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元熙二年六月丁卯(公元420年7月10日),北府兵出身的宋王刘裕取代东晋,登基称帝,改元永初,国号宋,开启了南朝宋的时代。当时黄河以南大都在刘宋控制之下,黄河以北则并存着北魏、北凉(399年前凉建康太守段业创立,后由匈奴人沮渠蒙逊接任)、西凉(405年李暠创立)、西秦(409年由陇西鲜卑乞伏乾归创立)、夏(407年铁弗匈奴赫连勃勃创立)、北燕(407年慕容云创立)、柔然等势力。从407年刘裕执掌东晋朝政以来,通过义熙土断,打击江南豪强士族的土地兼并;重用汉族、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发展农桑、休养生息;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东晋和后来的刘宋统治的区域,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日渐富足,渐渐有了盛世景象。中国北方则延续着西晋末年以来的乱局,各个政权互相攻伐,战火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在此乱局中,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崛起的势头最为迅猛。 22年5月,刘裕去世。北魏趁刘宋国内忙着为刘裕送丧、迎立新君,中央朝廷无暇北顾的时机,大举南渡黄河,抢夺了原属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青州、兖州等大片土地和军事重镇。 景平二年(424年6月),由于继位的刘义符贪于游玩、不问朝政,谢晦、徐羡之、傅亮等几位刘宋的托孤大臣深恐有负刘裕所托,便联手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江州刺史王弘等文武大臣废黜刘义符,改立刘裕三子宜都王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刘义隆登基后,改元永嘉,政治上坚持贯彻刘裕统治时期的各项政策,强化中央集权,注重发展生产,社会安定、国力不断增强,永嘉之治的局面初现雏形。
坐稳皇帝宝座后,宋文帝对于北魏趁刘宋国丧抢夺国土的行径提出抗议,于元嘉六年要求北魏归还,拓跋焘对刘宋的交涉置若罔闻。元嘉七年(431年),宋文帝派到彦之率五万人北伐,虽然开始取得了一些战绩,收复了碻磝、滑台、虎牢、金墉等军镇,但很快遭到北魏骑兵的有力反攻。为避免到彦之全军覆没,宋文帝又派曾跟随刘裕北伐后秦的老将檀道济率军营救,但也被北魏击败,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草草收场。 次失败,让宋文帝深以为耻,耿耿于怀,愈加坚定了他的北伐之志。但通过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他也认识到刘宋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距离完成一次战略性反击还有差距,为此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均徭薄役,国力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他积极与北魏的其他对手如柔然、胡夏、北凉、北燕等联络,建立反魏联盟;增加沿淮和沿黄地区的军事力量,为将来的北伐战争提前做好准备。北魏也没有闲着,在拓跋焘的带领,北魏431年灭胡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刘宋与北魏南北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450年二月,拓跋焘谎称到黄河以南围猎,率领10万大军南侵汝南郡,但在守军的顽强防御下,拓跋焘没得到什么便宜,四月撤围而去。北魏的侵扰激怒了宋文帝,而悬瓠(hù)保卫战的胜利则极大地鼓舞了宋文帝的斗志。他对于前线官兵们英勇的表现异常满意,自信地认为以当前宋军的士气和英勇,乘胜进攻北魏,至少收复被北魏占据的河南地区应该易如反掌。为此,他下定决心倾全国之力,大举北伐。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当年七月宋文帝集结全国兵力,分为3路大军北伐拓跋魏,太尉、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统一调度诸军。 东路军为主攻部队,共有6万余人,以青冀二州刺史萧斌为统帅,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谘议参军申坦等水军1万为先锋,经淮、泗入河,进攻镐礅、滑台等地。徐、兖二州刺史武陵王刘骏率水陆继进,并兼统东路青、冀、徐、兖四州之军。 中路军以太子左卫率臧质率东宫禁兵,帅骁骑将军王方回、建武将军刘康祖、右军参军梁坦等步骑10万,直趋许昌、洛阳。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率所部后继配合。 