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方柏经典医案,屡切屡生的前列腺增生

 昵称30640555 2018-11-15


诊断现场

廖某,男,74岁。初诊日期:2007年8月8号。小便不畅13年,滴沥而出8年。

61岁时开始小便淋漓,余沥不尽,渐致排尿不畅、不尽,只于门诊零散服药。8年前(1999年)开始小便点滴而出,不得已于2000年6月去某医院诊治。诊为前列腺增生。因排尿严重困难,当即行电切手术,切下增生物50g,随即小便爽利,患者感到多年未有之舒坦,自此认为手术胜灵丹妙药。不久痼疾复发,小便又点滴难出,患者毫不犹豫地于2002年又直奔该院再作电切术,切除增生物35g。今年3月前症又发,某市级综合医院泌尿外科接诊后即行手术,再切除增生物10余克。患者原望每2、3年切一次,勉度残年,故从未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治疗。不料切除间隔时间愈来愈短,竟发展到才切4个月尿又闭阻之严重状态,无奈之时于7月10日只好再回某市医院手术,又切除增生物30g,术中发现输尿管狭窄,带尿管3周后出院。4次切除物均经活检,确认为增生物。

患者虽屡经手术,而术后缓解期仍尿后茎中火热隐痛,腰骶胀痛,每于小便时均需蹲下方可排出,且日益惧怕再度增生,心情郁闷,情绪低沉。百无聊奈时,才想到找中医消除茎中热痛,但并未奢望控制增生。

刻诊:尿后茎中火热隐痛,腰骶胀痛。面色微暗,神情消沉。脉滑数,舌质微暗,舌苔黄而紧贴舌面。

辨证论治

学生甲:这例患者的病情在古典医著中有着丰富的记载,仅就治法而言,除内服治疗外,即使在尿道完全不通时,古代医家也发明了用鹅翎导尿法急救,甚至发明了气囊扩张尿道术,使“气透则塞开,塞开则小便自出”。张景岳在将此法示人后,特别强调其为“大妙法也”。此外尚有取嚏探吐之开上通下法、薰洗法、外敷法等多种急救措施,可谓丰富多彩。而其屡生屡割的治疗经历,在手术外科并不发达的中医学里,却很难找到对应性内容。然导致屡割屡生的原因显然已不在病变局部,而其所以凡治即割的治法,又恰恰是只管局部。这种“靶向'定点清除当然利落,但不仅无法防止复发,一定程度上还有促其复发的副作用,治疗之法,看来还得回到整体性上来。

老师:本例患者,证系癃闭。癃和闭本为两证。癃为久病尿点滴而出,然其势缓;闭为新病,尿闭塞不通其势急。故李中梓说:“闭与癃,两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本案早期失于治疗,病情发展为癃的重证阶段时,又求解心切,必图症状即除。而手术得解后,即以为万事大吉,全不在意,未作药物整体调治,致使复发。接连的手术必然导致血瘀,日益的担忧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气滞,气滞复加重血瘀,血瘀而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复促其壅肉赘生,其面舌俱黯即是瘀血之明证。

诊为气滞血瘀,膀胱不利之癃闭证。处以血府逐瘀汤加味。

当归尾12g,生地黄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2g,川芎1Og,穿山甲珠10g(冲),川牛膝10g,柴胡1Og,赤芍10g,桔梗10g,甘草10g,皂角刺30g,白芥子10g,败酱草30g。2剂。水煎,每日服1剂。

8月10日二诊。尿后火热感及腰骶痛均大减。小便有时尚需蹲下方可排出。续上方3剂。

8月13日三诊。尿后火热感及腰骶胀痛消失。子夜2时至黎明6时尚需蹲下方可排出,白日已能通畅排尿,面及舌质黯色已消退,舌苔尚黄厚。

上方加地龙,并将桔梗加用至15g。

8月17日四诊。昼夜排尿正常,已无不适,只求不再复发。

予上方加五不留行10g,莪术10g。令其长期服用。迄今已1年余,情况稳定。

病名

主症

辨证

治法

选方

癃闭

溲滴沥而出


气滞血瘀

膀胱不利

活血化瘀

通经散结

血瘀逐瘀汤


学生甲:老师刚才撇开4次手术,讲了癃闭的一般情况,认为单纯用中药是有办法治疗的。那么,本证手术治疗有必要吗?

