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106

 了用民 2018-11-15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的拓跋浚

NO.106

 

这一天,源贺、长孙渴侯利用自己身为禁军高级将领的便利控制住了城门,刘尼、陆丽两人则在平城城外找到了皇孙拓跋浚。

 

随后陆丽抱着拓跋浚一起骑马入城,刘尼则驰到东面祖庙前,对驻扎在那里的羽林军大声喊话:宗爱弑杀皇帝,大逆不道,如今皇孙已经登上了大位,下诏让各位宿卫将士回宫捉拿叛党!

 

宗爱向来就不得人心,羽林军将士听了人人振奋,全都表态愿跟随刘尼一起入宫。

接下来刘尼与源贺等人合兵一处,很快攻下了宫城,将宗爱、贾周等人抓获杀死,夷三族。

 

13岁的拓跋浚随即继位,是为北魏文成帝。

 

而陆丽等人也因拥立之功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陆丽被加封为平原王,源贺为西平王,刘尼为东安公,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只有高允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依然还是当他的中书侍郎。

 

之所以会这样,我个人猜测也许是以陆丽为首的鲜卑贵族(陆丽本姓步六孤,是鲜卑八大姓之一,源贺、刘尼、长孙渴侯分别出自鲜卑秃发氏、独孤氏和长孙氏)排斥汉人,没有为高允邀功的缘故吧。

 

而高允却安之若素,毫不在意,从来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他参与策划政变的事,似乎他有严重的健忘症,根本就不记得这回事。

 

在这里,我必须声明一下,以上从太子拓跋晃去世到如今拓跋浚上位其间发生的事件,大都来源于《魏书》、《北史》等北朝史书。

 

不过平心而论,这里边记载的北魏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奇怪之处:

拓跋晃真的是被吓死的吗?

 

拓跋焘被杀为什么没人追究他的死因?

 

宗爱这个之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权力基础的宦官何以能连杀两个皇帝和这么多大臣还能牢牢掌握朝政?

……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

 

不好意思,刚刚脑子进辣椒水了。

 

请各位网友略去前面那四十三个字(不含标点符号),继续回到现场。

 

与北朝史书相比,《宋书》等南朝史书的记载却截然不同,比如拓跋晃是企图谋反而被拓跋焘处死的,拓跋焘是病死的,拓跋余和宗爱都是被拥立拓跋浚的人杀的,宗爱其实只是个背锅侠……

 

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事实的真相?

 

对不起,我无法肯定——虽然我个人觉得《宋书》的说法似乎更合理。

 

我唯一能确定的是,在经历了一番动乱后,北魏的朝政终于稳定下来了。

 

而与此同时,南方的刘宋却进入了多事之秋。

 

刘义隆最近比较烦。

 

前不久,他发动的第三次北伐又再一次铩羽而归了。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公元552年三月。

 

在得知魏主拓跋焘暴毙之后,刘义隆又再次动起了北伐收复河南的念头。

 

就像在我们的眼里中国不能没有台湾一样,在他的眼里,刘宋帝国是不能没有河南的,否则便是不完整的。

 

这次北伐,他主要的支持者是刚从北魏投诚的司州刺史鲁爽。

 

鲁爽是之前跟司马休之一起反抗刘裕、失利后投奔北魏的原东晋雍州刺史鲁宗之的孙子,其父鲁轨曾任北魏荆州刺史。

 

鲁爽从小在北魏长大,以勇冠三军而出名,魏主拓跋焘对他非常器重,曾特意将他召到自己左右担任保镖,鲁轨死后又让他子承父业,继任了荆州刺史一职。

 

不过,鲁爽酷爱喝酒,曾因饮酒误事而被拓跋焘责骂,脾气火爆的拓跋焘甚至还扬言要诛杀他,他也因此而产生了南归之心,魏军南征失利后,他和其弟鲁秀等人率部曲来到寿阳,向刘宋豫州刺史刘铄投诚。

 

刘义隆封鲁爽为司州刺史,镇守义阳(今河南信阳)。

 

有了鲁爽这员猛将的支持,刘义隆胆气更壮了,便不顾太子中庶子何偃、大将沈庆之等众多大臣的反对,断然下诏,宣布再次北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