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名老中医揭秘传世名方,益气升阳,健脾胃!

 _救赎_ 2018-11-15
“补土派”

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每个流派都有很多传世名方,对后世治病、养生保健影响很大。今天要介绍的是“补土派”。


金元四大家里的神医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土即脾胃。


“补土派”注重调理脾胃,认为脾胃是五脏的中轴,土居中央、一溉四旁。在李东垣以前,大夫都认为瘟疫是外感所致,按照旧的思路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其实,很多症状看似像外感,实际是脾胃内伤所致,所以应该从脾胃论治,这在当时是开创先河的。



“补土派”有两个最著名的流派绝学:一个是异病同治,另一个是分清疾病的外感和内伤


异病同治


所谓异病同治,就是看似不相关的几种疾病比如糖尿病肠病、习惯性便秘、萎缩性胃炎、脑梗死、癌症晚期,但是李东垣却可以用一剂方子来治疗!这是为什么呢?


糖尿病肠病、习惯性便秘、萎缩性胃炎、脑梗死、癌症晚期这五种病都和排便有关系。内经上说“大小不利治其标”,“大小”指到大便、小便,大便小便有困难是最着急的,所以不光要治本,还要治疗标。李东垣治疗这五种疾病都是同样先解决患者排便问题。




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出现比较严重的便秘,进展期便秘与腹泻交替,甚至出现脂肪泻。所以当糖尿病患者的大便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光要治疗糖尿病,还要治疗患者的排便问题。


在治疗脑梗,不管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的中风,都要把保持大便通畅放在重要的位置。中医上经常使用通腑泻毒法,通过排便把毒素排出体外,缓解病情。


恶性肿瘤到晚期是多脏器衰竭,功能紊乱或严重失调,肯定会影响到大便,大便不通畅,毒素无法排出,保持大便通畅,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才不至于加重病情。


从脾胃治便秘:通幽汤


熟地黄、生地黄养血;桃仁、红花活血;升麻有升提的作用,升阳明之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脾胃。




【功效】养血活血,通便。

【注意】如果您也有血虚便秘、便干的症状,可以找相关医生咨询是否能服用。


分内外,辨虚实


彭老告诉我们,姜糖水治疗外感感冒非常有效,如果感受了风寒,没有汗,浑身难受,喝一碗姜糖水,能发汗,治疗外感感冒。如果是内伤脾胃引起的,姜糖水越喝越伤气,我们要分清疾病是外感还是内伤,才好对症下药。



分辨外感感冒还是内伤感冒


所谓外感和内伤的区分,彭老将沿用李东垣流传下来的方法,通过恶寒、发热、疼痛、饮食等几个方面来教您辨别。



升阳散火汤:外感内伤同治


升阳散火汤这一个方子,既解决外感,又解决内伤,通过升阳的方法把火散出去。


外感内伤同时解决:升阳散火汤


升麻、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葛根解表散寒、疏散风邪、升阳气;白芍敛阴;生甘草泻火;炙甘草温养脾胃;人参补气。




【功效】散邪不散气,散热不伤阴,疏散风邪治外感,益气升阳调内伤。

【提醒】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具体克数以及是否合适,一定要遵医嘱。


根据药物药性调节人体平衡


张元素对本草深有研究,他把常用药物分为五大类,与季节、气候特点相对应,即我们所说的法象。


春天草木初生,一切向上,故为风升生;夏季万物一片繁荣景象,故为热浮长;秋天收获,天转凉,气机开始下降,故为燥降收,比如茯苓、泽泻等,向下利尿的药物;冬季收藏,故为寒沉藏,比如黄连、黄芩、黄柏等苦寒药物往下走,应于冬能够清热养阴。



从升降浮沉的角度认识药性,从药物的性能来调节人体的升降的不平衡,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人有三宝,精气神,气是精和神的根本,所以需要补气,气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下陷,所以仅仅补气不够,还需要升阳。抓住升阳浮沉,用益气升阳补气升阳的方法,能够解决很多疑难杂症。



健脾胃好食物:菱角


既然“补土派”尤其注重调理脾胃,专家推荐的适合在这个季节保护脾胃的食物就是菱角。


菱角长在水里,得水之气,味甘,能够健脾胃又不伤阴,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补脾胃、强腰膝、健力益气、抗癌。菱角可以打成粉,菱角粉有益肠胃的功效,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



在家的时候,菱角煮好后直接当零食吃,或者煮菱角粥喝。


菱角煮水

【做法】大菱角10—15个(可以带壳也可以剥开),下锅加水没过菱角,大火烧开,文火煮半个小时,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煮好的汤和菱角都能食用。



菱角粥

【食材】菱角、薏米、山药、大米

【做法】6—8个菱角煮熟后,加入薏米、山药、大米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胃、益胃肠、清热养阴。稍微拉肚子的人也能吃。 



【专家提醒】药膳方不能治病,特别虚寒、拉肚子严重的人一定要及时就诊。


菱角打粉煮粥

【食材】菱角、薏米

【做法】把菱角和薏米一起打成粉,然后再一起煮粥。



【专家提醒】薏米和菱角性味偏凉,脾胃虚寒,经常拉肚子,薏米和菱角不太合适。

 

阅读延伸

点击下图进入阅读专区,了解更多肠胃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