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人性命的“黑木耳”

 绍宜 2018-11-15

这两天一条新闻在Lily爸妈的朋友圈里刷了屏:7月27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泡发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其中7岁的小女孩病情严重,已在ICU抢救了一周多,全身血液虽然已经置换了4次,但依然生命垂危。 

大家在心疼小女孩的同时,也产生了颇多疑问:怎么家常吃的黑木耳就变成了连环夺命杀手?

不是两天两夜惹的祸

在这条新闻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泡发两天两夜”,而且浙江省疾控中心对女孩家剩余的干黑木耳进行了检测,未发现致病毒素。于是很多人将罪魁祸首归咎到了长时间浸泡,事情变成了“黑木耳长时间浸泡会有毒”。 

实际上,这个锅本不该黑木耳来背,跟浸泡时间的长短也没有必然关联。浙江省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对中毒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模拟浸泡试验,浸泡5天的黑木耳依然未检出致病毒素。一系列实验至少证明了两点:一,干黑木耳不存在致病毒素;二,如果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即使长时间泡发,亦不会产生致病毒素。

那说来说去,莫不是人为投毒?

罪魁祸首:米酵菌酸

既然中毒,那自然就有中毒的毒因——浙江省疾控中心通过试验证实,女孩及家人是因为吃了黑木耳导致米酵菌酸中毒,推断该中毒事件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

啥?米酵菌酸是个什么?米酵菌酸是一种称之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分泌产生的代谢产物。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类似,椰毒假单胞菌也是我们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一种致病菌,它会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如果不慎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轻者可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中毒表现,严重者会出现肝、脑、肾等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甚至可致死亡。如果大家对这个毒素的毒性还没有什么概念,那氰化物想必不少人都知道,米酵菌酸比起氰化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该毒素相对比较稳定,虽然一般的蒸煮等烹饪方式可以杀灭产生毒素的椰毒假单胞菌,但对毒素本身来说,效果不大,高温不能将其破坏,所以潜伏于食品当中危害更大。其实本文说的在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中检测到这一毒物,有点属于意外事件,因为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1984年,我国就有报道的中毒案例,而国外也不乏类似情况,更多时候,是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以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经常会检测出这一毒素,另外像是变质鲜银耳也是中招的常见食材,黑木耳反倒是相对较少的案例。经金华市疾控中心现场调查,结合患者中毒症状,并对中毒病例相关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证明女孩一家确实是米酵菌酸中毒。 

那这个毒素又从何而来?我们上面说过,干黑木耳和长时间浸泡都不会产生毒素,那自然就会将目标指向女孩家中泡发木耳时候特定的环境了,比方说,在浸泡过程中直接接触到了米酵菌酸,或是接触到了其他变质的食物,而这些变质食物中含有椰毒假单胞菌,然后经过两天两夜的大量繁殖,进而产生了大量米酵菌酸毒素,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近些年我们国内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很多人不敢外出就餐,这次的黑木耳事件让大家对饭店的黑木耳也产生了更多的怀疑,比如大家吃火锅的时候,火锅店的黑木耳难保不是泡了很久的,还有餐馆里的凉拌黑木耳也难免不是泡了很久的,是不是以后去餐馆都不要点这些菜了?通过上文我们的分析,大家也应该能够了解到,中毒事件的关键点在于细菌和其产生的毒素,跟黑木耳和浸泡时间长短都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是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下,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木耳,浸泡时间再长也没关系,因此,不必因为这一事件对黑木耳产生恐慌,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一美味食材。当然,相对来说,选择自己亲自下厨烹饪会更安全一点,但实际上,如果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自己做饭有时也会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危害。尤其是夏季高温,更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因此我们老生常谈的病从口入更须切实注意。比如瓜果蔬菜以及烹饪厨具需要清洗干净,直接入口的食物和砧板刀具都生熟分开,尽量选择吃高温烹制的熟食,未吃完的食物及时冷藏。

希望大家都能不怕麻烦,杜绝病从口入,也希望各位将我们这篇文章的阅读收获分享给更多亲友,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个夏天。




Lily,2015年11月在维也纳出生的小朋友。一岁半进入幼儿园,两岁前已经走过10个国家,现在已完成12国行。

Lily妈,医学博士,自学德语,紧跟欧洲最新的育儿理念。就职于维也纳农业大学。

Lily爸,医学博士,公共营养师,自由作者,资深讲师,超级奶爸。就职于维也纳医科大学。

我们仨,生活于世界最宜居城市,热爱生活,喜欢旅游,已经去过20个国家64个城市

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欧洲的生活,育儿和旅游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