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深圳市第三医院收治了一位患者,患者吃了泡发三天的黑木耳,导致急性肝衰竭,在医院紧急做了肝移植后,才捡回一条命。 让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新闻每年都会发生。 相关新闻 2016年7月,浙江温州的董先生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出现多器官衰竭。 2017年7月,辽宁一位28岁的姑娘吃了泡发约2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现多器官衰竭。 2018年7月,在浙江,一名7岁的小女孩吃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出现多器官衰竭,非常令人惋惜。在同月,安徽5岁男孩食用黑木耳炒鸡蛋后中毒身亡。
实际上,令人中毒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黑木耳本身,而是在泡发的过程中一种细菌大量繁殖并产出致命毒素。 黑木耳本身无毒,若浸泡时间过久,周围环境卫生质量较差,可能会感染椰毒假单胞菌,并产生毒素米酵菌酸。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重者可致黄疸、肝肿大、意识不清,甚至休克。
并非所有经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都会致人中毒。为了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产毒的时间和可能性,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曾分别对已致人中毒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5天的浸泡试验。 结果发现,这些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5天)都未产生毒素米酵菌酸。 由此推断,患者食用黑木耳导致中毒,与家中不洁的外部环境有关(如周围有变质或残留的食物残渣)。 黑木耳含膳食纤维、钙、铁、烟酸、木耳多糖等营养物质,有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是推荐大家常吃的食物。 为安全起见,建议大家浸泡黑木耳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不食隔夜黑木耳,泡木耳期间换2-3次水,保持浸泡水清澈,并保持浸泡容器和周围环境的卫生(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放心食用黑木耳。 泡好的木耳没有黏性且无特殊味道,若黑木耳浸泡时间过长或出现特殊的气味、质地,则建议不要再食用了。 “吃好每天三顿饭”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