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Nature Review——肌张力障碍(上)

 老赵0717 2018-10-15

导读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于持续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导致的以异常不自主运动或姿势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是许多疾病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无论是孤立性肌张力障碍还是合并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于持续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导致的以异常不自主运动或姿势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肌张力障碍可能是许多疾病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无论是孤立的(孤立性肌张力障碍)还是其他体征(合并肌张力障碍)。本手册的主要焦点是特发性孤立性肌张力障碍或遗传学病因。这些疾病的表现和严重程度不同但可以影响所有年龄组,导致严重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在一些最常见的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如那些由TOR1A、THAP1、GCH1和KMT2B突变引起,以及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机制包括转录调节异常、纹状体多巴胺能信号传导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回路的抑制作用。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临床症状,这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因鉴别仍然是一个挑战。有效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抗胆碱能药),肌注肉毒杆菌毒素和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然而,未来的研究将有望带来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更好的治疗方法并治愈这种疾病。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于持续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导致的以异常不自主运动或姿势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尽管肌张力障碍早在17世纪已被报道,最近的几十年前才提出肌张力障碍是器质性疾病的概念(图1)。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包括获得性,遗传性或特发性(表1)。


图1 肌张力障碍历史


表1  肌张力障碍病因


1、流行病学



肌张力障碍的真实患病率仍然未知,肌张力障碍患者约占运动障碍的20%。在不同形式的肌张力障碍中,孤立的特发性和遗传性相对更常见。基于临床的研究估计,成人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患病率为16/10万人,而一项严格的基于人群的研究报告10万人中,732人有此类肌张力障碍。孤立的(特发性或遗传性)肌张力障碍遵循特定的发病年龄,性别和解剖分布。


2、遗传学

2.1 常染色体显性孤立性肌张力障碍


孤立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病因研究,最初由于多个成员发生肌张力障碍的家庭稀缺而受到阻碍。第一个肌张力障碍致病基因TOR1A被鉴定,是在显性遗传复发的古代Ashkenazi犹太人群(表2)。在这个人群中,这种突变的患者,约80%表现为孤立性肌张力障碍,TOR1A相关的肌张力障碍患病率在1/3,000和1/9,000。这种突变在法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12000。多年后,对几个患有肌张力障碍的家庭成员的研究,确定了THAP1突变是孤立性肌张力障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孤立性肌张力障碍的几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候选基因被报道。一些突变基因,如GNAL和ANO3,在几个独立的患者中被发现,并且已经确定用于诊断。相反,虽然CIZ1突变也被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孤立性肌张力障碍的病因,这一发现仍需要验证。


表2典型临床表现的最常见的单基因性肌张力障碍


2.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常染色体隐性孤立性肌张力障碍比常染色体显性肌张力障碍少得多。HPCA,VPS16或COL6A3中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已在单个家族中被报道,尽管这些突变的临床相关性仍有待更大的队列确认。


2.3 复合型肌张力障碍


一些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复合型肌张力障碍。


参考文献:Balint, B., et al., Dystonia. Nat Rev Dis Primers, 2018. 4(1): p. 25.

封图来源:http://cn.bing.com/imag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