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区别?性别、体重、身高?这些都能去区分一个人,但真正让你不同于别人,决定你就是你的区别,是思想。 而思想的不同也决定了人的不同。有的人,就能白手起家腰缠万贯,而有的人,只能碌碌无为贫苦人士。 什么样的思维更容易成功呢?小编今天就讲三个故事,看完自然明白。 第一个故事: 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口口声声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大权独揽,没有制约,也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互相勾结,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第二个故事: 女:要是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你要先救谁? 男:那还用说?那我问你,如果我和你爸一起去嫖娼被抓了,您先救谁?而且你身上只有5千元。 一位推销员对某位太太说:太太我这有本书叫男人晚归500个借口,你一定要买啊!这位太太笑道,为什么啊?推销员淡定的说,因为你老公也买了这本书。 第三个故事: 一人晚间存款,碰巧ATM机故障,一万元被吞,当即联系银行,被告知要等到天亮。其绞尽脑汁的想,突然灵机一动,使用公用电话致电客服,称ATM机多吐出3000元,5分钟后维修人员赶到。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能成功的人永远只有一小撮人,而一小撮人无不是敢于思维创新的人,他们敢于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所以他们总能想到大部分人想不到的东西。 人会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拥有固定的思维定式去考虑问题。 但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特别是你认为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如果这时你能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虽然这样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但乐观点,最起码你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
|
来自: 凌晨十分hpk25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