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中庸》篇“修、教”的思想——再谭《中庸》

 山佳国学谭 2019-05-29

    《中庸》篇接着谭的是“修、教”观。这个“修”“教”就是“修道之谓教”的“修”“教”。既然天下万物的“性、命”都是“天”所决定的,为什么还要“修、教”哪?正因为天下万物的“性、命”都是“天”所决定的,那么“修、教”同样是“天”所决定的。正像鸟要学飞一样,如果不学飞,让人驯养成为家鸡了,就不会飞了。野猪不学会捕食,让人驯养成家猪了,就不能再野外生存了。当然了这个“修、教”是针对人类来讲的。就是要“修”人的生存之道。那么人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哪?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思想”,思想中最本质的就是人性善(下面还要详谭)人的生存之道,就是人类遵循人性善而生息、繁衍的生存之道,也就是人道。因此,要正如《大学》所讲的“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同样正如《中庸》下文所讲的,只有“修”的人性善所表现的真诚,方能懂中庸,也就是率性之谓道”的人类生存的中庸之道。那么有“修”就有“教”。因为人们对中庸之道,正如下文所讲“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等。所以“修道之谓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