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采菊东篱630 2018-11-15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概括肖老师阅读课堂的风格特点,我认为用一个“清”字最为恰切:

1、清浅动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教学开始流行一些“高大上”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如“深度阅读”“拓展阅读”“群文阅读”等,似乎阅读课不如此上就体现不出语文的博大精深和语文老师的深厚修养。但肖老师却很少上这样“高大上”的阅读课,他的课往往只专注在文本本身和语言文字本身,通过对文本本身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研读去汲取其蕴含的丰富营养。这使得他的课乍一看很“浅”,不就是品味语言文字么?谁不会呀?但细一想却很“深”,深就深在如何引导学生在平常的语言文字里咂摸出味道、体会到精妙,这需要授课老师有极强的专业功底、极佳的启发引导能力和超出常人的文字敏感度。如《山羊兹拉特》中人对山羊“很长时间”“不禁”“也”“只得”这些字词蕴含的情感,以及山羊对人“咩”的叫声中蕴含的情感就都很值得思索和玩味,但可惜多数人在阅读中却轻易地错过。这兴许就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往往太注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手法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却忘记了阅读中的任何“高大上”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语言文字——所导致的。

2、清晰诱人

抓住了文本和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也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命门”。只要老老实实讲清楚文本和语言文字,其他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使得肖老师的课无比地清晰诱人——一切从语言文字出发,但又不简单地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讲清楚文本本身蕴含的“三告”(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以及“三告”背后所体现的演讲词的文体特点(目的明确、针对现实、情感真挚)后,“三告,告出怎样一个蔡元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而不会有突兀之感。《植树的牧羊人》在明确“学会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这一学习目标后,整堂课的核心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从课文中“圈点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并通过重要语句的“圈点勾画”自然串联起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手法等要点,而不在其他细枝末节上做过多纠缠。

3、清醇醉人

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富有诗意,在这一点上肖老师无疑给我们做了极佳的示范。他的课堂语言常常具备诗的精炼、诗的隽永和诗的温度。如《山羊兹拉特》的开场白“同学们,刚才主持的老师说我年轻,我很高兴能和更青春的你们一起读书。在语文面前,我们都要有年轻的心,对吗?”和结束语“记得!我们永远记得!也希望同学们把这声‘咩’,装在我们的心中,走向我们人生最温暖的时段。谢谢!”,都是寥寥数语,却言短情长、值得回味。《斑羚飞渡》的结束语“……灿烂,是不应该消失的。如果曾经消失的话,就让我们重新找回。那悲怆的咩声,那灿烂的飞渡,是否能让我们如梦初醒?是否能让我们找回我们的精神之桥?……”更是激情澎湃,兼具抒情诗的情趣和哲理诗的理趣。这些富有诗意的课堂语言的运用让肖老师的课往往诗意盎然,诗香弥漫,也让听课人深深陶醉。

如果再用一个字概括肖老师阅读教学的艺术精髓,除了“活”字我暂时还没想到更加合适的:

1、活问激思

问题设计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问题不单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灵魂,激活学生固化的思维,更能打开一扇窗,带领学生窥见外面无穷无尽的世界。《沙之书》“沙之书是一本_________的书”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说柳宗元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_____西山”的主问题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文本解读搭建了一个具备无数可能性的思维平台,同时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更广处漫溯。《美丽的颜色》的主问题设计更是神来之笔——“对于这篇文章,你猜老师会问一个什么问题?”这样一个反常规的“猜问题的问题”,除了独具匠心、与众不同之外,更是了解学生对课文已知和未知状况的绝佳入口。而最被人称道的莫过于《孔乙己》的主问题提出:作为鲁迅先生的名作和语文教材的经典,《孔乙己》一文的提问角度几乎被语文人开发殆尽,要再提出新的问题难上加难。肖老师巧妙利用授课当天是自己生日并且学生正在祝贺自己生日的机会,不失时机地提出“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并进而引出“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的主问题,将学生思维瞬间激活。

2、活读促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少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更多的是教师无穷无尽的讲解、分析,尤其是阅读教学,以讲解代替思考,用分析代替体验的教学正大行其道。所以当步入肖老师的课堂,经常能听到学生富有感情、真挚饱满的朗读时,心中总是会被唤起一种久违的温馨与感动。更为重要的是,肖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有朗读本身,更有读法的点拨和指导。如《山羊兹拉特》巧妙抓住山羊“咩”的叫声,引导学生读出“咩”字里蕴含的羊对人的情感;《沙之书》里让学生读买书人和卖书人的对话,进而体会小说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出“三告”,读出演讲词,读出蔡元培三层境界;《始得西山宴游记》读出柳宗元游西山、赞西山、醉西山、恋西山、知西山、合西山、归西山等种种不同。更不用说像《菩萨蛮》这样的诗词阅读课,更是以读为主,一读到底,以读促思,借读促赏。用重点朗读、比较朗读、反复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其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几乎成为了肖老师课堂最显著的一个特色。

3、活导引思

有没有教学机智或者说教学智慧是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一点上,肖老师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的课堂行云流水,极为自然,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肖老师善于引导,而且往往不露痕迹。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课文的特点是童话——童话的特点是夸张——夸张的细节有哪些——谁导演了这出夸张的戏——戏给我们什么启示。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逻辑链条极为紧密。《孔乙己》提出“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小说中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以及“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爬梳剔抉,检索真相。特别是《斑羚飞渡》中面对一个学生质疑主问题“斑羚飞渡,是一次灿烂的飞渡”(不是灿烂的飞渡,是自私的飞渡)的突发状况时,肖老师首先询问学生理由,在肯定合理性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改写,最后及时评价。既有效化解了一个小小的意外事件,同时也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见招拆招、借力打力的功夫,除了课前深入地研读、巧妙地设计和充分地准备外,更离不开授课人超凡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每个语文人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源头活水,努力形成自身独具的艺术风格!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高中语文组   刘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