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6、《中庸》谭——《易经》对阴阳变化的运用

 山佳国学谭 2018-10-14
 
 

 

56、《中庸》谭——《易经》对阴阳变化的运用

166、“中”通过阴、阳制约“和”——《中庸》谭 

    那么,“中和”是如何变化的哪?那就再来研究“阴、阳”的变化。决定任何一个事物性质的“中”,都是通过影响这个事物的两大类因素“阴、阳”的变化,来制约这个事物的“和”的。影响一个事物的外因有“阴、阳”,接受影响的内因同样有“阴、阳”。

167、河图洛书中的“阴、阳”变化——《中庸》谭 

    中华传统文化之源千古之谜的河图、洛书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这是包括传说在内的所有上古文明的文献中,首先提出“阴、阳”这一伟大的感念。现在可以客观的说,河图、洛书中的点与圆圈可以说是代表了雨点与太阳、也就是代表“阴、阳”的变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哲学领域一直影响至今,也必将影响未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68、《易经》对阴阳变化的运用——《中庸》谭 

    由河图、洛书经过漫长的逐渐演绎成为的《易经》,是运用阴阳变化的概念,来描述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杰出著作。其中的每一卦的“象”都是对某一种事物的描写,但随着阴阳爻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突破这一事物的“中”的制约,使这一事物的性质“失和”,而变成另一种“象”所代表的事物。也就会出现所谓的“逢凶化吉”“否极泰来”等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