西路军以雍州剌史、随王刘诞为统帅,率所部进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直向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梁、南秦、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统率所部袭扰汧(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陇(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一带,威胁长安。 面对刘宋凶猛的进攻态势,拓跋焘一方做好防备柔然等其他对手偷袭的准备,一面召集全国的军事力量,做足充分的反攻准备。经仔细分析,北魏认为时值盛夏,河水盛溢,正是刘宋一方南方水军擅长的作战环境。且刘宋主动发动进攻,准备充分,士气高昂,兵锋正劲。北魏军队以骑兵为主,此时大量的战马正在草原游牧,不如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性放弃黄河南岸地区,待到秋后,马肥冰结,再伺机反击。 在此背景下,七月至十月,刘宋一直处于攻势。东路军一路高歌猛进进至滑台,中路军进攻虎牢,西路军攻占陕城、潼关等关隘。就在各路军迅猛推进的时候,缺乏带兵打仗经验的东路军前锋王玄谟犯下的一个错误,彻底地改变了整个战场局势。王玄谟带着数万精锐的前锋部队七月时进至滑台城下,大军立即将此小城围困。见城内多茅草屋,部下建议向城内射火箭,趁城内火起四面攻城,王玄谟却说:“彼,吾财也,何遽烧之!”城内守军很快觉察到这一隐患,一夜之间将所有茅屋拆掉,百姓全都藏到了地洞里。大军围困着滑台,却始终不展开大规模的强攻,东路军数万主力被牵制在滑台周边,近九十日没有任何实质进展。 此时,拓跋焘已从容地完成了内外军事部署,集结起数万精锐的骑兵部队。纵观刘宋北伐的各路军,中路、西路军始终保持着迅猛的进攻态势,唯独东路军迟滞在黄河边上的滑台地区,拓跋焘将目光聚焦到了这支军队和其愚笨的统帅身上。他决定以滑台为突破口,打响反击之战的号角。 九月拓跋焘带领着北魏的主力部队南下直奔滑台而来。援军已到而围城未下,宋军立即陷入将被内外夹攻、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将士们建议王玄谟立即强攻滑台,但他以强攻将导致牺牲太多而拒绝;下属们又建议将战车围成营垒,与拓跋焘对峙,王玄谟又拒绝。闰十月初八,拓跋焘大军渡过黄河进逼王玄谟部,王玄谟见其军容浩大,被吓破了胆,临阵脱逃,刘宋军群龙无首,直接溃败,北魏缴获军资器械无数。王玄谟败退后,萧斌为首的东路军陆续败退。 由于东路军的败退,如北魏军长驱南下,一则江淮防线告急将直接威胁首都建康;二来中路军和西路军侧翼暴露,容易被北魏从背后包抄,宋文帝遂命西路军和中路军也撤退,刘宋由此开始全线由攻转守。北魏乘胜大举反攻,拓跋焘发全国之兵,分5路南下,宋文帝严令各地婴城固守,相机反击。拓跋焘并不急于攻城略地,对于部分准备充分、城高墙厚、一时难以攻克的孤城,他直接弃之不攻,率领大军急速穿插南进。 十一月二十六日拓跋焘率大军抵达并包围了刘义恭、刘骏两位王爷驻守的前敌指挥部彭城(江苏省徐州市),但他并不急于攻城。拓跋焘先派原宋将蒯应,以其名义向彭城小市门的守军索要甘蔗和美酒,得到守军报告,武陵王刘骏命人准备好甘蔗和酒并送出,但出于礼尚往来的考虑,提出要拓跋焘送武陵王一头骆驼。第二天,拓跋焘派尚书李孝伯到彭城南门,代表他赠送给刘义恭一副貂裘、刘骏一匹骆驼和一匹骡子。后来,拓跋焘又向城里要甘橘、借博具,并回赠了毛毯、以及九种盐和胡豆豉。拓跋焘借东西借上瘾了,又要借乐器,被刘义恭以“受任戎行,不赍乐具”(出来打仗呢,不好意思,没有带)为由给拒绝了。随后,拓跋焘试探地进攻彭城,但没攻下,便决意撤围南下,临行前捎话给刘义恭、刘骏说:“我今当南饮江湖以疗渴耳!” 十二月十五日,拓跋焘率领北魏大军抵挡长江边的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与建康隔江相望。拓跋焘命人在瓜步山开凿登山道路,在山顶搭起鲜卑游牧时的毡房和帐篷,他住在里面。此时,北魏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经过数月的战斗,其军队减员严重。尤其是时值冬季,江淮地区大都坚壁清野,野无所掠,军队补给困难。而拓跋焘绕过的那些孤城,随时有可能发起反击,阻断魏军北撤的道路。北军不习水战,长江天险,北魏军短期内也难以组织起足够多的船只渡江。但为了打击对手,拓跋焘虚张声势,命令士兵拆老百姓房子、砍伐芦苇谎称要渡江进攻建康。刘宋朝野震惊,宋文帝登城北望,面露忧色。 考虑到反击目的已达到,再待下去恐遭刘宋反击,451年正月拓跋焘主动向宋文帝献上骆驼、名马等礼物,要求罢军联姻永结和平。宋文帝派奉朝请田奇带着南方产的一些特产水果、珍馐佳肴前来慰问拓跋焘。拓跋焘见田奇带来的黄柑,拿起来就吃;打开酃(líng)酒(魏晋时期的名酒)就喝,身边的近臣们提醒他防止刘宋在食物里下毒,拓跋焘只管大吃大喝,毫不在意。拓跋焘把带在军中的孙子介绍给田奇,对他说:“吾远来至此,非欲为功名,实欲继好息民,永结姻缘。宋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刘骏),自今匹马不复南顾。” 451年二月,拓跋焘见天气渐暖,将士疲敝,魏军不习水战,无力渡江,遂撤大军扬长而去。北魏大军虽然撤回了黄河北岸,但刘宋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百姓被杀伤的不可胜数,大军所过的郡县,老百姓要不全都逃走,要不大部分被掳走,赤地无馀,春燕归来,巢于林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