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内问答

 天地虚怀xia 2018-10-13
某善友:因为贫困而生起忧受,怎么对治?

淡然:贫困是自己的过去世业的果报,为什么要去生起忧受呢?你应该坦然地面对贫困,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业

再者,佛陀说过,贫困并不是恶法,不应当因为贫困而感到羞愧。

因此,我们应当只对造了恶法而感到羞愧。譬如,若自己生起了强烈的嗔心,我们就应当感到羞愧。若生起了强烈的贪婪心,我们就应当感到羞愧。

再者,我们也应当对少造善业而感到羞愧,应当对未持好五戒而感到羞愧,应当对放纵或不自制而感到羞愧,应当对由于不如理作意造了恶业而感到羞愧。

我们也应当了解,善与恶的标准,并非是因为一个人富裕或贫困,而是因为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是否持五戒。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总以是否富有来衡量成功、善与恶等。而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杆,是看此人是否有德行,道德与品行是否好,或者是否持五戒。

某善友:蚊子咬我,我就生气嗔心。苍蝇往脸上爬。我也生起嗔心。

淡然:你只要生起了嗔心,你就错了,因为嗔心永远都是不善法与恶法。

某善友:我想打苍蝇,也打不着,因此我生气,非常难受。

淡然:所以,你根本就不应该生起,去打苍蝇的嗔心,因为嗔心是恶法。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自己是对的,因为首先是你自己错了——你生起了不善法、恶法。

并且,嗔心永远都是与忧受——心的苦受,同时生起的。所以,你才会感到心里非常难受。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提到:与嗔根心俱行的感受,是忧受。巴利文domanassa源自du(恶)与manas(意),它是指‘心的苦受’。

此感受只与嗔根心俱行,而这类嗔心,也必定与此忧受俱行(一同生起)。由此,‘忧’或‘心的苦受’永远是不善的。

某善友:有尊者开示说:“在第二种的邪见即常见中,包含有宿命论、神创论及灵魂说。”

恳请贤友为我等告解,在《小部》的《户外经、饿鬼事经、天宫事经、自说经》等的经文中,所提及的各种类饿鬼与天神,当如何理解?

淡然:“饿鬼”与“天神”,是真实存在的有情众生。而“神创论”是指,一切生命由神创造,宇宙也由神创造,很显然的,这个是邪见。

“灵魂说”是指,在我们的身心之中,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存在,很显然的,这个也是邪见。

人类、动物、饿鬼、天神等,都是真实存在的有情众生。但是,他们不由神创造,也都没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

佛陀指出,生命只是由业力而生。至于宇宙的起源,佛陀教导我们不应多做思维,但它绝非由所谓的万能神而创造。

某善友:贤友所言,完整实在,善哉、善哉。

淡然:“宿命论”是指,一切事物或未来,早已被确定,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未来,很显然,这个是邪见。因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

譬如那些阿罗汉圣弟子,即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勤修戒、定、慧,而改变了他们自身的未来。原本要继续轮回的他们,已经断尽贪、嗔、痴,达至究竟解脱,不再轮回。

某善友:有爱不对吗?

 

淡然:是的,因为爱是贪心、私心、不善法。慈才是无私的善心。根据阿毗达摩,巴利文lobha(贪),包括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欲望或贪婪,至极其微细的喜爱或执着。

 

它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着与执取。其特相是执着目标;作用是黏着目标,如肉黏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之法有乐味。

 

而慈,则是无嗔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无嗔并不一定会呈现为慈,而是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现。但当慈生起于心中时,它一定是无嗔心所。

 

所以爱(贪)与慈,是完全不同的心,要分辨清楚。再者,你也可以扪心自问,当你爱这人、爱那人,无论此人是你的的亲戚、朋友、情人等,你的内心是否是自私的?贪爱的?执着的?

 

因此,爱,其实是贪心、私心、不善法。爱自己,也是贪心与我慢的不善法。原因是,站在胜义谛、究竟法的角度,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现象界只是一堆快速生灭的色法与名法的聚合。

 

爱自己(我),只是由于愚痴(无明),不了解现象界的真实法。不禅修的人,特别是没有修过佛法观禅的人,是很难了解现象界的真实法的。

 

 

某善友:婴儿有记忆不?为什么还做梦?

 

淡然:婴儿当然有记忆。因为记忆,就是五蕴中的想蕴。所以任何众生都有记忆,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想蕴。

 

某善友:婴儿不识人。谁的奶都吃?

