还住在六月酒香的村庄

酷爱坐在菜花溪头吟诵的先人啊

你们如何描写汽笛擦过村口的翅膀


从大同一路高速向南再向南

那些隧洞、沟壑、洪水的波浪

最初在地图上怎样塌方或翻起泥浆

于无路处铤而走险的路啊今夜

我只想靠近那些石头咯血的脊梁


向南再向南,从大同一路高速向南

大道通天天在地上也在手上

我不是艾青但眼中同样饱含泪水

像流萤以一盏灯记住曾经的夜色

像苔藓以淡淡伤爱远去的沧桑



《致常德》



我是有缘人,不止一次来到这里

我爱你,住在桃花源里的城市

蓝天在上,白云在下

左侧的山峦,吹过右边河流的大风

我爱你从空中到陆地到水上的道路

也爱你蒹葭苍苍,稻香悬浮的彩虹

我爱,像一个喜欢收藏卡通画的孩子

为老家的黄沙梁,画上你的杨柳和水井

在土窑前的川坝,描出你的菊花、桃林

如果可能,还想用我的山西话

学会或者买下你红辣椒一样的乡音



不止一次梦回这里,我是有缘人

我用1.75米的身高仰望你的高楼、大厦

用50多岁的风雨想象你千载悠悠的烟云

如果夸张,就用白发爱上你的芦苇

如果比喻,就用心跳爱上你的脉动

我虽是落伍的人,不上网不会收发短信

更不敢在博客聊天或期待艳遇什么美人

但我的爱还在,如果可能

我想坐上你回家的马车,期待遇到

朗州司马、三闾大夫和南山下那位种豆的老人


多么美好!我是一个有缘人

在你的《竹枝词》枝头,看见过排云而上的白鹤

在《桃花源记》,读到红尘背后的黄金

你的德山、沅江、澧水、穿紫河

你的花岩溪、柳叶湖和壶瓶山飞瀑的歌吟

我爱你仁山智水的禅意和书香

就像爱我的杏花村和桑干河上的帆影

虽然,我的爱有些土里土气

但我不止一次来过这里,如果可能

真想与你的游鱼、水草、翅膀、羽毛

甚至一只忙碌的蚂蚁,交换一下贴心的眼神


不止一次爱着来到这里,我是有缘人

像田田荷叶下的莲藕,越爱陷得越深

虚心的爱、纯白的爱、拖泥带水的爱

我爱披着你的雨衣,打上你的阳伞

从花香的早晨一直走向草垛般的黄昏

遇到露珠一样的孩子,就摸摸他的小脸

碰见拾荒者、打工的姊妹、织网的渔民

我会问声好!他们也是我的亲人

如果可能,我想变成两片叶子样的蝴蝶

用一片叶子爱你高处的鸟叫和蝉鸣

另一片爱你低处的玉兰、栀子、木槿

夹竹桃、龙舌兰、美人蕉开花的背影


我是不止一次来过这里的有缘人

我爱你历史的羽毛、现代的翅膀、飞翔的梦境

如果可能,我想把这首诗刻上你的诗墙

它就是我,也是你遵纪守法和纳税的公民

不大声喧哗、不乱涂乱抹、不闯红灯

只想学会插秧、捕鱼、挖藕、打擂茶

恪守不为五斗米折腰、以善德待人的古训

我爱,丝绸一样热爱着这里的一切

就像今夜,我站在北京的阳台向你致敬

虽然我很渺小,甚至就像一粒浮尘

但我爱,千山万水地飞着爱你

直至落下来。老了、累了、直至此生不再出声……



《山居笔记》(组诗)



