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8、《中庸》篇“和”的思想——再谭《中庸》

 山佳国学谭 2019-05-31


     《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那么,“中”表现在哪?首先“中”相对“和”是静态的,就是说在人的“喜、怒、哀、乐“各自未发相对静止的,而“喜、怒、哀、乐”各自表情的“本质”是存在的,也就是什么是“喜、怒、哀、乐”的“本质、性质”是存在的,这就是“喜、怒、哀、乐”各自的“中”。其次“和”相对“中”是动态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动态的“和”是要在静态的“中”的制约下,达到节制适度的范围,也就是说“喜、怒、哀、乐”在各自静态的“本质”“中”的节制下,各自达到一定适度的范围“谓之和”,方可表现为各自的“喜、怒、哀、乐”的表情。也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的“和”,必须在各自这个事物“中”的节制制约下,这个事物才存在;而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其“中”的这个“大本”,也只有在其“和”的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来。如,人“乐”的表情,只有在人“乐”的表情的本质,也就是什么叫人的“乐”的静态的本质“中”的制约下,节制在一定动态的“和”范围内“乐”的表情方为“乐”。否则,过之则是有一句成语,叫做乐极生悲;不及则还有一句成语,叫做皮笑肉不笑。而这两者都不是人“”的表情了。天下包括“天”在内的万事万物于此同理。因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的万物万事分别的这个“和”要适其“中”的过程,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所必须遵循的生存之道。因此,“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