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一寒衣节,忘不了的石匠爷爷

 培训班背包 2018-11-15

石匠爷爷

文·傅乃璋

爷爷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我们都要上坟祭奠爷爷。跪在荒草凄凄的坟前,想起爷爷那慈祥沧桑的面孔,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爷爷出生于1909年,离开我们时73岁。爷爷上过三年学,因为家贫,12岁就跟着村里石匠老人当学徒了。爷爷说,他做石匠几十年,经常在外少在家,屋里的事全靠奶奶支撑。在那个时代,爷爷还算有福气,那时候,大多数百姓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但爷爷却常年外出给财主、有钱人打石碑。爷爷说,他是手艺人,财主家从未亏待他。吃饭盘儿上盘儿下,有米有面、有酒有肉,掌柜的总怕招呼不周。

为了养家糊口,爷爷让父亲学银匠手艺,让三叔念书上学当了干部,四叔外出创业,让二叔抗美援朝后继承了他的石匠手艺。石匠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很细腻,爷爷手把手给二叔教左手握钎,右手握锤,钎的角度和铁锤的力度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应用自如。那时候,经常看到爷爷和二叔手指上缠着胶布,冬天天冷加上铁锤的震动,两只手血迹斑斑。挑选石料胚在石匠行当中是个重体力劳动。1987年冬季,我和爷爷一起去箭括岭下大石沟拉运石料胚,早晨5点出发,我拉着架子车,爷爷拉着绳子,到达后9点多,放下行装后就拾柴烧水。记得那时候满山银雪,我们就地取雪烧水泡茶,就着高粱面做的干粮,吃得很有滋味。爷爷上山选石料很细心,他选准毛胚后,然后用铁钎打凿成型,爷孙俩系上绳子用一根木棍抬起来,这样反复往返挑选,到下午黄昏时辰才能回来。

爷爷一生做石匠,刻苦磨练,练就了对职业忠诚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爷爷说,有钱人家对先辈立碑是很讲究的,一般碑高都在1.5米以上,男主人墓碑头必须刻龙,图案是二龙戏珠,女主人墓碑碑头是凤,叫双凤朝阳。刻男女合碑,碑头是龙凤呈祥。刻制打造一座1.5米左右的石碑,需近两个月时间,从选石、整胚、运送、打磨、整形、刻字、修整十几道工序,都由爷爷一个人来完成。更令我佩服的是,主家的碑文撰写、书法刻字,也都是爷爷独立完成。奶奶说,一次爷爷给沟东边扶风法门一个有钱人做石碑,主家看到爷爷瘦弱的身体,怕他拿不下来沉重的石头活,说不做了,爷爷说石碑做不好我不要钱,与主家一言为定。等石碑做好后,主家看见美观大方的石碑和洒脱的书法,不敢相信是爷爷一个人做的,还给爷爷加了工钱。

爷爷一生做石匠,刻字撰文,与文字相伴,拓宽了他的知识面。爷爷说,刻撰碑文内容都是按主家意图来写,有钱人讲究写碑文,一般百姓书写显考、显妣某老大人之墓。显考指亡故父亲,显妣指亡故母亲,石碑落款是儿、女、子、孙。爷爷说,旧社会石碑落款不上女儿,新社会上儿女子孙,包括媳妇都上,体现了男女平等。爷爷刻撰碑文常常与“德”字打交道,信奉凡事以“德”为先,“德”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因此,爷爷给父辈们起的名字中都带有“德”字。他常常教导儿孙们要写一手好字,强调字是人的脸面,代表个人形象,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和工作,不论文化程度高低,要写好书法,要下决心多练多写。看到儿孙们写“付”姓时,就严肃批评起来,“付”“傅”是两个姓,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要随便简写,更不要交替使用,因为中国文字是非常严肃的,必须规范使用。

爷爷一生做石匠,闯荡江湖,开阔眼界,做人做事最讲规矩。他常讲,人生在世、贵在做人,其次在做事。要善待同学、同事和朋友,更要善待父母、夫妻和子女;出门见人要礼貌、问人问话要谦和。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陌生人问路说,喂,到青化街咋走?被问人说,你从硬嘴巷一拐就到了,那人走了半天未到,又问一路人说,硬嘴巷在哪?被问人说,你就是硬嘴巷…那人才恍然大悟。爷爷一生孝敬父母,他常教导子孙们要孝敬老人,尊师爱幼。亲戚谁敢对父母不孝、不敬,他就不让子孙们去拜走,怕自家人受了影响。他常说,做人要低调,遇事要冷静,处事要理智,要善解人意,与人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和谐。


爷爷一生做石匠,省吃俭用,养成了勤俭持家的良好美德。爷爷做的石碑精美大方、碑头龙凤逼真可爱、活灵活现,碑文对仗流畅,楷体字迹工整端庄,好像一尊工艺品。爷爷做的石门墩大方庄严,线条流畅,尤其是踏土墙、踏土胚用的石锤子,捣蒜用的蒜窝子,清色明亮、光滑细腻,使人爱不释手,在农村很受欢迎。他做的一个石蒜窝子,要用三天时间,当时才卖五块钱,一年到头收入几百块,家里老小看病、上学、买菜花费全靠爷爷,而且从不乱花1分钱,收支1毛钱都要记账。上世纪70年代初,家里吃粮困难,我在初中上学,爷爷每周两次给我二角六分钱,让我在街上食堂吃一碗臊子面,暖暖身子充充饥,现在回想起来都流口水。到了晚年,家庭生活宽裕了,爷爷还是生活简素,每年邻村范家营七月七古会,我领着爷爷去看戏,戏完后想吃羊肉泡,爷爷答应只买一碗,让我吃肉他喝汤。后来我才知道,不是爷爷舍不得吃,而他省吃俭用,是为了过日子。

爷爷做石匠辛劳一生,晚年双目失明,儿孙们都争着尽孝心,父亲、母亲等长辈对他生活十分照顾。我在原青化乡政府工作,经常给爷爷买些麻花、甑糕,二弟在宝鸡上学回家时经常买还来糕点。1976年秋季,广播中播放哀乐,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了,爷爷哭得很伤心,他拿着儿孙们买的糕点,到村里搭建的悼念堂去烧香叩头,以表怀念之情。


图片均来自网络


爷爷做石匠辛劳一生,匆匆去了。临终前,交代他去世后不要大操大办,一切从简。三周年时,父辈们买了一块石料,二叔和村里石匠手给爷爷做了一块小石碑,我给撰写了书法碑文,立在坟墓前,寄托亲人的哀思。

爷爷做石匠辛劳一生,只知付出,从不计较享受,更未亲眼看到现在农村的水泥路、新楼房,没有享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但他平凡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道不完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后辈人终生享用不尽。

原载2011年11月25日《宝鸡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