《兄弟,我来做你的邻居》



从北京到燕山,掠过远近和缘由

兄弟,我来做你的邻居

风过去雨过去,风雨过去

衔泥的燕子,终于找到垒窝的屋檐


多么好!你的窗户对着我的窗户

我的灯光,能看见你案几上的书卷

兄弟,我来做你的邻居

无论布衣或绸缎,我们都是桑麻

都爱萝卜白菜和它身上的露水


我来做你的邻居,兄弟

一个老了累了的人,身上落满灰尘

除了咳嗽,只能向往事鞠躬

谢谢你!这多年一盏水一粒米的惦记

谢谢你!知冷知热的雪花和阳光


我住下来,一心一意守住自己的黄昏

如果比喻,我象蜗牛有了贴身的行李

如果抒情,窗外蓝天飞来干净的白云

如果一棵草只需要一滴露水


我的萤火虫已看见漫天的月亮和星星

兄弟!我来做你的邻居

就象今夜,我读你的诗并重新写诗

恍如二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相逢


2011年2月4日晚于兴隆



《我想……》



有一片菜畦,三垅两垅

也行,种上我喜欢的菜蔬

你看,人有时多么简单

一边松土,施肥,浇水

一边白菜萝卜就过了一天


我想养一只小鸟,黑的白的

都好,喂她米粒和清水

象给女儿梳辫子一样梳理羽毛

有时真想将女儿重新养一次

但她长大了,已不是一只小鸟


很想看一场露天电影

在打谷场上,或去邻村更好

几十里乡间山路,风一样

吹过去了,而等一场电影

像儿时等待过年,等待分到糖果

守着小小的甜蜜

又穷又苦的日子就被糖纸包着


偶尔也想等一封来信

不是E-mail,不是微博留言

是手写的,要贴上邮票

我多么熟悉迷恋这些候鸟

它们却飞走了,久违了

只留下愈远愈近或愈近愈远的羽毛


想对爱我和不喜欢我的人

说一声谢谢!谢谢今生有幸遇见你们

我是个毛病多优点少尚有良知的人

懂得受人一分好要不忘十分感恩

你看,一个尘土中的人身上落满尘土

尘土中,我向这个世界再次鞠躬


2011年3月11日于燕山



《去青松岭看梨花》



红缨、长鞭、要有马车

要有四月的歌谣翻过山坡

要有轻寒,要是风一吹

柳丝绿了,梨花就白


要是登高,你就下雪

要有一万亩棉田在风中绽开

远处到更远处,要是传来声响

结伴归来的蝴蝶,蜜蜂都是孩子

它们领到要有尽有的糖果


眩目、单纯、无声的沟壑

要是风一吹,白云就流动起来


站在岭上,我开始变轻、变薄

要是想飞、要是有一双翅膀

我也是云彩,是野茫茫的花朵


用冷温暖自己,用黑洗白脸庞

要有一条苦根,守住甜蜜的芬芳

我会弯下腰,低下头,要是看见

那些浇水、施肥、松土、修枝的人

他们比我更象花朵,要是风一吹

漫山遍野的梨子就会滚动起来……


2011年2月13日



《谣曲:山楂林山楂林》



一面缓坡,缓坡上的山楂树林

像歌谣里唱过的一样

一样先藏起叶子先开花

先叫醒五月一样的蝴蝶和蜜蜂


一样白的粉的,一样粉白的花朵

歌谣一样的风吹过山楂树林

吹过枝头的松鼠、树下吃草的小羊

一样简单爱着的山泉

在缓坡下缓缓流淌


我一样简单一样爱着那支歌谣

一样喜欢迷恋红头绳麻花辫的爱情

为等一封来信,曾一样焦灼、不安

白云蓝天一样望断远去的雁群


歌谣一样的山楂树林

近得比远还远的歌谣

我的肩头已落满隔夜的白霜

它不是落英,一样不是花朵

是风尘一样的风尘落下来

象余音,像这片林子一样安静


2011年3月12日于燕山



《花果山庄》



从蓝调的天空下来,从草青黛色的

山峦下来,从高处或低处的

云彩、泉水下来,一阵风一场雨

无声无语无尘地下来


桃花、杏花、梨花、山楂花

从山前山后的野花坡梁上下来


春天的轻寒、盛夏的微凉

从十月的枝头、薄雾的白霜

黄栌、红枫燃烧的大火中下来


蝉声、鸟鸣、蟋蟀暗绿色的歌吟

从红屋顶从飞檐的翅膀下来,果实

那些果实从红尘之内俗世之外

从干净的露水、芬芳的草香

从高山流水相约的知音里下来


墙上的书画、案头的灯盏

一位诗人带着故乡的马车、草垛下来


哦,一条清澈的河流,从

未被污染的山里下来,从干净的

源头下来,从流过多远,多久

就热爱多久、多远的一路下来


2011年4月10日



《一只布老虎》



那年,女儿八岁

用积攒的零钱买了一只布老虎

八岁的布老虎,祝福我的生日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女儿知道,她喜欢的我也喜欢

