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内心自卑的人,常有这4个习惯,可能连自己都察觉不到

 GPF生活教育 2018-10-14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是非常神奇的,只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用的部分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大脑永远都在发育着。脑子里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神经元,当接触到外界的刺激的时候就会传递信息,从而支配我们的行为。不仅如此,它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认知等等。

当一个人有梦想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人一般会选择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而当中就会遇到很多需要我们去克服的困难,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大脑就会想到各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大脑中还存在一种叫做潜意识的东西,有的可能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自卑,它会成为我们想出解决方案的绊脚石,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除去这样的想法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内心自卑的呢?他们常有这4个习惯,可能连自己也察觉不到。

第一是讨好型的人格

这是自卑的表现之一。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和别人发生太多的冲突,但是一般情况下,触碰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抗拒甚至反驳。但是讨好型的人格非常害怕冲突,并且宁愿自己吃亏也没关系,他们就像是活给别人看的一样,自己的一切都是由别人给的,别人的一句恶劣的评价可能都会导致他们裹足不前。

他们用尽了毕生的经历去讨好别人,生怕别人的拒绝,但是这样久了之后,一个人的心理就会越来越脆弱,到最后因为忍受不住压力而崩溃。这种人格大多是因为家庭产生的,可能是小时候家里有比较强势的人,因此孩子的大脑就会接收到必须顺从的指令来博得大人的专注,这都是孩子们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只能从讨好别人以获得一点点的安全感。

第二是经常都会有罪恶感或者挫败感

当一个人在做完某件事的时候可能用莫名其妙地涌现出一种罪恶感,这或许是在高压下放松片刻的时候,大脑还会下意识地提醒他不够成功,别人都还在继续努力,你怎么能停下?因此此人就会有种安逸就是罪恶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激发人的斗志,但是有时候过分了,也会让人极度紧张,无论是对心理还是身体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而有的人可能在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就觉得非常有挫败感,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别人一个不满意就又将他推向失败。当然,工作严谨是好事,但是过了话这种挫败感就会让人不敢再尝试新鲜的事物。说白了也就是没有勇气,这样的人应该多多面对别人的评价,无论好的坏的,好的就延续下去,坏的就改掉毛病,只有勇敢地面对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说不准等你真正面对起来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一次的失败根本算不了什么。

第三就是总是问自己为什么不完美

其实有的人在别人的眼中已经相当成功了,但是他却觉得自己总是有缺陷,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拼命弥补缺陷,时间长了可能就会变得沮丧了。但是人无完人,一定的缺陷能够让一个人明白失败的缘由,最后得到进步。但是如果只是一昧不满足自己的缺陷的话,这就相当危险了,因为这样的情绪会让人变得很“丧”。珍惜每一天,这才是生活的真谛啊。

第四是永远沉浸于毫无意义的对比中

虽然说对比能够让人进步,而世界上有了对比,才会有好与不好,比较已经成为了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能已经成为了某个方面的标准。对比可以让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当自卑的人向比自己好的人比较的时候就会引发失落感,而和比自己不好的人对比的是偶,就会有莫名的优越感。

适当的对比能够让人进步和得到幸福感,但是整天沉浸在对比中,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有得就有失,大家都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家庭,就算是从同一个人家庭出来的两个孩子那也各不相同,生物不就是因为独一无二而显得有趣吗?因此放下这些无意义的对比,会让一个人生活得更加轻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