老师:癃闭之重者,可成尿中毒而逼生命。故张景岳说:“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因此,在内科治疗无效时,为防止发展成上述危证,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但术后即应坚持服中药或西药进行调治,因为手术仅能切除其已增生却不可制止其继续增生,而多次手术反复造成创面瘢痕,每可促其再度阻塞。因此,作为救急措施的手术一次后,即应抓紧药物治疗,力求避免再度手术。

学生乙:这例患者7年中4次手术,其中后2次间隔仅4个月,若不服药,恐怕间隔时间还会越来越短。前列腺增生之速度简直有些像外科的痈瘤般快。老师先前将之称为壅肉赘生,而局部的“壅肉赘生'文献中鲜见有机制的阐释,更无现成的治疗方法。本例的治疗,是联想了痈瘤疽肿,并据此而选方用药的吗?若果如此,你在辨证中是如何思考的呢?

老师:我在治疗时,毅然抛开茎中热痛(兼淋证)等情况,直投血府逐瘀汤加味,确实是关乎这种认识和联想:组织增生速度如此之快,颇似外科痈疽瘤肿类病症,虽然其并非痈肿,而气血凝滞形成局部团块,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的机制相近;虽然并非痈疽,而其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与《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中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塞气血凝'的情况相近。因而治疗中遵痈瘤疽肿初起之用活血通络、化瘀消散的治疗原则,选用了活血化瘀之特效方血府逐瘀汤。总之,在无法找到前列腺如此异乎寻常快速增生的原因时,我通过上述推想,将之参照于痈瘤初起的证候治疗,乃属一种类比性联想,非谓等同,仅系面对无成法可依时一种无奈的选择。可否,唯智者补之,明者裁之,圣者正之。

学生乙: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才予血府逐瘀汤中再加入了穿山甲珠、皂角刺、白芥子、败酱草诸药吗?

老师:穿山甲珠的祛瘀散结之功,皂角刺的软坚透达之力,白芥子的利气散结之能,皆为临床外科治痈瘤疽肿初发阶段所首选。而败酱草一药,《大明本草》谓“治赤眼、障膜、胬肉、聹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其中“胬肉'即眼科的胬肉攀睛,为肉状物增生,说明其不仅有破散癥结之功,更有抑制机体肉状物异常增生的作用,此作用为本患踏破铁鞋所无法寻觅,因而特加选用。

学生丙:这里实际上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正确立法选方后,如何选用添加药物?临床的时限性是很强的,不允许久久漫无边际地思考。有没有办法帮助较快地选择添加药呢?

老师: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关系、流派影响、师承原因和医生个人习惯等。但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掌握这些共同点,也许能帮助临床较快地正确选用添加药。这主要包括:选对其症状具有特效的药物,如邪盛高热之加石膏、金银花,寒痹痛甚之加川乌、草乌;选对该患多种症状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汗、喘、咳同见者加五味子,吐血、便秘、高热加大黄;选择现代药理研究对该病或其某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阿米巴痢疾之加鸦旦子,血压低时酌加实;选择对检验指标某项阳性发现有针对作用之药,如高黏血症加丹参、水蛭,阴道炎因于滴虫者加蛇床子、因于真菌者加黄精等;选择从病机层面加强所用之方的作用之药,如本例患者所用方中所加穿山甲珠、皂角刺、白芥子即是;对于没有药物对应治疗的一些病症,则寻找对类似病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本例方中所加败酱草即是。

总之,在精选用方的基础上,准确地选用添加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既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又是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最后落实。

注:作者为四川乐山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2018年6月1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南门国医堂出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