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变的惊天秘密

 砚耕迂叟 2018-11-15

《足臂十一脉灸经》幅宽24cm,经整理修复后现存为两块帛片,第一片纵31cm,横16.3cm;第二片纵30.5cm,横19.5cm。

这件帛书共34行,分“足”和“臂”两个篇目,“足”代表下肢脉,共有六条,分别为: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泰阴脉、足厥阴脉;“臂”代表上肢脉,共有五条,分别为: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每一条脉下均记有该脉的名称、循行过程、主病病候和灸法。十一脉循行方向全是向心的,治疗全为灸法,但无穴位名称和针治记载。

《足臂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同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内容很接近《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论述十二经脉的部分,可见这是一篇《黄帝内经》成书之前的重要经脉文献。

这件帛书的书体整体上与《五十二病方》一样,都属于篆隶书体,但其书法特征又多有差异,在点画、结构和章法上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足臂十一脉灸经》(局部)

如横画就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为浑圆的横画,如“者”字(字例见图,下同),上部分的横画虽保留了篆书的圆转笔势,但却不再像标准篆书那样分左右两笔写成,而是方起运笔,并向上形成一定弧度。第二类横画是带有隶书笔意的横画,如“之”字下部的横画在中间微微上提,收尾处带有燕尾,出现了波折态势,而“上”字的横画则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波浪,刚中带柔,富有变化。第三类横画没有波折,笔势平整,但取势上却丰富多样,如“三”字向右上斜耸,而“下”字则向右下倾斜。

《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竖画可大致分为两类,即带有弯折的竖画和笔直的竖画。

第一类竖画如“肝”“循”“下”三字,其竖画入笔都是由轻到重,在笔势下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弯曲。

第二类竖画如“中”“手”二字,竖画线条的取势都是向左下倾斜,这种写法也是篆书的圆转笔势向隶书的方正笔势过渡的表现之一。

帛书中的折画也可大致分为两类,即带有尖角的折画和圆转的折画。第一类如“寒”“贯”二字,其转折处都带有尖角,书手运笔至此时,多笔势一顿,再换笔下行,从而形成这种尖锐的转折。第二类如“目”“内”“日”三字都是较为圆转的折笔,这种折画没有停顿,而是顺势下行,形成圆润的弧度,带有明显的篆书特点。《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这两种方圆的折笔并存的现象,也反映了当时文字隶变初期的书体特征。

《足臂十一脉灸经》在字体结构上长扁不限,既有篆书的窄长结构,也有隶书的扁平形态,显得生动自然,张弛有度。其上下结构的字仍具有篆书纵向取势的特点,字形较为瘦长,如“贯”“皆”“有”三字的字体结构都较为松散自由,上下部首之间距离较大,且有明显的倾斜态势。

左右结构的字则具有隶书横向取势的特点,字形较为方扁,且偏旁结构组合巧妙,上下错落有致,例如“物”“此”“臑”三字,其偏旁组合高低错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文字构形灵动有趣。

包围结构的字,如“间”“痛”“病”等字形都较为方正工整。但不论是哪种结构,书手写得都比较随意,字的间隙开阔,随意自然。

《足臂十一脉灸经》由于没有栏格的限制,所以在布局上也十分自由。其每一行的起始都是齐平的,且上方都留有空白,每条经脉开始前都有墨钉以示区分。每条经脉论述结束后都会另起一行,故在每段结尾处都有长短不一的空白,这就使得整体布局疏密有致,富有虚实变化。

其次,在字与字、行与列之间的排列上也十分自由。字距有大有小,遇到纵放下垂笔画的字,其竖笔往往写得较为舒展,故文字的纵向间距较大。而遇到字形方扁时,字距又自然缩小,整体看上去字距紧凑,行距分明,章法自然生动。

《足臂十一脉灸经》(局部)

《足臂十一脉灸经》的书写风格自由灵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笔画上富有变化,字形丰富多样。

如“内”“下”“出”“皆”“足”等字,虽然笔画简单,有的甚至只有三画,但每次在文中出现时字形都有发生变化,几乎没有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字。

第二,在结构上偏旁部首高低错落,富有动态感。

例如“温”“物”二字在偏旁结构上都是上下错落,刻意将左右部首不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温”字的水字旁,一个为斜直笔,为篆书的特征,另一个则带有隶书圆转的形态,反映了此时文字隶变的特征。而“物”字左部的横笔一个写作篆书的浑圆的线条,一个则写成古隶的横挑笔。这种在结构笔画上篆隶两种特点并存的现象,正体现了文字隶变过程中的细节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