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

 天地虚怀xia 2018-10-13
佛陀在《法句经》第372偈中也说到:“无智慧者无禅那,无禅定者无智慧;若有禅那与智慧,他实接近于涅槃。”

所以,《清净之道》中说智慧的直接原因(近因)是禅定。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时下流行的商场智慧、官场智慧、考场智慧;

或学识智慧、技术智慧、情场智慧、生活智慧等等。换言之,佛教所说的智慧,既不是平时所指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

也不是指分析判断能力、发明创造能力或社会竞争能力等,这些能力充其量,只能叫做才华或聪明。

佛教所讲的智慧是专指观智,即观照身心生命和世间万物的本质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

这种透视世间真相的智慧,是佛陀教法与其他宗教不共通之处,是一切其他宗教、哲学里所找不到的。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能够洞察世间和观照世间本质的智慧。那什么是世间?世间的本质是什么?

一切世间现象,皆可归纳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1.物质现象,佛教称为“色”(råpa),原意为变坏、破坏。具有变坏本质的事物,叫做色法。

2.精神现象,佛教称为“名”(nàma),原意为朝向、倾向。朝向目标以识知它,或者能导致朝向目标,叫做名法。

不管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因缘和合的。也即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条件和关系。

佛教把因缘造作的事物,称为“行法”或“有为法”。只要是因缘造作之法,其本质即是无常、苦、无我的。

由于世间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恒常的,一切都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是无常。由于无常,它们一直都被生灭逼迫着;有生灭逼迫的怖畏,所以是苦。

假借众缘和合、有生必有灭的诸行法,根本不存在有真实的自我、大我、灵魂或本体,所以是“无我”。

无常、苦、无我是世间的真相,是万物的本质。不了解世间的真相,心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称为“无明”或“痴”。

由于无明,我们会把众缘假合的事物认为是真实的,把本质是无常的事物认为是恒常的;

把本质是苦的事物认为是乐的,把本质是无我的事物认为是我的,把本质不圆满的事物认为是圆满的。由于这种无明和颠倒想,

于是对错知为真实的、美丽的、适意的人事物产生欲求,产生“贪”;对不好的、丑陋的人事物产生讨厌、抗拒、排斥、生气,产生“嗔”。

贪、嗔、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而一切烦恼也可以归纳为贪、嗔、痴。因此,贪、嗔、痴是心的枷锁,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可是由于没有智慧,看不清自己的烦恼;于是一直被贪嗔痴控制着,一直都做烦恼的奴隶,身心追随着烦恼,不断地造作或善或恶的业,从而永无止境地沉溺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

通过智慧,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世间及自他身心的真相,不再过度执著这副拥有生老病死的躯壳,不再过度执著任何无常、苦、无我的事物。

通过智慧,可以减轻乃至完全地断除作为一切痛苦根本的烦恼。唯有通过强力、高深、敏锐的观智,我们才有可能超越生命、超越世间。

培养智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断尽烦恼、证悟涅槃。涅槃,超越了因缘和合,超越了生和灭,超越了爱和不爱,超越了苦和乐,超越了生命;

超越了世间,超越了一切存在。因此,在一切法中,涅槃是至高无上的。正如佛陀在《教诫巴帝摩卡偈》中说:“诸佛说涅槃最上。”

争取超越生命,是生命最高的价值!为超越世间而奋斗,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们生而为人,在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就要争取超越,从追求物质财富超越到追求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有很多种,包括信仰、戒行、奉献、定力、智慧等。信仰是迈向心灵生活的开始,是人生道路的指南。

有了信仰,再进一步完善戒行,培育个人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应乐善好施、积极奉献、利乐社群。

在拥有信仰、戒行的基础上,注重心智的提升,调伏自心,逐步培养定力和智慧。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断尽烦恼、证悟涅槃,

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培养定力和智慧,即修止、观禅。修行既有很明确的目标,也有一条清晰的道路。

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走在这条循序渐进、次第分明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最终实现超越自己、超越生命、超越世间。

轮回是一个极漫长的过程,修行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在轮回过程中所遭受的苦是没有尽头的。

尽管修行再苦,但这种苦总会有个尽头。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一月的事情,甚至我们终此一生投入修行也是值得的。

即使今生不能达到最终目标,下一辈子也应该接着继续修行。希望大家都能思考生命的意义,善待生命,善用生命,

致力于积累精神财富,致力于提升自己,致力于战胜自己,致力于超越自己,超越这无意义的生死轮回!