 

淡然:这跟记忆无关,因为欲界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食与性。所以才有狼孩、猿孩等,以及‘有奶便是娘’的俗语。想蕴,则是存在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存地一切生命的认知、分辨、记忆能力。

 

受蕴,是存在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存地一切生命的认知、分辨、感知能力。共有乐受、苦受、犹受、悦受、舍受,这五种感受。

 

根据阿毗达摩,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巴利文vedana并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许多不同心所的复杂现象),而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乐、苦、或舍。

 

受的特相是‘被感受’;作用是‘体验’或享用可喜所缘的可喜之处;现起是令相应名法愉悦;近因是轻安。其他心所只是间接地体验目标,但受则直接与完全地体验它。

 

想的特相,则是体会目标的品质;作用是对它作个印记,以便再次体会相同的目标时能够知道‘这是一样的’,或者其作用是认出以前已体会过的目标;现起是通过以前已领会过的表征分析目标;近因是所出现的目标。

 

识蕴,是存在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存地一切生命的除去想蕴与受蕴的认知、分辨能力,它包括了佛陀分析的八十九种心识。

 

行蕴,是存在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存地一切生命的除去想蕴与受蕴,帮助与深化识蕴的认知、分辨能力。共有五十种心所,包括了众生的各种情绪、思想、意愿等等。

 

色蕴,则是存在于欲界、色界生存地一切生命及非生命的物质现象。佛陀在《相应部》解释色蕴时说:“诸比丘,为何说是色?因为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被什么破坏?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所破坏。”

 

阿毗达摩论列举了二十八种色法,简要来说可归纳为两大类:四大元素及由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四大元素是指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的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粒子,大至山岳的一切的物质。

 

所造色是源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它们一共有二十四种,包括眼、耳、鼻、舌五净色;颜色、声、香、味与触五境色,女根色、男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段食等。以上是佛陀所对生命(五蕴)的分析。


某善友:如果在医生同意之下,堕掉畸形的胎儿是否也算是杀生?


淡然:我引一段某信徒与帕奥禅林尊者的对话,让你做参考。


信徒问:「为什么该胎儿会畸形?」


比丘答:「因为业力。」


信徒问:「善业或恶善?」


比丘答:「恶业。」


信徒问:「那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有更多的恶业?」


比丘答:「不够。」(微笑)


信徒问:「为什么该母亲会生畸形儿?」


比丘答:「因为业力。女人杀死畸形儿,是因为她得不到想要的健全小天使的贪欲,以及因为得到不想要的畸形儿的嗔恨。


她生畸形儿是因为恶业,然后再造更多的恶业:严重的恶业。但是恶业并没有产生善业,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讨论的。


该胎儿的恶业报,并没有因为他被杀死而终结,反之可能被恶化了。因为他在被杀死时所体验的痛苦,是不可言喻的。


该痛苦体验,可能导致该胎儿投生到地狱里。谁该为那不可言喻的痛苦负责任?医生与母亲。


医生与母亲造了严重的恶业,不单只是因为他们杀了人类同胞,也因为他们树立了坏榜样。


其它怀了畸形胎儿的母亲,也可能因此被鼓励有样学样。甚至那些因为贪欲而不想把所怀的正常胎儿生下来的母亲,也会学她们堕胎。」


接着,比丘跟该信徒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曾经遇到一位透过禅修而培育了透视过去世能力的男子。


该男子观到其妻生了一个植物人儿子,是因为她在其中一个过去世堕胎。


该女人因为不想要看顾孩子而堕胎,导致她这一世生了一个她必须时时刻刻看顾的孩子。


更进一步的讨论:既然有这种行为,要一个母亲发现怀了男婴而不是女婴时,把他堕掉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与这相似的作法在历史上已有记载。


说到现代社会对人权等的见解,或许值得记住,在现代没有任何人怀孕是与今世或过去世自己的业无关的,「无缘而生」不符合实相。


另一个理解这种作法之实相的方法,是把它与现代历史比照,与希特勒政权的灭绝政策比照。


纳粹党的灭绝营,可能是希特勒至今仍然被人视为邪恶的代表的原因。他的灭绝政策包括杀死那些在身体上或在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他的政策跟母亲与医生杀死畸形胎儿(就好像希特勒眼中的犹太人),或杀死不想要的胎儿的现代人权政策之间唯一的差别,只是灭绝何时发生而已。


希特勒在人出生之后执行,现代母亲与医生,则在这之前执行。堕胎母亲的子宫,本来是生命的生长之地,


但现代母亲与医生,却把它转变成令人恐怖的刑场。产房变成了现代产前灭绝营,位于市中心,现代文明的中心。


在这两种事件里,贪、嗔、痴都处于领导地位,基本的道德观念则被遗弃了。这只是贪、嗔、痴以各种方式呈现的其中一个证据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