她给布老虎系上红线,用手绢

包起来,一边抚摸一边说送给我

一边在我眼前一闪,又藏回她的枕边


我的动漫、卡通,喜欢小玩偶的女儿

我的一边长大又一边变小的女儿

我想笑不敢笑,忍不住还是笑了

多么好,我的八岁的小布老虎

你给了我一片森林、一声长啸

你不长大,我怎么忍心变老


2011年4月15日






随笔



与诗有缘的山


周所同

 

芦芽山,不很著名却很美,且与诗缘深。第十二届青春诗会和首届青春回眸诗会都曾在这里召开,这一切全因这里住着一位诗人,他一边写诗一边为诗默默做着事情。去年春天,应这位诗人朋友相约,我再次进山,同行的几位年轻诗人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只顾拍照,风吹着“嚓嚓嚓”的声音,仿佛他们也是风了。

 

吹来吹去的风吹过去了,诗却留下来,与山一齐成为回忆。

 

那羊群一样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和野花;那白得不能再白,蓝得不能再蓝的云彩和天空;那干净清澈得不能比喻更不能描写的泉水、湖泊和河流;那万年冰洞紧挨着冒烟的火山,如何想象也无法释疑的奇幻;悬空的寺庙、云端的古寨,绝壁栈道深处闪出千年悬棺,而香火氤氲鸡犬相闻,若想抵达,即便借了鹰的翅膀也难;上山的云雾下山的瀑布,草木丛中的锦鸡与小兽,看你一眼,那羞涩的神态,真叫人平添爱怜;如果是黄栌红枫的秋天,经霜的草木一夜间红了、黄了、紫了、斑斓了,简直美得决绝、彻底,又略带忧伤或留恋;这时登高,忍不住一声浩叹,山川草木,包括时空,都是流动的波澜;而水生万物,这里正是一条大河——汾河流水哗啦啦的源头。

 

“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瓦特·兰德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在这里,我读诗、读现象学也读相对论,相信“自然更接近真理的光泽”。我想倾诉、献诗、自我鉴定,也想虚拟童话、戏言、断章和拼图。大自然给了我大自由,这组《10行之内》的短诗,几乎都是在山里看到想到的。只是,在成诗的过程中,我有意模糊,忽略了一些具体的物象,而特别强化了那些抽象的、主观的感悟。对我而言,《10行之内》都是试验品,是否言之有物?值得品味?又能交代读者?我不敢肯定;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诗是美丽的芦芽山给我的,我的喜欢、热爱、向往全在这里,而现象即存在,它若合理、有根,就会活下来,这是芦芽山的草木,给我的诗的一点启迪吧?

 

爱诗写诗近半个世纪,没成什么气候。年轻那会儿想参加青春诗会,老师没收我,现在回眸青春,所幸还与诗在一起,还想在诗面前做一个学生,这是真心话。唯愿我的诗还有枝叶和果实,还有人想看它一眼,倘若值得再看一眼,他就是我的知音。最后,借用古龙的话:“我来过、活过、爱过,这已经足够”。世界这么大,人却这么小,“偶尔,我也会自己喜欢自己/是平庸的人爱着平庸/是记住我和忘记我一样容易”,何况,“而我属虎,还藏着低吼长啸的花纹”呢。






诗人简介:


周所同,山西原平人。197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历任山西省忻州地区文化局专业作家,《五台山》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中国作协诗刊社编辑,编审。山西省作协第二届理事。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北方的河流》、《拾穗人》等。诗歌《随意道来》获《诗刊》首届中国新诗大赛金杯奖,《歌从山里来》获首届赵树理文学奖,《北方和它的红高粱》获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首届文学铜牌奖,《土腔土韵自多情》获1991年《诗刊》优秀作品奖。



编者按:

平时的诗歌阅读中,或许遇到一些好诗让你眼前一亮,但这些诗我们却很容易丢失,为此《诗眼睛》平台继续选登一些好诗,以便满足大家大量阅读、原生态阅读,我们不装饰只呈现,让诗文本自己去装饰自己,欢迎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