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子关系:本应最坚韧的依恋,却十分脆弱、不稳定

 闲人欢道 2018-10-15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亲子关系苦恼,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本应最坚韧的依恋,却变得十分脆弱、不稳定。


日本精神科医生、作家冈田尊司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治疗“母亲这种病”的方法。孩子需要的只是开朗、温柔、遇到困难时默默陪在身边的母亲,他们不想怨恨母亲,只想要一个原谅的理由。



蔓延的“母亲这种病”


 “母亲这种病”的患者不限于母子关系不稳定、与母亲之间存在矛盾、具有抗拒心理的人。即便看起来关系非常融洽的母子,孩子也有可能受到母亲的控制,单方面迎合母亲。


由于这种病,许多人烦恼于不明所以的艰难感、空虚感、自我否定感。也有很多人纠结于自己为何这样痛苦,却始终找不出答案。


为避免失败受伤,他们会逃避认真做事,也不与人坦诚相待,只能度过消极的人生。


还有些人总是小心翼翼地窥探别人的脸色,宁愿默默承受损失也不敢说出真心话,他们同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只能这样活。



为“母亲这种病”所苦


对母亲怀有执念


越是年幼时得不到足够母爱的人,越想获得母亲的喜爱和认可,便一直对母亲怀有执念。


执念有各种表现:想要得到母爱、获得母亲认可的愿望,有时会表现为无比孝顺的举动,有时也会表现为完全相反的、令母亲头痛的形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被母亲当作玩具娃娃一样养育,在母亲的控制下长大。


得不到母亲认可的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有人沉溺于伤害自己的行为,像是为了惩罚这样的自己;还有人想要报复那个否定自己的母亲,向她复仇。


这种报复和复仇,有时候是直接攻击母亲,但更多时候是通过贬低自己、让自己受伤的方式,间接地让母亲品尝痛苦的滋味。然而,就算与母亲保持距离、不和她见面,他们也无法维持心灵的平静。


不管做什么,盘踞在心中的母亲总会不停地嗫嚅:“你真没用。”


即便如此,这些孩子也无法放弃追寻,他们会一直追逐自己的幻梦,因为对母亲的渴求是孩子内心最深邃的感情。


扮演“好孩子”


“母亲这种病”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扮演“好孩子”。


这种人会小心翼翼地观察对方的脸色,有时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和生活,尽力取悦对方。孩提时代的生活经验烙印在心里,形成了这种行为模式。


越是无法得到母爱的孩子,越会随时窥探母亲的反应,想知道怎么做才能得到疼爱,于是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扮演“好孩子”。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一个人在外面坏事干尽,但就是无法忤逆母亲。


很多情况下,他们虽然想挣脱母亲的束缚,但刚一离开她就会感到不安,于是只能在心理受控的状态下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


永远没有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只要遇到一点点拒绝和否定,立刻就会认为自己是毫无价值的人。这种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安全感,被称为“基本的安全感”。在喜爱和肯定中成长起来的人,会受到这种基本安全感的坚强支撑。


实际上,不管别人是否会帮自己,这种相信他人的信念首先就会保护自己。但是,如果原本应该最爱护自己的母亲都做不到,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出基本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真是不行”“实在太没用了”“说过多少次了”“这孩子都不像我亲生的”“真让妈妈头疼”……母亲轻描淡写说出这些否定和辛辣的话,损害的是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和信赖感。孩子会变得不敢说心里话,不敢显露自己的弱点,生怕又被母亲说什么。


无法说出心里话,又想尽力取得平衡。这种人在建立亲密关系、需要袒露真实自我时,就会变得很不安定。他们平时都是通过隐藏自己的弱点来保护自己,所以无法这样做时,就会很纠结。


正因为知道自己的这种特质,反过来也会避免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们认为旁人非但不会帮助自己,反而会伤害贬损自己,所以必须费尽心机努力讨好他人才行,这样的人很难吐露真心、展现弱点、寻求帮助。


这种基本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是受一两岁时的经历影响而形成的。无法相信他人,意味着在幼年时期没有从他人处获得舒适的安心体验,相反,他们经历的大都是令人不快和受伤的事情。


即使不都是母亲的责任,但作为最应该陪伴在身边的人,母亲也难辞其咎。



被不稳定的母亲摆弄


把自己的问题带给孩子


未决型和束缚型的母亲,单是保护自己就要竭尽全力,如果再遇到受伤或不快的事,负性情绪便会一气涌出。


因此,这两种类型的母亲很容易把自己的问题扩散到周围,不仅将配偶、恋人等成年人卷进来,连孩子也逃不过。


不管是过去还是近期的事,她们都会将自己受伤的经历说给孩子听,听到这些经历的孩子,自然会对伤害母亲的人满怀怒气。


很多时候,母亲自身的感情虽然只是暂时性的,但孩子却会忠实贯彻母亲的想法,对那些人产生持续的不信任。最终,孩子成为母亲感情的宣泄口。


母亲总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坏话,不仅会让孩子讨厌那些人,更会在孩子心中埋下厌恶人类、否定世界的念头。总是批评他人、说他人坏话的人,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弊病。


因此,在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告诉孩子之前,请仔细想一想孩子听到这些话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隶属于父亲的依赖型母亲


所谓母性,不仅是温柔、奉献以及宽和,为了保护孩子,有时更需要强韧。母亲是否具有这种强韧,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缺乏这种特质也是导致“母亲这种病”的原因之一。