问 1:现在社会诚信度越来越差,和现代人的信仰缺失有关吗?

玛欣德尊者回答:是的。诚信属于人心的范畴,属于道德观念的范畴。如果人心没有信仰,没有因果观念,会导致道德贬值、心无所畏惧,于是为了钱财,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敢去做。

不仅是诚信度变差的问题,许多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犯罪率增长、自杀率增长、心理疾病普遍等等问题,都与现代人信仰缺失有关。

问 2:佛教强调少欲知足,如果人人都信佛,大家都没有欲望,那社会怎么会进步呢?

玛欣德尊者回答:我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社会的进步,其实是人心欲望的表现。人有不断追求欲望和实现欲望的动力,由于这种动力,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的欲望越容易实现,就会说社会越进步。然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

也带来物欲膨胀、人心浮躁、急功近利、道德沦丧、诚信贬值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又是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于欲望的膨胀,人们会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必然也会给自他造成许多人为的痛苦和烦恼。

佛教的存在,并不会阻止社会的进步,即使佛陀在世时,也并没有令所有人都成为佛教徒。

佛教强调少欲知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止人们那永无止境的欲望,因为少欲知足的确能够带给我们内心的快乐。

佛教强调的是发展精神财富,强调的是人心的建设、心智的提升。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才是真正富有且快乐的人;

如果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很发达,这才是真正富足祥和的社会。

问 3:佛教对善恶的区分与社会的判定标准一致吗?

玛欣德尊者回答:不完全一致。佛教把或善或恶的行为都称为业。业,巴利语 kamma,意为行为、造作,任何身、语、意有意志的行为,都是业。

业在佛教中是很重要的观念,表现在道德上称为善业或不善业。善恶业并不是以表面行为、过程或后果来判断,而是根据内心的动机。

动机纯正、不会受到智者谴责的行为属于善业;动机不纯、内心夹杂着贪嗔痴的行为则是不善业。须知善恶业,并不等同于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

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会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而改变,但业果法则却是不变的。根据业果法则,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例如,一名医生由于疏忽而导致病患死亡,他也许要为这宗医疗事故而负法律责任,但由于他并无心杀人,因此并不构成恶业。

不过,一个人因贪着口腹而宰杀鱼虾,或因厌恶而杀死蚊子蟑螂,他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不会受到世间道德的谴责。

然而,其杀生的行为却已构成了恶业。所以,业的善恶性质取决于动机是否纯正,在某种意义上与国家法律、道德标准、普世价值有所不同。

问 4:有人说:“只要我不做坏事就好了,持不持戒都没有关系。”这句话对吗?

答:不完全对。戒,从消极的角度来说是禁止某些恶行,从积极的意义来说是培育良善的品德。它既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心理能力,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道德动力。

因此,一个受了戒的人在遇到恶缘考验或诱惑时,既有主动避免作恶的自制力,又有被动培养善德的功德,这和没受戒者自发地不作恶是不同的。

又如持八戒者不用晚餐,他就有持戒的功德;但是无戒者不用晚餐,那只能叫做饿肚子。

假如说“不做坏事就好了,持不持戒都没有关系”是正确的话,那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喝酒的牛、羊等,岂不都是戒行清净的了!

问 5:我曾经听到有人劝别人不要受五戒:“不要随便受五戒,受五戒之后,若犯了戒会多一条戒罪。”果真如此吗?

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且看《弥林德问经》中,希腊王弥林德和阿拉汉龙军尊者的一段问答:

“龙军尊者,明知而作恶者与无知而作恶者,谁的罪恶更重呢?”

龙军尊者回答说:“大王,无知而作恶者,他的罪恶更重。”

弥林德王不解地说:“龙军尊者,难道我的王子或臣民们因为无知而作恶,我要给他双倍的处罚吗?”

龙军尊者反问弥林德王:“大王,你认为如何,假如有块被烧得炽热、灼热、火红的铁球,一个有感觉者去拿和一个无感觉者去拿,哪一个被烧伤得更严重?”

“尊者,那个无感觉者去拿,他被烧伤得更严重。”

“同样地,大王,无知而作恶者,他的罪恶更重!”

