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国学谭 IP属地:辽宁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4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14、中华传统文化里“中”的哲学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进一步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在此,提出了《中庸》篇的第五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里“中”的哲学思想。17、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
74、《中庸》篇主要讲了“中和”与“诚”这样两个问题——再谭《中庸》“真诚”的思想是“人性善”的表现,只有如此,才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自觉自愿的自然而然的遵循中庸之道的思想。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已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由此产生的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思想文化。中庸之...
73、《中庸》篇“善”的思想——再谭《中庸》《中庸》篇在阐明要做到中庸之道必须为人“诚”的思想。孔子说颜回时“择乎中庸,得一善,”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等都是指人性善、善心的意思(前面已谭过,从略)。二是,子思作《中庸》时,孔子的学说虽然已经有了人性善的思想,但是多把人...
72、《中庸》篇“诚”的思想——再谭《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人的真诚,是天命赋予人性善所表现出来的“率性之谓道”的“道”。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中庸,不用思考就能有所得,自然而然地遵...
71、《中庸》篇“庸”的思想——再谭《中庸》“中”还有相对可变的一面,那就是,当这个事物存在的“和”的范围,一旦突破了其“中”的节制制约,那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随之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这个事物的“大本”“中”也就发生了变化,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本质的“中”了。另外在《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就是说“中...
70、《易经》篇的《中庸》思想——再谭《中庸》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因素,均可分为阴阳两因素(另有所谭,在此从略)。"可以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都有其太极,当今的宇宙也就是“天”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原点,就可成为太极;太极必然生成阴阳两仪,也就是说,影响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任何事物的变化因素,最终都可分...
《中庸》论述了天下的万物万事,分别的这个“和”要适其“中”的过程,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所必须遵循的生存之道。天下万物的各自其“中”又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大本”,就是说天下万物各自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存在的本质特性、本质,天下万物各自遵循其本质特性“性”的变化,就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存在之道。
68、《中庸》篇“和”的思想——再谭《中庸》如,人“乐”的表情,只有在人“乐”的表情的本质,也就是什么叫人的“乐”的静态的本质“中”的制约下,节制在一定动态的“和”范围内的“乐”的表情方为“乐”。因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的万物万事分别的这个“和”要适其“中”的过程,就是包括“天”在...
67、《中庸》篇“中”的思想——再谭《中庸》因为,“天”是相对于“天”所决定的天下的万物而命名为“天”的,所以“天”的“中”就是天下万物的“大本”,就是说天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本质,天下万物遵循其本质“性”的变化,就是天下万物的存在之道,这也就是地球变化的总道,道就是变化。天下万物各自的存在之道,是由天下万物的存在之道,...
66、《中庸》篇“修、教”的思想——再谭《中庸》因此,要正如《大学》所讲的“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同样正如《中庸》下文所讲的,只有“修”的人性善所表现的真诚,方能懂中庸,也就是“率性之谓道”的人类生存的中庸之道。因为人们对中庸之道,正如下文所讲“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择乎中庸,而不...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