如果母亲很软弱,不依靠他人就无法生活下去,就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人不可能预测生命中的不如意,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开拓未来,只能将自己交给变幻莫测的命运。


裕人的母亲也会做些短工,不过基本上还是家庭主妇。父亲是上班族,又有手艺人的特点,性格很顽固,只要有不如意的事就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人,还喜欢喝酒,这些让母亲苦不堪言。


母亲哀叹丈夫的粗暴,总说自己的人生太失败了,如果没有你,我早就和他离婚了。每次听到这话,裕人就想,想离婚就离婚好了。但是母亲一方面嘴上这么说,一方面又没有任何行动,只会对丈夫百依百顺,嘴上还不停地抱怨。


裕人没有强大的自信,看着唯唯诺诺的母亲长大,不知不觉也就形成了“父亲不可忤逆、一旦忤逆就会让母亲痛苦”的思考模式。不管谁让他做什么工作,他都会默默接受,所以很快不堪重负。于是裕人去精神科看病,被确诊为伴有抑郁状态的焦虑症。


裕人正是出于对母亲的爱才遵从母亲的愿望,虽然它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在重复这种行为的过程中,他也只能学会这种生活方式。


导致不良影响扩大的,是裕人的母亲不停向他倾诉对父亲的不满。听到这样的抱怨,裕人不仅怜悯母亲,由于对父亲产生了怀疑和批判,他对父母都无法产生稳定的依恋。


陷阱:像朋友一样的母亲


有些母亲会自豪地说自己和孩子有着“朋友一样的关系”,她们认为这证明母子关系非常好。但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往往会承担起保护者的职责,以迎合不成熟的母亲。


在某种意义上说,母亲和孩子的职责倒置了,然而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母亲觉得孩子是可以无话不说的对象,与父亲的离婚、与新恋人的关系等烦恼,也都会和盘托出。孩子一方面内心受伤,一方面又要扮演成年人,理解母亲的心情,做出通情达理的回答。


撒娇的是母亲,出言安抚的却是孩子,即使孩子心中感到很“沉重”,但出于对母亲的爱还是会忍耐下去。然而终有一天,孩子也会不堪重负,那时,他们会对母亲说出:“请适可而止吧!”


孩子不想再压抑自己、迎合母亲,他们想恢复原本应有的关系。孩子自行恢复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在母亲看来,以前的“好孩子”变成了幻影,他们想要离开自己开始自立。

 


克服“母亲这种病”


从没有自觉症状开始


如果孩子和母亲之间未能建立稳定的依恋,孩子就容易在小时候出现多动、情绪不稳、行为混乱、反抗等问题。当然,并非所有责任都在母亲身上,她们往往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偏差。

 

孩子能够在成长中学会如何适应,因此这些行为问题大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暂时缓解。但是成长也会带来新的痛苦,孩子不得不将那些原本可以通过行为表现于外部的扭曲,隐藏到内心深处。


因此在迎来青春期和青年期的时候,表面上扮演好孩子、优等生的人,心中会开始积累不适。他们无法感到安心舒适,自尊心与现实之间出现的鸿沟导致自我厌恶,使他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甚至怀疑为什么要活着。


失去自信反而让他们的行为举止更显傲慢,或者让他们变成自我贬损的丑角形象。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母亲这种病”的第二乐章,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格,进行自我探索。


当察觉到自己患有“母亲这种病”时,就进入了第三乐章。虽然这种觉察会带来新的痛苦,但也是通向恢复的第一步。领悟到自己所带有的偏差来源于母亲的偏差或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从“母亲这种病”中恢复过来的必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注定会品尝到痛苦和混乱,但为了在真正意义上结束青年期,实现内心的自立,不管是早是迟,人终究需要面对心中的“母亲这种病”。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束缚


越是自我否定的人,越会追求完美和理想的东西,以此从自我否定中逃脱。


“完美的自己”“理想的自己”真的那么好吗?确实是自己期望的吗?也许那只是反映了父母期望的幻影而已。


之所以执著于成为“好孩子”,是因为渴望得到父母的爱,然而只要被“好孩子”的枷锁束缚,就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无法成为自立的大人。


作为“坏孩子”的自己,也是重要的,接受“坏”的自己,人才会变得成熟。鼓起勇气,放下“理想的自己”,先不要做“好孩子”,试试看变成“坏孩子”。


挣脱自我束缚的同时,就会走上恢复之路,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接近真正的自己。摆脱父母、获得自由的时候,或许父母就会再一次爱自己了。


修复受伤的依恋


“母亲这种病”,可以说是依恋的疾病,所以克服它的要点之一,就是要让不稳定的依恋变得稳定。


首先,要和母亲保持适当的距离,将她放在中立的位置上,以此克服自己心中不稳定的依恋。


同时找到能够培养信任感、共享价值观、无话不谈的安全基地,让对方接受自己。那个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伴侣或者老师;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也是可行的选择。有了安全基地做后盾,才能产生挑战全新可能性的勇气,去解决问题,实现自立。


幸运的是,生有“母亲这种病”的人,似乎有触发神奇邂逅的能力。需求是发明之母,大约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会产生这样的相遇。


不要忘记依恋是相互的,不能仅仅单方面依恋对方,自己也要努力成为对方的安全基地,只有这样,对方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安全基地。


作者:冈田尊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