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比布局 (一)宾主分明 1.突出主体 梅花的主体可以根据作者本人的立意进行设计安排。左图是以表现盘龙劲铁的老干为主体;中图是以表现清心疏朗的俏枝为主体;右图是以表现繁茂锦簇的红花为主体。

2.浓墨重彩 梅花可以和景物配画在一起,以浓墨和明亮的色彩画出梅花,以淡绿色画出芭蕉、竹子,形成前浓后淡的色调,使梅干和花朵更加醒目,主体明显突出。

3.动静相衬 梅花可以作为宾体云衬托其它景物,如画面中前景墨色浓重,后景梅花少而色淡,但石头上的双鸟在凝静之中,乖巧灵活的动态起到了“引人入胜”和“先声夺人”的作用,双鸟在画面中所占面积虽小,但仍不失主体位置。

(二)虚实相生 1.虚与实 画面中的干湿、浓淡、疏密、聚散、远近、藏露、有无等等,这些对的统称谓之虚实。在一幅作品中如果只有实而没有虚,画面就会沉闷塞堵;如果只有虚而没有实,画面就会轻薄空洞。只有调整好虚实关系,使之虚实相生,才能取得美的艺术效果。

2.黑与白 古人诗云:“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长河无点墨,但见笔纵横”,此即黑白对比、“计白当黑”的妙用。图中墨梅枝少花稀,留出大面积空白,使黑白对比更加强烈,使画面更显空灵之美。

3.浓与淡 此图中老干的浓淡相破,枝条浓淡相参,花朵的淡瓣浓蕊,都是以浓淡相衬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虚实关系的。虚实得当,画面即可生动。

4.疏与密 布置面画要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当密则聚、当疏则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图中枝干穿插疏而不空,花朵繁处密而不堵。

(三)参差错落 1.有长有短 梅花枝干是用线造型,多线组合。如果所画边缘线过于平整圆齐,画面就会显得平板,因此画梅花枝干必须有长短、高低之分。如图上部边缘参差不平,下部高低错落,画面整体边缘凹凸起伏。

2.有大有小 在画花朵和花蕾时,要有大小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在画点与点、线与线、面与面的组合时所留出的空白也应有大小的区别,不可处处雷同。

3.有繁有简 在画梅时要注意安排好花、花蕾、枝干的多与少的比例关系,多者为聚,少都为疏,如若平均分布,则会散落无章、平淡无奇。图中的布局正是表现枝干的繁简对比和花朵的多与少的对比关系。

二、画花“三点”布局法 (一)“三点”的定位 布局中的“三点”是指单个花、花蕾或若干组花团。若把它们的中心点相连应呈不等边三角形状。“三点”布局是为了解决花的疏密聚散关系和零散平铺的弊病而设定的基本章法,但不是绝对唯一的定法,不要机械地套用。

(二)“小三角”布局 “小三角”布局是指在某一单枝上花或花蕾的分布呈三角形状(如左图)。画时应按攒三聚五的方式进行安排,在小天地里求其变化,不要等量对称和排牙成串,如右图所示。

(三)“大三角”布局 在较大幅梅花画面中,至少应有三组花、花蕾和密集处。每组花的数量要有多少之分,不要等量。三组的间距不要相等。三组的中心点相连之线,呈较大的三角之势。

三、“三线”组合法 (一)主线、辅线、破线 “三线”是指所画物象在画面中形成的三条趋势和直向。主线是确定形式的主导,起着决定大局的作用;辅线用来加强主线的气势;破线则是为打破单调布局,使画面更加灵活。

(二)“三线”构图形式 主线、辅线、破线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要谐调好整体与布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三条线可以不同方向、角度组合多种形式的构图。

四、八位出枝法 将一张画纸(长、方、横幅皆可)分划出八个部位,分别标上号码,如图中所示。中间的十字和四角部位为禁区,不宜出枝。一、二两位可画下垂式、斜挂式;三、四、五、六位可画展开式、横叠式;七、八两位可画上插式,还可从几个部位同时出枝,称为多位出枝。

五、“三线”组合、八位出枝图例 (一)上插式 由底而生,挺拔上扬。第一、七位出枝。

(二)下垂式 伸展斜挂,上跷回首。第二、四位出枝。

(三)斜出式 引伸回首,下支上挂,第二、四、七位出枝,亦称多位出枝。

(四)横折式 左伸右折,宜走“之”字。第五、六位出枝。

(五)展开式 一开一合,一长一短。第二、五、七位出枝。

(六)反向式 反向交插,分首顾盼。第二、四、五、七位出枝。

六、构图禁忌图例 忌平行排比。

忌水平与垂直相交。

忌三线交于一点。

忌对称布局。

忌间距相等,平均分布。

忌将边线填满封死无空隙。

|