在这段问答中,烧得火红的铁球表示恶行,知道恶行而做就会有惭愧心,所以不会继续做下去。

但是,不知那是恶行,或者并不把恶行当一回事,甚至拥有邪见,认为“不做白不做”,在做的时候没有惭愧心,甚至还会继续做。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业果,没有惭愧心,不以恶行为恶行,这是一种邪见。同样是做一种恶行,得到邪见支助而造作的恶业,要比无邪见支助的恶业要重得多。

问 6:出家人依赖他人的布施供养,却不从事生产,对社会没有贡献,这不是社会寄生虫吗?

答:佛教,是劝导人们向善、和平、慈悲、奉献、快乐、平静、智慧、无我的宗教。

佛教出家人是佛教的代表,也应该是善良、和平、慈悲、快乐、平静、智慧的象征。

同时,也应该带给社会祥和、和平、和乐,指引人心向善、慈悲、奉献、快乐、平静、智慧。

我们并不排除有些出家人为了生计而出家,他们出家后也是过着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生活。

但是,真正的出家人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众生,对自己的要求是守持戒律、研习三藏、勤修止观;

对社会,则肩负着传续正法、劝导世人、教化大众、净化人心的职责,是广大信众的道德楷模和心灵导师。

一个尊重文化知识的社会,必定会尊重教师;一个尊重道德心灵的社会,也应当尊重宗教师。

问 7:有没有生死轮回?有什么理由说明人死后还会继续轮回?

答:肯定有生死轮回!生死轮回就是生命的循环。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草木枯荣,包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在内,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生命更是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完全毁灭呢!

所有的生命与生俱来就会抓取自身的生命,认为身心是“我的”,执取这副身体为“我”,

执取心识为“我”,佛教称为“我见”、“我执”,或者称为“有爱”,即对自己生命的贪爱与执着。

从一期生命的最初那一刻开始,心就牢牢地执取身心生命为“我”;这种“我执”、“有爱”会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几乎不曾片刻放松。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不管他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夭折,即使原有的身体已经死亡,已经不能再被抓取了,

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我执”、“有爱”也丝毫没有减轻。以这种“我执”、“有爱”作为原动力,继续会抓取新的生命并执取为“我”。

同时,一个人在生命期间会造作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层面上为“业”,

而这些行为所留下的影响力称为“业力”,或者可以理解为行为能量流。业的运作规律是善业带来善报,恶业带来恶报。

一个人临命终时,在“有爱”的支助和推动之下,所成熟的善业能够招致好的结果,使他投生到好的地方,带来人或天人的生命;

如果恶业成熟,能使他投生到苦的地方,带来鬼或动物的生命,甚至堕落地狱。

一旦旧的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开始,“有爱”又牢牢地抓取刚结生的生命为“我”;并支助业力在新一期的生命里继续发挥作用,

直到该期生命结束,然后又再继续抓取另一副身心为“我”。除非他证悟阿拉汉道果,完全断除了作为生命原动力的“有爱”;

否则,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的循环,就会这样持续不断地轮回下去。生死轮回既是生命循环的铁律,也是死神的诅咒,难以逃脱。

人类是这样,一切众生也都是这样。所以只有还存在生命的原动力,只要行为的影响力还能带来结果,人死后就还会继续轮回。

问 8:有没有天堂地狱?世界上有没有鬼?我们看不见他们,怎样才相信他们的存在?

答:有的!他们都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当然,无论是人也好,天界的天人也好,恶趣的鬼类也好,

地狱里的众生也好,他们都是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结果。善业使众生投生为人或天人,恶业使众生投生为鬼和地狱众生。

根据佛教的说法,既没有永恒的天堂,也没有永恒的地狱,无论是贵为天王的天人,还是最下劣生命的地狱众生,都只是轮回中的众生。

只要是由业所生,当该业耗尽之时,还是会投生为其他生存趣的生命,继续不断地轮回。佛教虽然承认鬼神的存在,

但却并不认为鬼神能主宰、操控人们的命运。天人、鬼类虽然拥有人类所没有的某些能力,例如飞行、隐身、变化等,

但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空间,一般情况并不会干扰人类的生活和活动。人的肉眼能观察到的事物是很有限的,

只能看见人类自身和部分的畜生。即使是动物,过于微细的也无法直接看到。除非天人和鬼类有意显现给人看见,

否则,人类的肉眼是无法看见他们的。当然,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在散播慈爱时,能够大致地看见天人、鬼类和地狱众生。

然而,拥有天眼通的人则能清楚地看见他们。——摘自玛欣德尊者所著《生命的意义》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